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任务排得满满的,厂里人手都不够用了, 工人加班加点生产, 实在辛苦得很。
厂部召开中层以上会议,分析了销售形式, 发现销量暴涨的主要还是晋陵白酒。
订货的都是冲着“五酿液平替”来的,四五月份是婚礼旺季,据说现在晋陵和周边城市的新人办喜酒, 特别流行上晋陵白酒。
相比较之下,并没有什么突出概念的晋陵啤酒就显得有些灰头土脸。
于是厂部决定增加白酒生产线,关停部分啤酒生产线, 将人员都补充到白酒那边去。
在林思危的牵线之下, 吴山海立刻去了一趟酿酒总厂。说来也巧, 设备科科长居然就是省粮校的老校友, 一听是母校需要二手设备, 设备科科长立即表示问题不大, 他会向厂部汇报, 挑一些比较好的设备卖给省粮校。
吴山海一听他的报价,心里乐开了花,这位老校友还真是对母校有感情, 报价相当友情。
据他说, 一想到旧设备能在粮校焕发新生,为食品行业培养人才做贡献,他心里感觉特别骄傲。
第二天一早, 林思危和吴山海早早就到了学校。庞建萍已经去跟门卫师傅打过招呼,今天会有人来实践中心面试, 让门卫师傅引个路。
其实这年头学校的门卫并不怎么管人进出,除非你长得实在像盲流。但林思危对庞建萍说,门卫管不管,是门卫的事,但我们实践中心来人,必须去跟门卫说,让他树立这个意识,实践中心的人员进出也是他的工作职责。
头两次庞建萍去说,门卫还说,不用讲,随便进。庞建萍坚持照办了几次,果然现在门卫也约定俗成,看到不是学生长相的会探出脑袋多问一句,然后给对方指个路。
学校老师推荐的亲戚朋友,一共六位,但今天真正前来的,只有四位。
不用问,肯定是一听还要面试,那两位就放弃了。
这样的人绝对不合格,来了再拒绝他们,反而还会伤到老师的面子,索性不来,倒是大家都省了心。
四位来面试的,三男一女,看上去都很年轻,应该是待业青年的样子。
林思危叫他们一起进了自己办公室,庞建萍搬来几张凳子,叫四人坐下。
“你们好,我姓林,是这里的负责人,大家都叫我小林老师。”
明明是很轻松的开场,四位却都感觉到有点震撼。虽然有两位已经听闻介绍,说校办厂的负责人非常年轻,但真正面对这么一位学生模样的漂亮姑娘,还是让人难以置信。
“林厂长你好。”
这位一张嘴,就被旁边人手肘一拱:“都说了,小林老师。”
“小林老师你好。”
“习惯了嘛这是,进厂子就是厂长,不好意思啊。”
林思危看着这几位七嘴八舌的,倒也觉得有趣。但初次见面,就算心里觉得欢乐,林思危也不会表现出来。
她是懂得什么叫威信的。
别看这些人现在笨嘴拙舌,一旦让他们觉得你年轻面嫩,以后保不准就会欺负你。
林思危点点头:“没关系,林厂长,小林老师,都可以。这位是厂里的吴总工,这位是庞会计。跟你们说一下咱们工厂的性质,比较特殊,现在是学校的实践中心,以后是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经济上独立核算,管理上也是自主管理。因为是全省第一家恢复经营的校办工厂,所以具有示范效应,对初创时期的人员要求会严格一些。”
几位立即交换眼神,更加诚惶诚恐。
其中一位抖抖索索半天,鼓足勇气问:“有多严格?我文化程度不高,有关系吗?”
另一位戴眼镜的,低头看一眼自己的腿,往后缩了缩。
林思危终于笑了笑:“也别紧张,我们主要还是看能力和态度。要不,你们先介绍一下自己吧,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情况,学习工作的简单经历。”
四人又大眼瞪小眼,还是那个抖索半天的小胖子先开口。
“我先说吧,我叫王小虎,性别男……”
吴山海“噗”一声,把刚喝的一口水喷了出来:“这个就不用说了,看得出来。”
“哦,好的。”王小虎挠挠头,“我今年26岁,初中文化,以前在农场插队,回城后在街道的小吃店当过服务员,因为吃得太多……”
他有些不好意思了,胖脸都红了,声音也小了:“因为吃得太多,后来就不让我干了。”
看来是知青返城没有安排工作。这样的人不少,都是学历不高的年轻人,晃荡在社会上,有些已经成了社会问题。
林思危问:“有什么特长吗?”
王小虎又挠头:“我……老实。”
看出来了,上一份工作丢掉的原因是吃得太多,的确是非常老实了。
林思危向王小虎点点头:“可以了,第二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