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恶婆婆后我在荒年发家致富

穿成恶婆婆后我在荒年发家致富 第383节(1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只是现在恰逢雨季,这雨看样子也没这么快会停了。
入夜,苏锦玥站在屋檐下,望着那密密麻麻的雨帘而出了神。
凌文义也不知何时从屋内出来的,还给苏锦玥端了杯茶过来。
“不必担心,武建城那边有大将军守着呢,不会出事的。”凌文义说。
苏锦玥淡淡一笑:“倒不是担心这些,不过是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过往的一些事。”
凌文义思索片刻,便道:“你之前托我查的事,我查过了,你丈夫出事,的确不是意外,就是薛家的人找人灭口的!他们高价悬赏,在红花阁请了杀手去对付他。”
“因为文大人之事?”苏锦玥问。
“是。”凌文义点头。
苏锦玥松了口气,虽然这件事她早有怀疑,可最终算是有了个结果。
凌文义又道:“这事本该早些处理完的,只是最近几个月,又是灾情又是瘟疫,加上前段时间川余城买卖学籍一事……文大人一案也被延缓调查了,虽然最后的结果还没出来,但大概也就这样了,我提前跟你说一声,好让你心里也有个数。”
苏锦玥点头:“多谢了。”
结果她已经猜到了,不过就是还要给几个孩子一个说法,总不能让他们父亲死个不明不白的。
在镇上侯了几日,这雨终于是停了,这几日困在镇上,也没收到武建城传来的消息,不过等他们离开这座偏僻的小镇到武建城边界的时候,就收到了捷报。
西晋几次突袭,都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反而损兵折将的。
而这一战,武建军能够大胜,是因为他们军中有一名小将,箭法十分了得,在双方交战中,他趁乱连取西晋多名将领性命,而西晋那边却连箭是从那儿射出来的都不知道。
这位小将那神出鬼没的箭法,让整个西晋大军都有些胆颤,最后更是不得不撤军退到了十几里外,就是为了躲避那位小将的神箭。
关于这位小将的传奇故事,如今在整个武建城可都传开了。
第九百零一章 易守难攻
虽然这个关于小将的传说没有任何名字,但苏锦玥和凌文义都能猜到了,这名小将应该就是张武。
张武在骑射上的天赋苏锦玥是知道的,不过这进步之快还是让她暗暗惊叹。
更何况这上战场和平时训练不一样,上了战场,心里素质可比技术更重要,若是心理素质不好的话,再好的水平也发挥不出应有的实力来。
所以张武这个孩子天赋真不是一般的强大,不过短短几个月的训练,如今在战场上已经威名赫赫了。
凌文义含笑道:“安阳,你可真是有几个好儿子啊!这几个孩子如今还小呢,等他们再大些,那真是前途不可限量了。”
苏锦玥笑着说道:“也不是我矫情,但我真希望等他们长大后,不用再打仗了。”
“放心吧。”凌文义望着武建城的方向:“我相信这用不了多久的,这场战争很快就能结束了。西晋虽然没怎么受疫情的影响,但他们之前也是持续干旱了好几年,而且西晋那边干旱情况更严重。
西晋本来就属于干旱少雨的国家,温差大,也就是这样特殊的气候,才会有这么多特殊的药材生长,像大楚大梁那些地方,冬季时间过长,那些药材在大楚和大梁根本生长不了。
这些年西晋因为干旱的天气,农作物欠收,情况比我们南唐可要严重多了,我们南唐还只是一部分地区干旱,西晋是普遍都这样的干旱天气,他们这几年几乎都没什么收成,基本就是靠着出售药材换的粮食。
所以若是没有了药材这条路,他们以后想要收购粮食作物就更难了。”
“有些农作物需要的水更多,比如水稻,干旱的地区想要种植的确是难,但也有些作物是不需要这么多的浇水量,就比如说我们现在推广种植的土豆,这种作物所需要水分就少很多,尤其是在幼苗生长期,基本就不怎么需要浇水,除非天气太过干旱,这种作物,在西晋种植可能会会更适合。”苏锦玥说。
凌文义慢悠悠地说道:“若是西晋向我们购买这些土豆回去种植,倒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他们不乐意。这西晋想发兵也不是一日两日了,我们南唐和西晋边境交战也有多年,若不是有武建军镇守着,也没有这么多年的安稳日子,倒是西晋那边,还一直搞不清楚状况呢。
他们之前在雷大将军手上吃了那么多次亏,可真是一点儿都学不会乖啊,这么多年下来,也没安分过,小动作是搞了不少,上次在武建城下毒一事,咱们真就不该忍,直接发兵得了。
这么些年,西晋搞了不少事出来,咱们没理会,他真当咱们怕了他们不成,皇上这次也是动怒了,给雷大将军下了旨,说这一次不打到西晋的帝都决不罢休。”
苏锦玥皱了皱眉:“西晋地势险恶,倒是易守难攻。”
“的确是这样。”凌文义点头:“以前我们也不是没发兵打过,不过在进到西晋境内的时候,就因为地势气候等各种问题而草草结束了进宫。”
第九百零二章 绵延山脉
“我们南唐与西晋结怨多年,边境也一直不怎么太平。”凌文义说着又叹了口气:“虽说这些年,我们与西晋交战并不吃亏,但也只限于在边境,一旦进入西晋境内,我们就很难再进一步了,要不是这样,我们也没必要忍着这口气了。
西晋也是仗着这一点,知道我们拿他们没办法,才这么放肆的,说白了,这跟直接挑衅也没多大区别,可有什么办法。
如今西晋出兵,他们是打不过来,但若我们想要攻过去,这铁骑根本过不了他们那道防守,僵持下去,他们守,我们攻,反倒是我们还吃亏,倒不如早早退兵。
可若真是就这样退兵,那不是很憋屈吗?每次都这样,明明是西晋出兵挑衅,他们打不过撤兵,我们却一点儿法子都没有,这么多年来,一直如此。
我们倒不是没想过硬闯,但这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不知道要赔上多少士兵的性命,才能冲过那道屏障,有什么用呢,就算我们闯过去了,付出这么大的代价,真的值得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