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车劳顿,加之十八年幼体弱,前几日他便已有些不适,只是未曾言明。”
玄烨的神
色莫测,目光深邃地望向太子:“你作为兄长,平日里对他疏于关心也就罢了,如今他病重至此,你竟还对此一概不知。”
“儿子今日一直在招待蒙古王公,实在分身乏术......”胤礽辩解道。
谁知玄烨听闻太子的辩解后,反而勃然大怒,脸色铁青:“你弟弟病重到如此地步,生死未卜,你却还有心情宴饮作乐,置亲情于不顾,当真是不仁不悌,枉为储君!”
整座御帐内,气氛瞬间降至冰点,只听得到玄烨粗重的喘气声和胤祄那逐渐微弱,直至完全消失的呼吸声。
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每个人的心都被沉重与恐惧所笼罩。
太子脸色苍白,浑身颤抖。
他完了。
第111章 蜜茶
草尖在风中颤抖, 几株孤零零的胡杨树浮在远处,枝叶在风中狂舞,发出“哗哗”的声响。
祝兰安静地站在玄烨的御帐中。
太子被身边的小太监几乎是半架半扶地拖出御帐, 他的脚步踉跄, 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虚无之上,全身的力量仿佛在这一刻被彻底抽空。
那曾经高高在上的储君之姿, 如今却显得如此狼狈不堪。
一国储君,当着兄弟们的面被斥责“不仁不悌, 枉为储君!”,可想而知会给本来就因为母家获罪而惶恐不安的太子带来什么影响。
更何况在场的还有向来和他不对付的大阿哥, 眼见玄烨如此斥责,他直接在一旁煽风点火, 重新将太子这几年来暴虐的行为拎出来讲一讲。
只可惜胤禔这一招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虽说玄烨看在他刚刚丧妻的份上, 只是让他先回帐篷里好好反省, 但是心里怎么看待这个落井下石的儿子就不得而知了。
等御帐中其余人都离开后, 祝兰轻手轻脚地坐到玄烨身边, 她的动作温柔而细腻, 仿佛生怕惊扰了这位疲惫至极的君主。
随后, 她小心翼翼地解开玄烨紧绷的发辫,将双手覆盖在他的头皮上,指尖轻轻按压,她的每一次按压都恰到好处地缓解了玄烨紧绷的神经。
紧接着,祝兰的指尖又轻轻滑向玄烨的太阳穴, 那里因长时间的忧虑与劳累而显得有些肿胀。她以一种几乎不易察觉的轻柔力度, 在太阳穴的周围缓缓揉捏。
在这份抚慰下,玄烨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 脸上的疲惫之色也缓和了许多。
“最近不知道怎么了,老是犯头疼的毛病。”玄烨神情缓和了不少,“平常倒还好,就是偶尔批折子的时候,那头疼实在是叫人犯难。国家大事又不能撇在一旁。”
祝兰目光微凝,她轻轻抚摸着玄烨的发丝,不知不觉间,那些曾经乌黑发亮的发丝中,已经开始夹杂了大量的白发。
“好了,按这么久也该休息了。”玄烨握住她的手,“小心手疼。”
祝兰哑然失笑:“哪里有这么娇气。”
玄烨的神色间已经有了几分疲倦,他松懈下来的时候,那份威严似乎也随之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无奈。
他自然而然地揽过祝兰,将脑袋轻轻地靠在她的肩膀上,呼吸变得轻微而均匀,仿佛在这一刻,他只是一个需要安慰与依靠的普通人。
“太子骄横、老大鲁莽。”玄烨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透露出他对儿子的失望与担忧,“这些朕都知道,只是无论如何,他们都不能枉顾手足之情。十八病重,太子不管不顾也就罢了,竟然还大肆宴饮,实在是让朕失望。”
“此番回宫,幼宜恐怕要伤心了。”祝兰叹了口气,“出行前十八还活蹦乱跳的,说要给他额娘带只灰兔子回去。”
玄烨没有立即回答,只是静静地倚靠在祝兰的肩头,仿佛已经陷入了沉思。
许久之后,祝兰轻轻挪动脖子,却发现玄烨已经恍若睡着了一般,呼吸平稳而均匀,只是那紧锁的眉头,却透露出他内心的不安与忧虑。
他的睫毛上挂着几滴泪。
这几滴泪,是为年少夭折的十八流的,还是为不仁不悌的太子流的,祝兰就不知道了。
......
玄烨这一睡,醒来的时候就已经是半夜了。
这一年以来因为朝堂党争的事情,他已经很久没有睡得这么熟过。
而今夜,或许是昨日的事情闹得他身心俱疲至极,竟难得地睡得如此深沉,仿佛将所有的烦恼都暂时抛诸脑后。
只是可能因为年纪大了,他睡觉也越来越浅,帐篷外呼啸的风声还是如利刃般穿透了夜的寂静,将他从睡梦中唤醒。
风声似乎在诉说着不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