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越也拿了个包子靠在锅边烤,等面皮烤焦了,包子也热透了,拿起来拍一拍烤过火的黑灰,咬一口,外酥里嫩,热气腾腾的。
姜竹买的小零碎摆了一地,鱼缸也被垫在馒头篮子下面让酱酱拖上来了,沈青越蹲在地上欣赏姜竹买的餐具,“小姜师傅,我发现你审美进步还是挺明显的。”
放半年前,他绝对不会为了好看花钱。
姜竹大口吃面。
不,他只是觉得沈青越可能喜欢。
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最大的价值就是讨他喜欢。
年前姜竹姑姑回娘家送东西,叫姜竹下去吃了顿饭,这回沈青越没去,遗憾错过了母女俩对吵大战。
起因也很简单。
姜竹二伯想留孙子在村里念书,外加他年纪也大了,动了再干一年,把茶园的摊子接手给二侄子和两个儿子的心思,等他们三个能在茶园干好了,他就回村住。
正好,他家老房子也旧了,想开春后推翻了翻盖翻盖,在外面辛苦了这么多年,他们也攒了些积蓄,算是荣归故里。
他们都要回来了,姜大山顺嘴邀请老太太过完年就别去茶园了,就在村里跟他们住吧,家里孩子也都大了,没小孩哭闹吵人,明年家俊也成亲了。
老太太有点儿拿不定主意,姜竹姑姑来,也劝她留村里。这样她还能隔三岔五地回来看看她。
要不然,再一走那么老远,隔着大半个宝峰县,她去一趟也不容易。
另外她就是心疼她大哥了。
名义上都是长子养老,他们娘天天跟着二儿子住,别人背地里说起来肯定觉得老大没老二有出息。
可老太太不知怎么泛起倔,出去遛了个弯回来,就不干了,非说仨儿子哪个也不想养她,把她推来推去的。
诚心邀请的姜大山:“……?”
伺候了很多年,一直挺孝顺,也一直依着老太太的姜二山:“???”
高高兴兴回娘家,才和嫂子、弟媳、侄媳妇嗑了会儿瓜子聊了会儿村里八卦的姜三妹:“……???”
他们还没弄清缘故呢,恰好姜竹到了,老太太正委屈呢,一看他,又想起小儿子了,哭得那叫一个惨。
懵逼的姜竹都不知道该不该进门了。
没一会儿连隔壁姜四山也听见动静跑来了。
好一顿乱。
三个儿子谁劝也不好使,她就认死理了他们谁也嫌弃她,谁也不喜欢她。
然后姜竹脾气暴躁的姑姑怒了,把老太太怼了一顿:“你这样谁能待见你?我就不待见你!”
五十好几眼看六十的小棉袄突然漏风了,老太太可是被戳了肺管子了,那一顿哭。
最后还是姜四山机灵,叫姜树去请了村里老太太同辈的堂婶过来劝。
姜竹奶奶还是爱面子的,和老姐妹凑到一起总算忍住了。
姜竹:“后来我们知道了,我奶奶去村里串门,别人问她过完年去哪儿住,她说还没商量好呢,有个大娘问她,是不是都不愿意管她。”
沈青越剥着瓜子八卦之魂熊熊燃烧,“哪个大娘啊?”
姜竹继续往小碗里放瓜子,“就是我大伯家斜对面,往南数第三个门。”
沈青越想起来了,村口大树下著名爱八卦的小老太太。
按辈分算,她和姜大山他们还是平辈的,姜竹要喊婶婶。
那老太太耳朵不好,嗓门还大,人挺热情,有口无心,非常爱聊天,不跟她计较就很好玩,可以扯着嗓门互吼式聊天,跟吵架似的。
但要是计较那就完了。
这老太太的综合实力表现出来,就是等同大声直播,不用两天,她说什么全村都知道了。
沈青越评价道:“你奶奶这战斗力不太行啊。”
姜竹:“好像还说了她难伺候,恶婆婆,大过年也不给个笑脸,吓唬孩子什么的。”
沈青越:“那人家确实没胡说。”
姜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