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嬷嬷曾经担忧这样下去会不会将永和宫的宫人的心养坏了,额娘却淡淡地说:“我只信人心换人心。”
额娘在宫里待了十几年了,除了刚开始做格格的几年外,后面基本上算得上顺遂。
她从来没有怎么正儿八经地在永和宫里用什么恩威并施的手段,可就是因为这点积年累月的小小恩惠, 整个永和宫像铁桶一般, 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背主的事情。
李嬷嬷常说额娘这是“傻人有傻福”,胤祚却觉得, 正是因为额娘将宫人们都当人看,不随意打骂,他们在打心底里认了她这个主子。
六岁后他搬去了阿哥所,夫子上课时候教导的许多观念与额娘说的往往会发生很多冲突。
胤祚刚开始的时候有过迷茫,有过犹豫,但是每每下午回到永和宫用膳看到额娘的时候,他又会重新质问自己。
夫子说的一定是对的吗?
额娘教过他,这个世界上没有明确的是与非,人只要自己的心里有一杆称,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就就可以了。
所以他并不觉得白晋师傅教的就是小道,他用磕磕绊绊的言语去尝试理解大清之外的国度。
他慢慢意识到原来能够执政的不是只有男人,原来在遥远的大洋彼岸明孝宗与张皇后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原来所谓的日食月食并不是什么灾祸,而是普通的天文现象……
原来,额娘知道这么多东西。
所以她才并不在乎汗阿玛的宠爱,因为她的精神世界已经足够丰富。
年幼的胤祚跑进永和宫的正殿,祝兰正在照着玄烨新赏下来的水银镜。
镜子里的女子面容清丽,如雨后芙蓉一般惹人怜惜,可是却让她感到陌生。
那双眼睛的下面应该有着浓重的黑眼圈,这张漂亮的瓜子脸应该再丰腴两圈,甚至这眉眼唇鼻,都不应该是如今这样秀气的模样。
她现在的日子过得好吗?
当然很好。
有宠爱有孩子,有源源不断的赏赐,还能隔三差五地和皇上出去南巡北巡。
但是如果能回到现代的话,祝兰愿意立马就回去。
她怔怔地看着镜子里面陌生的自己,转头轻轻对身畔的姚黄说道:“这镜子不要收起来了,就摆在梳妆台上吧。”
“额娘!”
祝兰转头,一只圆滚滚的奶娃娃撞进了自己的怀里。
“你真了不起!”
第090章 绿豆粥
这不是祝兰第一次见到太子妃石氏, 但是距离上次选秀的时候见到她已经三年过去了。
眉眼虽然长开了不少但也只能算得上清秀,而且因为长期在外的缘故肤色比不上在家中娇养的姑娘白,但她的神态中自然而然流露出一股泰然自若。
因为长期协助石文炳稳定后方的缘故, 这姑娘估计还是个练家子, 这三年因为长大几岁的缘故,身高还往上蹿了蹿, 几乎就比太子矮了一点。
石青色的吉服穿在她身上都不压个子,反倒显出了她的成熟稳重。
行礼干净利落, 讲话爽快大方,石仲英是个规矩的姑娘。
祝兰因为早年间的事情和太子也没什么来往交情, 将茯苓和李嬷嬷事先准备好的赏赐交到太子和太子妃手里后就端出一副温和柔婉的面貌与二人唠了唠家常。
话里话外无非还是太后和皇上都叮嘱过得那一套“夫妻和睦”,“早日开枝散叶”之类的流程话。
太子因为胤祚的事情一直对永和宫有些别扭, 他来了这里也只是轻轻含着笑,和祝兰寒暄的主要还是太子妃石氏。
太子妃是个聪明姑娘, 几句话聊下来就感受到了点永和宫和太子之间的眉眼官司, 喝了两口茶就与太子二人笑着退下了, 临走前还略带歉意地冲着祝兰点了点头。
又是太子成婚入朝, 又是太子妃开始管理宫务, 玄烨这两道旨意一下来, 东宫那一派的威风瞬间都抖了起来。
不说毓庆宫里的宫女太监出门带风,就连身在前朝的索额图受到的阿谀奉承都比往日多了许多。
“太子虽说监国监了许多次了,但是到底只是暂代行事,班底也没有攒下来。如今就不一样了,万岁爷特地将一部分的奏折挪到了毓庆宫去, 也开始教太子爷学着正式处理政事了……”索额图的长子格尔芬眉飞色舞道。
索额图抚须笑笑, 他心里对皇上的行为是有一杆尺量着的。
前头太子一直被大阿哥和明珠老贼那一派的人打压,前几年内务府那边又被小人陷害出了纰漏, 牵扯到凌普身上削了他的官,这么多好处一层一层剥下来后,东宫基本上就剩下一个空壳子了。
但是汉人有句话叫什么来着?
置之死地而后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