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富心下只觉快意,狞笑道,“松什么手?咱们这就去离婚!走啊!”
此时已入夜了,村子里是没有更夫的,彼此的住处又隔得远,黄家本就住在村中荒僻处,有一条路直通村口的池塘,否则当年黄母的死也不至于没个见证,刘小玉的叫声全淹没在蛙鸣中,不过激起了几声犬吠,远处一片屋舍淹没在黑暗中,始终无有灯火出来。黄富将刘小玉扇了几下,刘小玉力便弱了,叫也叫不出声,待到了池塘跟前,一把将刘小玉搡了下去,这池塘四周都是黄土,他滑到塘边,就着将刘小玉按到水里,对方极力挣扎,黄富不管不顾,只哽咽道,“娘,儿子送人下来服侍你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手下反抗力道渐弱,黄富忽而松开手,仿佛大梦初醒一般,将刘小玉拎了起来,又摇了几下,心中惊慌至极,诸般念头纷至沓来,心底只想道,“这就死了?别死,别死!”
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自己竟会成了杀人的凶徒,但将刘小玉摇了几下,感觉到她身体中仿佛又有一股力气正在凝聚,躯体还没完全变软,忽又起了一念,暗道,“不对,不对,她若活转回来,还有我什么好果子吃?怕不是要去彬山做苦役也!”
他这般作为,若是从前或许还无妨,毕竟还没死人——但现在买活军来了,这便不叫‘毕竟还没死人’,而是叫做‘几乎已经杀人’,买活军对百姓是很凶狠的,从没有‘念在初犯’,‘毕竟家事’,以刘小玉的性子,一活过来,必定是要四处去嚷嚷,这种几近杀人的行径,闹开了他一定会被送去彬山。他和村长又无交情,再说村长现在也不敢遮掩这么大的事,村民们时常进城,谁都可能去告状。
他家中无旁的亲戚了,这一去彬山,家里的地岂不是都给了刘小玉,到那时候,她坐地招夫,找个新男人,若是生了孩子,这块地以后就真不姓黄了……
若说第一次杀人,是他气血上涌,冲动行事,那这一次黄富便是杀机坐定、恶从心起,再无不忍,将手中女体一把压入烂泥中足足一刻钟,直到刘小玉再无声息,这才将她扔在泥潭里,摸黑回家取了麻绳,又回到池塘边上,捡了个大石头,将尸体和石头绑在一起,推入池塘深处。
他在池塘边来来回回,拖曳出无数痕迹,黄富草草收拾了一番,又去池塘上游的小溪里洗了手脸,怔怔地寻思起来:要是从前,便将她推在池塘里,嗣后说是母亲回来索命,村里人也没有不信的,大家议论一番,此事或许也就过去了。但现在大家都识了字,黄富本能地便认为这做法是行不通的,是以他还是将人用石头捆上,叫它沉了下去。
若是报失踪呢?能蒙混得过去吗?村长怕是要上报的,还有那些叫警察的买活军兵丁也会来找人,黄富过去一年就见了好几次警察,哪次出动不是雷霆万钧?村里原本的能耐人,在警察手里就没有能撑得住一两个日的,连印子钱的账本全都给审了出来。他自忖自己是绝扛不住那三木刑罚的,因此这村里是待不得了。
——但这也无妨,他至少从扫盲班毕业了,难道还不如刘小玉?刘小玉能进城找活,黄富就不信自己去了外地没个生路。扫盲班在他身上别的好作用没有,倒是壮了他闯荡的胆子,黄富心中逐渐稳下来,却又因为想起刘小玉的名字有些黯然——他实在也没想杀她,但那话着实是太过分了。
要孤身上路,黄富也有些不舍,又不愿就这么走了,这人一旦走了恶路,念头便是越来越过分,他又想着不如把自己后路断了,走之前在村里放一把火。甚至已开始幻想起投了别的大王之后,如何地受到重用,反攻买活军,清算谢六姐……
如此胡乱想了想,回去收拾了包袱细软,他便点了一盏蜡烛,端着走到刘老四家门口,叩门道,“老四?可睡了?我阿富,开门。”
刘家灯火未歇,不片刻便有人开门,是刘四嫂,刘老四性格恣睢,平日很看不上她,但她性格柔顺,从不顶嘴,和刘小玉是两副模样,因此黄富对她颇尊重,想到要诓刘老四杀她入伙,心下不免有些不忍,不敢多看,只别开头道,“阿嫂,四哥睡了吗?”
刘四嫂面上有些青紫,显然回家后被刘老四迁怒,打了几下。她打量了黄富几眼,眼神一凝,但刹那间便又若无其事,也不细问,强笑道,“在的,你只管进去,我烧水泡茶去。”
乡下人平日也喝些自己炒的散茶,黄富点头入内,刘四嫂回头看了一眼,弯腰提起门口的大铜锁,闪身出去,从外头锁了院门,撒开脚丫片子,一溜小跑便往村里跑去。这里黄富和刘老四还不觉异常,又过了一会,先是有人问茶,之后院里响起门扉摇动之声,又有人喝道,“你娘呢,去哪了?”
此时,村里各处已响起了锣声,李村长面色严峻,嘴里吹着哨子,带着壮丁们往刘老四家走去……
第111章 确田风波(下)
刚被列为对比示范村, 刘家村立刻就出了这样一起恶性案件,吴兴县官衙这几天的氛围都很低沉——刘四嫂机灵,黄富还来不及跑就被人来了个瓮中捉鳖, 此案案情简单, 侦破迅速, 尸体也很快就被打捞了起来。但后续的处理依然相当棘手,不但为刘家村多添了几个让人心头发凉的传说,也让金主任显得有些尴尬了。
“你当时可在呢?他们放水找尸体的时候?”
“可不是在呢?臭得要死!天气这么热,三天就泡胀了, 还有鱼腥味, 简直!”
在回廊下, 几个吏目凑在一起窃窃私语着,“村民都恼火呢, 先他娘栽进去, 那年池塘里的鱼都没人敢吃,现他又把人按在鱼塘里,这已经是连坏了两年的收成。村里人都气。”
刘家村以及附近泉村的农户, 对买活军的分田政策的确都产生了意见,在黄富杀人案后,这意见仿佛找到了凭依, 一下便沸腾了起来,大多农户都找到村长反映自己的情绪, 甚至还有些胆大的形成书面意见往上呈递。农户们的意见是很统一的, 那便是这起恶性案件正是由于新的分田政策带来的结果,如果买活军不给女娘确田, 那就不会滋长刘小玉的野心, 也就没有黄富杀人的事情了。
任何一个政策出了岔子, 难堪的自然都是推行者,而金主任的尴尬便在于,她虽然有权推行新政策,但却又无权封了众人的口,这一点是县衙中哪个主任都做不到的事,甚至连堵住消息的源头都做不到,黄富落网之后,很快便开了口,咬定了自己是因为刘小玉把自己的老母亲推落池塘,有了这一层怨气在前,而当天刘小玉又要和他离婚,嫁去泉村,并说自己早和泉村的一名男子有了奸.情,这才血涌心头等等。
由于他是先落在村长手中,第二天才被扭送到县城,当晚在村中的说辞早已流传了开去,并引发了许多后续的影响,第一个是泉村和刘家村的关系变得紧绷,刘家村里颇有一些人认为泉村人风气不正,拐带了他们的妇女,而泉村人则愤慨刘家村的人给他们头上泼脏水,本质上还是嫉妒他们泉村是新式农具的试点,而且所有女娘都可以被介绍出去做活赚钱。
第二个,便是刘四嫂提出要和刘老四离婚,因当晚黄富是去说服刘老四和他一起投奔‘南面的英雄’,去南洋闯一闯,而且也承认了自己想说服刘老四杀妻作为入伙的保障。有这么一出在,刘四嫂不敢再和刘老四一起生活,她因为无娘家可回,当天便收拾行囊,带了两个孩子,村人一起进了吴兴县,但却并未跟着村人一起返回,而是请买活军做主,单方面离了婚,带着孩子连夜就去了云县。
这件事刘老四当时是不知道的,他也被一起扭送了县衙,不过不论怎么说,黄富还没怎么说服刘老四,人就已经被抓了,这是判不到刘老四的罪的,他被放回村里以后,发觉家里的细软被妻子席卷一空,当即便大吵大闹起来,口口声声只说买活军诱拐了他妻子,要买活军赔他一个。
李村长几番规劝,刘老四压根不予理会,他只好往上汇报,当下刘老四就知道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因为寻衅滋事,他重新回到了县城监狱里,等待六姐的判决。但刘家村的村民,对黄富被抓倒没什么说的,杀人者肯定是要进去,对于刘老四的就擒,则普遍报以同情的态度,认为刘老四不过是说几句难听话而已,任是谁遇到这样的倒霉事,恐怕也是要说的,就这样便被关了进去,老爷们未免也太严苛了。
刘家村的情况,就叫做‘人心摇动’,除非把整村人都关起来,否则压根便无法制止,而受到这一连串事件的影响,村民普遍不愿让自家的女眷出去做工,更别提确田了。李村长更担心黄富事件再度发生——村民们现在已经知道出去做工的收入,更知道到处都缺工人,又见刘四嫂离婚离得利落,很多和刘四嫂一样,在家里过得并不如意的农妇,私下便有些蠢蠢欲动起来,而感受到这些情绪的男丁们便又对她们进行了更严格的行动限制,现在连每日晚上妇女们聚在一起听书的集会,都有许多妇女不能参加了。‘女人凑在一起就会惹是生非,心就是这样变野的’!
毫无疑问,刘家村现在的民风很不对,农户们对买活军的官吏没那样信服了,甚至隐隐有了对抗的念头。这在吴兴县倒也不令人奇怪,因为本地产粮,原本的日子过得也没那样坏,农户们自己有些底气,对买活军的到来本也就没那样的感激。
这让靠着买活军上位的李村长很焦虑,也让县衙中的农业办公室仿佛处在了风口浪尖,其余科室的同事过来闲聊时,语气仿佛总有些怪怪的,像是等着看热闹。对此,众吏目反应也各自不一。
张文因为来的时间短,年纪也小,倒没什么朋友,还是继续做自己的事,私下如何关心金主任,这是他们两人自己的事。钟勤快是若无其事的,并不忌讳和旁人谈论刘家村的案件,“越是如此便越要做出大方的样子。”
李小青这几日情绪都十分低沉,眼眶时常是红肿的,因为她是负责和刘家村联络的吏目,之前正是她在夜晚的妇女集会上详细地叙说了出外务工的细节。对刘小玉案,她有‘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自责,虽说她也说不上很喜欢刘小玉,但不论如何,她总不该这样死掉。——由于刘小玉案和钟勤快说的案例非常相像,她如今在钟勤快跟前还仿佛更低了一头。李小青不得不承认,自己没有钟勤快了解民间百姓,而她也在反省自己是否‘坏了买活军的大事’。
金逢春走进办公室时,见到的就是三张表情各异,但却都有点颓丧的脸,她若无其事地道了声早,“都在想什么呢?”
“主任。”
“主任!”
三人不觉都站了起来,因金逢春之前又赶去云县汇报工作了,出差了三天,这算是小别重逢。“这就回来了?”
“主任,六姐怎么说?”
李小青迫不及待地追问了起来,张文一贯的沉默,面上的关心是最真切的,而钟勤快还是以日常寒暄为主,给领导留足了地步,金逢春眼光在三个下属脸上扫过,点头说,“大家都准备一下,今天一起去泉村和刘家村公干,一会还有更士、兵士兄弟们和我们一块去。”
现在县衙中,有编制的吏目和从前比要多了许多,无编的也不许和从前一样,吃‘傍边饭’,以前一个县衙就二三个捕快,十余名衙役,每个捕快下头各自都豢养了几十帮闲,现在则反了过来,光县城的警察就招了一百多,这些警察平时也很忙碌,若是人手还不足,便可征得县长与本地主管军官的同意,临时借调本地的军士。
买活军的兵士到底有多少,具体数字不是小吏目们能知道的,吴兴县这里常驻着的便有三百兵——个个都是能战敢战的好兵士,每日一操,闲来无事还要上山剿匪。说句难听点的,只怕连延平府都没有能和这三百兵抗衡的能力。一听说兵士也要一起去,众人的心都提了起来,知道要有大场面了。也不敢多问,慌忙托人去带话,让原本要去的村里那些农民们不必空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