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

买活 第79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徐先生在一旁似乎要出言缓颊,张少爷则已经无法呼吸了,谢六姐举起手,很威严地止住了徐先生未出口的话,她慢慢地倾身,紧盯着沈曼君说。
“不可以——或许你可以,但你这个阶层,不可以。沈娘子,你有女儿、侄女,她们现在还很小,她们会在买活军的统治下长大,接受买活军的教育,你所享有的这些得来不易的特权——这些让你感恩,让你心甘情愿地自我禁锢的特权,将会是她们最基本的权力。”
“我并不是非你们不可,但你们的后代,她们还很小,在她们长大到能为我所用以前,我需要你们来帮她们占住位置。”
“你对我有反感,我半点不吃惊,这恰恰说明你是个聪明人,买活军的崛起,对你们这些只依赖田地,又不愿做政治投机的知识家庭是极坏的消息,买活军不允许地主,不允许土地食利阶级,这是你们的灭顶之灾,我们这里的知识还相当的廉价,教育也非常的普及,你们将失去所有优势,如果没有意外,你们会完全湮灭在改朝换代的余波中,再没有一点声音。”
“沈娘子,我看在你分数这样高的份上,把刚才的那句话再说一遍——你不是只有自己,也要为亲人们考虑,你想回去,当然可以了,但你还有姐姐妹妹,还有侄女外甥女……难道你要擅自为她们也做了决定,让她们的将来,再没有一点优势么?”
沈曼君无法回答,自从她踏入会议室以来,她从未感觉自己如此赤.裸,谢六姐的言语一层一层地剥去了她所有的盔甲,就连一点私心似乎都无法隐藏,她的软弱与自私公然展示,即便没有任何人针砭,已觉无地自容,她几乎想要站起来抬头挺胸地走出去,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骨气——她也并非如此一无是处、沽名钓誉,她至少还有她的骨气。
但她不能,她的脚像是在地上扎了根,她甚至站都站不起来,对于一个母亲,一个女性长辈来说,能够战胜骨气的永远是现实的考量:外甥女昭齐今年十三,于儿女中素来最慧,诗书已成,而蕙绸、瑶期诸外甥女皆灵慧异常,还有内侄女蕙思,她自己的小善儿……
她可以死于贫穷,死于战火,死于执拗的尊严,但她怎能让她的姐妹,她的子女,她的后辈,在起步上有一丝一毫的折损?如果买活军取了天下——
沈曼君发现,最终她还是要面对一直以来逃避着的问题:买活军会取得天下吗?
这似乎不该由一个女子来判断,所以沈曼君从不让自己去深思,但此时此刻,她必须以自身的智慧来做最重要的思考——
买活军,会赢吗?
第169章 变化中的一份子
“会应该是开完了!”
县衙大院一角, 当值的亲卫往前走了几步,眺望了一眼,扭头对吴昌逢说道, “马上就要出来了——今日这会开得真晚, 回去路上有灯笼吗?”
是晚了, 从亲卫手里的腕表来看,这会儿都晚上九点多了, 平常这时候,吴昌逢和妻子多数已准备就寝,明日五点多还得起来呢。他咽下了一个呵欠, 忙说道,“惭愧, 家中晚上很少外出,竟无灯笼, 若衙门里有, 还请商借一个,明日一定前来归还。”
“嗯。”亲卫看了他一眼, 没什么表情,扭头吩咐,“拿个玻璃灯笼给他。”
果然……买活军的兵丁, 比外头一般的衙门人丁要和气得多。
吴昌逢是晚上八点多来接妻子的, 在衙门外徘徊了一会,已引起了兵丁们的注意,若是在外头, 只怕便要惹来呵斥了, 不过在这里, 兵丁们只是走来问了缘故, 并不用和外头一样,得让吴昌逢亮明身份,方才体面。吴昌逢这个在买活军这里没有任何身份的外地人,也不过是说了一下自己的考虑——妻子来开会了,将要夜归,做丈夫的哄睡了孩子,来接一下也是应该的。
如此,那兵丁进去通报了一下,大概是确定妻子的身份,随后便将他带到了县衙里等待,或许是看出了吴昌逢的担心——虽有长辈照拂,但妻子性格倔强,又不喜买活军的做派,若是言语触怒了谢六姐,那该如何是好?怕就怕这一去再不见返回,那就糟糕了——他们在简单的搜身后,还把吴昌逢带到了谢六姐办公的院子里,让他隔远透过玻璃窗看了一下里头的景象。
妻子的脸色在玻璃窗中显得有些模糊,吴昌逢本能地感觉到,妻子现在的心情不是很好,但要说真的起了什么龃龉,似乎也不至于。妻子正在黑板边上站着,一边说话一边在黑板上写着什么,时不时,她的话头会被徐先生打断……吴昌逢看到这样的景象,还是不由有些说不出的不真实感,不是为了别的,而是在于决定一地风云起伏的人物竟然是个女人,而且在她的倡导下,居然连妻子也仿佛进入了政坛之中,还有徐老先生这样德高望重的士林领袖……这些人居然能坐在一起,严肃地议论政事,走出买活军这里,谁会相信呢?
他也没能观望太久,便被叫到了院门口等待,亲卫们还有些嘲笑地问他,“这下可放心了?”——而吴昌逢便忽然明白过来,原来亲卫们让他过去看一眼,是担心他对妻子的贞操有了不好的怀疑,因此要让他亲眼为证。
虽然吴昌逢压根就没考虑到这些,他来接人纯粹是不放心妻子的安全,但这些亲卫的表现却也让他暗自点头:语气虽然不太好,似乎很看轻了外头的人,但心却是好的,至少懂得设身处地为他人考量,外头的衙役们,有几个能有这份心呢?
又等了一会儿,会总算是散了,大家陆续地往外走,吴昌逢迎上前扶住了妻子,又和徐先生几人打了招呼,因为众人都十分疲累了,也没有多说什么,徐先生、李先生对妻子和另一个张姓后生说了几句勉励之语,同路到了县衙之外,便各自散去。
吴昌逢借火来点了灯笼,牵着妻子的手一道往老城走去——其余人大多都住在新城,方向是不一样的。“累了吧,我背你?”
“不用。”妻子的回话十分简短,“今天脚不疼……”
因为在夜里,也的确是晚了,夜市都逐渐散去,街上确实没什么人,妻子便依靠在吴昌逢身上,把重量交了过来,过了一会才挺直身子,默默地走着,吴昌逢能感觉到她的心事很重,他虽然非常好奇今日会上都说了什么,但还是没有追问,只是紧了紧两人相牵的手,问道,“饿不饿?家里还温着稀饭呢。”
“饿。”妻子便说道,“还有雪菜烧笋吗?”
“那是有的。”
云县的路算是好走的,便是老城区,也逐渐都做起了水泥路,雪亮的灯笼在路上投下一团单调的光,两人的身影映出了长长的、扭曲的影子,走了大约十几分钟,灯笼一拐,半掩的院门便在眼前了,两人先后进门,吴昌逢锁上院门,见妻子已经进屋吹亮了油灯,又点起了蜡烛,便熄灭了玻璃灯笼,小心翼翼地放到斗柜高处——害怕夜里跌坏了。
“我去给你端稀饭。”
厨房是在院子里斜搭的棚子,大锅里温着热水,上头是一碗热乎乎的稀饭,一小碗雪里红冬笋,还有半个吴昌逢没动的咸鸭蛋,吴昌逢拿盘子来端进屋里,妻子从里屋出来,想来是去查看孩子了。他说,“早睡着了,你是知道的,他睡下去打雷不醒。”
妻子笑了笑,把烛台放在桌上,一看菜色便说,“你晚上没吃咸蛋?”
吴家、沈家家风都简朴,饮食有度,这些天来,晚餐一般都是雪里红佐稀饭,一个咸蛋一切两半,孩子年纪小,正在长身体胃口大,吃一半,剩下的一半夫妻俩分食,吴昌逢道,“你吃吧,我和儿子已分了吃过了。”
妻子还是拿起筷子,挑了半个蛋黄,塞入吴昌逢口中,这才默不作声地吃起夜点,吴昌逢抿着咸蛋黄,又去锅里打了一盆热水来给妻子洗脸,这盆水洗完脸刚好又倾入洗脚盆里,夫妻二人一道洗了脚,吴昌逢去泼了洗脚水,二人便一起上床睡下。
明日还要早起上课上班,眼下听那水漏之声,应该都快十点了,再不睡第二天精神便是不济,但妻子在吴昌逢身边辗转反侧,显然没有一丝睡意,吴昌逢也不说话,只将她的手又拿过来捏了捏,表示安抚。
“三哥。”妻子在黑暗中轻声说,“睡了吗?”
“没有。今日开会时,受委屈了吗?”
妻子是个极要强的女人,几乎从不在人前哭泣,刚成亲时便是如此,不论是侍奉舅姑,又或是打理家务,都是井井有条,以吴昌逢的了解,她在会上绝对是受了刺激,但沈曼君也没有露出软弱之态,只是低声说,“六姐言辞极犀利……”
她语气里有苦涩,但很快又说,“但还好……对事不对人,她让我去也并非歹意。”
“都说什么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