五月已经开始热了,但是到了傍晚风一吹,原先的热气便已经散了七七八八,小太监们按照祝兰的意思将膳桌摆到了院子里面。
玄烨进来的时候雅利奇正在教胤祯背书,三岁大的孩子依葫芦画瓢地一字一句往外蹦,旁边站着的宫女嬷嬷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他这么大点,能背得会点什么?”玄烨笑着抱起了胤祯。
祝兰一边拌着手里的凉面一边撇了撇嘴:“怎么不会了,胤禛三四岁的时候我看他讲话背书也挺熟练了,轮到胤祯就不行了么?”
玄烨一怔,这些年来随着孩子越来越多,前朝政事也越来越忙,他已经很久没有像胤禛小时候那样教孩子念书了,对孩子的态度也从用功读书到了自由发展。
像小时候那样想着给太子找兄弟做帮手的事情也已经很久没有在他的脑海里出现过了,他现在看着太子一天天长大,索额图在前朝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只想快点让这几个马上要成家的儿子立马出宫开府上朝,好达到平衡的目的。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胤祯是小儿子,生他的时候祝兰的年纪已经有些大了,所以不是很顺利。刚开始生下来的时候因为在产道里面憋得有点久,他还有些瘦弱,但是因为祝兰经常带着他去找章佳格格生的胤祥玩,身子骨比小时候要好上不少了。
胤祥脾气好,胤祯的脾气可就没有那么好了,如今是永和宫一霸。
他见没有人夸他,小嘴一撅直接上手开始扯玄烨的辫子,力气大得让玄烨顿感头皮发麻。
“好了好了,咱们胤祯可真厉害,小小年纪就会背书了。”玄烨哭笑不得地从他手里将自己的辫子拯救出来,随后将胤祯放到了地上。
祝兰将黄瓜丝、花生米、醋还有白芝麻之类的作料全部拣进了凉面里,醋倒得略微多了一点,但是吃起来依旧爽口好吃,三下两除二便吃的差不多了。
“万岁爷今日怎么来凝春堂了?”祝兰疑惑道。
赐婚可不是只赐宫里的阿哥,那么多宗室重臣都指望着这一年的选秀呢,玄烨这几日应该忙得晕头转向,怎么还有时间来凝春堂。
玄烨:“朕听说你今日召见了乌喇纳喇氏,便想着过来听听你对这姑娘有没有什么意见。”
祝兰一听这话就笑了:“虽说咱们还没有将赐婚的圣旨发下去,但是这几日传召的消息出来基本上也都定的差不多了,便是有意见莫非还能更改不成
?”
明年二月才是正儿八经大挑的日子,如今虽然众人对太子妃、三福晋和四福晋的人选都知道的差不多了,但是该有的程序还是要有的。
风声都传得满京城都知道了,若是贸然更改不说人家姑娘家里有没有什么意见,皇家估计也要被说道两声。
“虽说如此,但若是胤禛或是你不满意这乌喇纳喇家的姑娘的话,朕也可以给胤禛许一个年岁大一点会疼人的姑娘做侧福晋。”玄烨轻声道。
祝兰摇摇头:“胤禛年纪也不大,房里有个李氏便够了。”
“再说了,多西珲是个好姑娘。她年纪虽然小一点,但是行为举止与其他秀女比起来都沉稳大气,我和胤禛都挺喜欢的。”
她正经儿媳妇还没进门,就给人家塞了一堆小妾,这不是打人家脸,明晃晃显示自己不满意么?她才干不出来这种事情。
而且虽然多西珲年纪小一点,但是为人确实沉稳大气,脾性也算是与胤禛相投,虽说还没有张开但是眉眼间已经能看出是清丽秀气的模样了,祝兰还是很满意这个儿媳妇的。
祝兰虽然面上一副处变不惊的模样,但是心里还是有点打鼓——无缘无故玄烨怎么会突然跑过来问她怎么看乌喇纳喇氏。
玄烨走后,雅利奇便从一边走了上来:“我听策棱说,今日索额图大人下午那会去了西花园。”
“太子……是不是不喜欢石家姐姐。”
祝兰一怔,刚刚乱七八糟的思绪在此刻豁然开朗。
怪不得玄烨突然跑过来问她和胤禛对乌喇纳喇氏有没有什么意见,估计是太子那边说了什么,才会让他来问这么一遭。
想到这里,祝兰轻轻靠在圈椅的椅背上不禁有些发呆。
玄烨选定太子妃后还与她说了很多话,基本上将他为什么选石家姑娘为太子妃的原因从头到尾都讲了一遍。
凭心而论,胤礽这个太子妃虽然不算十分显贵人家出来的姑娘,但是家里人才也不少,再加上姑娘本人确实大气且有勇有谋,按照未来国母的标准来评判也是足够的,可以说玄烨是煞费苦心。
太子身后的赫舍里氏这些年因为他的原因水涨船高,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石家作为他的妻族在某种意义上应该算是相辅相成了。
以索额图为首的索党在中央,石家则负责地方。
可以说玄烨考虑的很周到,唯一他没有考虑到的便是石家出身汉军正白旗——但是他们家确确实实是瓜尔佳氏出身的满人。
太子此时此刻的不愿意,就成为了一巴掌狠狠甩在了玄烨的脸上。
他看不到他汗阿玛的良苦用心,一门心思只想着怎么拉拢满洲勋贵,好让自己能够在朝堂上一呼百应,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太子。
但是他忘记了很重要的一点——他只是太子。
实际上身为太子,他根本就不用考虑什么培养自己的班子,玄烨很早就已经开始为他考虑这一切的。
当年的汤斌,如今的石文炳,都是他认真考量思虑过后的答案。但是汤斌折在了党争之中,石文炳则因为太子本身的想法而受到了牵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