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

青竹 第213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圣贤们肯定是不会介意的。
何况他们姜家村心心念念的祠堂都没个影呢,书院一下子盖那么豪华干什么?
礼圣殿会有的。
先贤堂也会有的。
藏书馆、清风亭,还有学生住的斋舍也会有的。
将来上课的讲堂也不会只有一间,他们想修几个休息的小亭台,挖个小池子,养点儿花都没问题。
整个竹林都可以给他们霍霍,不够还能往后山扩,再不够以后把后面那片荒山也买下来。
但饭要一口口吃,房子得一间间盖。
反正他们就这么些学生,先规划上,以后慢慢盖。
沈青越和姜竹去找赵先生商量规划和如何施工。
他们花了十来天时间,在竹林里仔细规划了下书院的布局范围。
赵郁川也赞成看钱盖房子,慢慢来,先从讲堂修起,有多少钱就修几间屋子。
只不过,“不知道老朽能不能活到书院建成的年纪。”
沈青越:“这话我不爱听啊,说得好像我们书院好多年也盖不完似的,能不能对我们的书有点儿信心?”
赵郁川哈哈笑。
他还是有信心的。
沈青越的初稿马上就要画完了,还拿给他看过。
有几页沈青越和姜竹都决定不下选用那张图的,等着他和江修文一起选。
另外,图沈青越都画了,但要写字的地方他都空着呢。
按他的话说,毕竟是蒙书,不适合他那飞扬跋扈的字体,得他们两人来写。
赵郁川也觉得他的字体不大合适,对入门的小朋友而言,看上去太难了。
池远舟倒是建议他们用活字。
整齐还便宜。
不过活字的尺寸不能改,沈青越嫌弃影响排版。
每页他都自己写了张效果图给江修文当参考呢。
多大的字,每一行几个字,怎么排版。
他专门用薄透的纸写上,能叠到画上看效果。
只要能搞定四海书院,沈青越对他们蒙书的销量很有信心,没必要为了省钱去用活字印。
何况池家书坊的活字主要是印话本子用的,字体只有一种,用久了有磨损,有些字不够清晰了,即使补上新的,也稍微粗糙了一些,不符合他的审美观。
第一本儿书呢。
别处不知道,他们自己的书院肯定要用很多年。
只要书院还在,就能一直用,至少他和姜竹还活着的时候,必须得用。
事关创建者颜面,这种传家的东西,面子里子都得要,不能为了省钱影响质量和美观程度。
书名是赵先生给起的,非常朴实无华又直扣主题——
《幼学童蒙》
沈青越很满意。
只是这本的封面设计起来比《长腿鸟》时候艰难多了。
内容太广,沈青越想了小半月都没想好到底该用什么内容来做封面。
纠结之下,江修文连字都填好了。
只有一页他不小心写坏了,需要沈青越重新誊画一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