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赦的行为在京城掀起风浪,诸多借了钱的人看荣国府十分碍眼。
如今荣国府在京城还排得上号吗?轮得到他出头?
要是二十年前老国公在,他们不说什么,如今老国公去了这么久,荣国府已经大不如前了!
跟他们相反的,就是皇上的好心情了。
他这阵子心情是真的糟糕,小规模民乱一直在持续,按了葫芦起了瓢,不解决灾情,活不下去的灾民太容易暴乱了,怎么压都压不干净,要是他们置之不理,只会引起更大的骚乱,所以不管是他还是父皇,都属意掏空国库去救灾。
这时候是真的缺钱,他的私库都掏了大半,他恨不得把一个铜子掰成两半花,他之前对贾琏传了一句话,还想着荣国府不会这么快有反应,没想到这贾赦还挺知情识趣。
他知情识趣了,皇上也不介意给他一个恩典。
但这是荣国府,皇上知道父皇至今还念着几分老国公,他不能擅自做主,所以他主动来到太上皇殿里,和他商量要怎么给这份恩典。
太上皇看到他来了,懒懒的掀了掀眼皮,爱答不理的样子,但皇上早就习惯了,上前来接过宫女手中的扇子,给父皇打扇。
“父皇,今日贾恩候已经把荣国府欠银还清,平州地动,生灵涂炭,赈灾已经刻不容缓,这笔钱还不够,儿子打算先派钦差过去,后面有银子了,再送去灾区。”
这也是太上皇没吭声的原因。
除了北地的旱灾,南方的水灾,还有一府发生了地动。
事情都凑一起了,今年有三个吸血泵,还要更多的银子去填。
他应了一声:“贾恩候你有何打算?”
皇上:“儿子正想向父皇请教。”皇上确实打算嘉奖,这个时候必须把千金买骨做到位,不然后续还银怎么推动?
他也没指望能还清,能有五分之一、四分之一,也能把今年的缺口顶住。
太上皇:“有没有第二个还银的?”
皇上:“没有,他们都还在观望。”
要是他们不表态,荣国府这只出头鸟就要吃挂落了。
太上皇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他闭上眼,又想起了代善,虎父犬子,身为天下之主,这个结局是他所愿,但他和代善当初的交情也不是假的,看到荣国府败落的如此之快,他也在心里为好友唏嘘。
“恩候这次做的不错。”他说了一句夸奖的话。
皇上就明白了,等他回去,就下了一道圣旨。
传旨太监快马到了荣国府大门:“一等将军听旨——”
荣国府久不曾打开的正门迅速打开,阖府上下齐聚,摆了香案,听旨。
贾赦跪在前头,心里七上八下。
这“恩典”来了,但这对荣国府是喜是忧?
第101章 贾赦,字恩侯
在荣国府众人的忐忑不安中, 传旨太监夸了一通天花乱坠的话,概括一下,就是升贾赦为侯。
贾赦, 字恩侯,这个字当初是太上皇赐下的,也是他当初对贾代善的承诺,但他当初继承爵位的时候因为先太子的事被太上皇迁怒, 只封了一等将军,如今时隔二十年,终于实现了。
皇上并不介意给贾赦升爵,本来他爹是国公, 如果贾赦没有什么错的话, 以老国公的重用, 他就该是降等封侯, 他父皇也才会给出这个承诺, 如今封了侯, 贾赦也不会有实职,一年的俸禄说起来也没有多少钱,他给得起, 说出去也动人心弦, 让更多人还欠银。
确实动人心弦。
贾赦听到旨意后,就感觉傻了。
他、他居然封侯了?!
他以为皇上会有恩典, 但恩典是给到元春这个侄女的, 没想到天上的馅饼居然掉到了他身上!
传者太监看到他没反应, 一副欣喜若狂怔愣住了的样子, 也不急着催促, 而是笑眯眯的等了一会儿, 才开口:“侯爷,该接旨了。”
他们的态度取决于皇上的态度,皇上现在觉得贾恩侯好,那么他们的态度也会好。
这时候贾赦回过神来了,起身接旨的时候把两个红封塞到了他手里,传旨太监感受到了手里的轻飘飘,就知道是银票,脸上的笑容更温和了。
贾政这时候迫不及待的上前围了过来,想要看圣旨。
怎么只有他大哥的,没有提他就算了,元春呢?
元春居然一个字没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