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还不算各种面粉、小米、玉米、红薯、土豆等等等等,调料更是五花八门,连价比白银,一斤要作价一百五十两银子的胡椒都有,阿霞看到的时候眼睛差点瞪出来,这个胡椒,样品只是玻璃瓶里孤零零的一粒,黑乎乎的东西,这一枚就要卖个几十文罢!实在是贵得离谱,阿霞只去年在中药铺听说过这个药材,买活军没来以前,她的生活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和这么贵的调料发生关系的,甚至连听说的可能性都没有。不料买活军这里,居然把它当做调味料来卖。
因为时间有限,她只匆匆看了两个货架,便上楼去看书了,此时问问众人,也是一样,一格格顺着玻璃瓶看过来,读拼音顺便学认字,还读货架上的标签,介绍不同商品之间的差异,这么点时候连调料区都没有走出去,而且也不敢继续往前去走——心思倒是和所有百姓一样,真不怕这超市卖的东西贵了,若贵,那便当是开了眼界,便好似去京城而能到宫里走走一样,动不了贪心,只觉得稀奇。怕的实在是都能买得起,而又似乎都有买的必要,那就是真的存不住钱了!
这永惠超市的货物,从调料来看,价格实在是不算贵的,至少比村里要便宜,而且品种丰富得多了,连调料都是如此,更何况那些干货、腌货了?还有甜品,掺糖进去的谁不喜欢?众人都是不敢看的,生怕一文钱没有带回家,落了家人的埋怨,却又都想去看——这种矛盾的心情,使得她们在购置奢侈品的喜悦之外,还有一点埋怨。
“好东西是真的多!不知道哪家有福气能全买完了!”
“我真不敢来这里,我来这里就打心底难受,我要不知道这些也就算了,现在知道了,简直活都做不下去了!”
众人半开玩笑地说着,但其中或许也有一点真心,阿霞能理解她,但不赞成,道,“那我还是要来看看的,天下物产这么丰富,我看了也欢喜啊!再说,陈列这么多,又不是要你都买下来,而是让那些有需要的人能买上自己要的货。这是为了适应五湖四海来做工的人罢!别说一般的百姓,我看就是吏目老爷家里也不会都买了来吃,譬如那个胡椒,能吃上的人有多少呢?”
“说得好!”身旁便有个陌生的女娘笑着赞同起来,“大姐真有见识!”
阿霞便冲她很沉着地一笑——她这几年来是被人夸奖惯了的,和从前脚底泥的生活也不同,早已练就了得体的回应。“过奖了过奖了,随便说说。”
这个年轻壮实的大眼姑娘便笑着顺势加入到了队列中来,打量着阿霞手里的篮子,“大姐爱看报纸啊?”
“这谁不爱看?我们村合订了一份报纸,从前没有钱,跟着看了就看了,自己手里是没有的,现在有钱了,想买以前的,很难买到,好不容易看到合订本,赶紧买下来——这合订本销路应该也很好罢,我看刚才还有个依伯也想买,榕城这才被打下来不久,原来百姓们收集报纸也不方便,一定有很多人要买的。”
“应该是这样,我也这么想,大姐脑子真灵活。”大眼姑娘便笑微微地赞同起来,不一会大家就聊得投机了。“你们这是去上课吗?”
“是要赶紧去上课了,超市还没逛完呢!也不知道回来还开不开。”
“可能还开的,不过天黑就得关门啦。”
这是自然的,这么大的地方,入夜了便是有火烛也经营不了,大家都理解地点着头,“这个地方,倒是真能增长见识!”
“也比一般的铺子好吧?”大眼姑娘问,“对了,姐姐们都是在哪里做工?”
“建筑工啊!”她有些吃惊,仿佛便更是肃然起敬了,也好奇地问道,“建筑女工的日子怎么样,可好过吗?”
第225章 大眼妹被介绍亲事
别说是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就是在泉村、刘家村这样的乡下,陌生人彼此搭话也是很常见的事情,这年头大家心都还算赤诚, 甚至有这样结交上朋友的,因此阿霞并不嫌弃这少女刺探,而是热心地说, “还好过的,收入很高,你也想来做吗?看你的体格, 倒是壮实, 或许能赚这一日五十文。”
“别听她胡说, 一日五十文那是大工了,我们小工一日也就是四十文。”其余女娘便插嘴进来, 不过仍是有些骄傲的, 买活军这里有一点好, 卖力气的人,不会被十分的欺负, 饭可以吃得饱,而力气也是能换钱的。小工一日四十文, 虽然要从上班做到下班, 一刻也没得停歇,但毕竟比老师一日35文还多了些。
“这姑娘是彬山人吧, 这样壮实——还这样高!”
壮实的话, 阿霞也壮实的, 不过她们大约都只有一米六, 南边人是这个样子, 这女娘生得高, 肤色均匀,牙齿的颜色也很不错,看着就像是彬山的女娘,她摇头说,“俺是辽东内旮瘩来的,东江岛的女娘,来这里讨一口饭吃。”
东江岛的确不少外来户在这里讨生活,大家便都恍然大悟,便更热心了起来,“好哇,来了这里,至少不饿肚子。”
“女工挺好的,就是累,你要舍得卖一把子力气,饭能吃得饱,也能落下点余钱。这超市里的东西也不是买不起,只算计着就行了。”
“指不定人家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比你买得还多呢,俺们都是要还牛账的,手头紧紧巴巴!家里还有孩子老人,是不敢随便花钱的蛮!”
“那牛是算你们的,还算你们家里的?”
“算家里的——田倒是自己的,”几个女娘被问到痒处,便很得意地把胸脯挺了起来,大声地说。“所以辛苦哩,不然哪个大冬天的还出来做活,累了一年,怎么不在家歇歇?”
“那还是买活军这里好,女娘也有田分——如今是家家户户都这般吗?”这个壮实的大眼妹子便打听了起来,“我今年十八岁——可惜了,若我是二十四五岁,我也找个人家,不知道有没有得田分呢。”
大家便立刻带了媒婆的职业素质,开始打量起大眼妹了——肤色褐褐色的,但有光泽,眼睛大大的黑白分明,手臂很粗,扎实——胸膛也厚实,一看就知道从小是干活长大的,吃得也好,作养得一身的好肉,这一身可不是什么死肉、肥肉,干活的人一看就知道,全都是能用劲的活肉,这样的身子骨,到工地做个力工只怕都来得。
这样的姑娘,从前在乡下便是吃香的,买活军来了以后,简直便可以公然说得上是俊俏了,乡下人多半是不看脸,看身段的。更何况大眼妹脸盘虽大了点,但长相也不算丑,众人当下都笑说,“你是把年纪报低了,不然多得是人要娶你,我们乡下就要你这样的娘子。”
“何止乡下?难道现在城里人不喜欢?榕城这是刚被拿下来没多久,我去吴兴县走亲戚,县长也是这个样子,精神得不得了,现如今就正流行她这样的女娘,你啊——别说去能分田的村谈门好亲事,就是在这样的村里写份好婚书那也是不在话下的。”
几个人一边说一边排队结账,伙计们站在一排排的椭圆形柜台背后,两个人一个柜台,各自背对着开个关口,把篮子里的筹子都递给她,她便拨着算盘,一边报着商品名一边算账,阿霞的伙伴几乎都买了一瓶酱料而已,凑在一起也有个八瓶,那伙计站起来张望了一眼,道,“这个酱料满了十瓶有折扣的,你们要不要凑一凑,满十了便是八折,若是能凑到,倒也划算的。”
众人一听,便立刻算出来了,一百五十文的酱料能便宜三十文——实在是很大的折扣了,这叫人如何不心动?于是刚才买了便宜酱料的女娘便立刻果断抛弃了自己的选择,改买郝君书,如此还差了一瓶,众人便怂恿阿霞道,“也不差这一百五十文,是你说要买辣椒酱我们才来的。”
阿霞正为难,那女娘笑道,“我也买一瓶!和你们凑个折扣。”
如此,大家便不再逼迫阿霞,又对这女娘多了好感,问起她的姓名,她道,“我没姓,从前的主人都叫我双儿,来了这里,便跟着六姐姓谢。”
这样的身世,在此时是极为常见的,买活军这里姓谢的人很多,非但双儿,三儿、四儿、五儿也多得要命,几个女娘便立刻双儿双儿地叫了起来,又细问她的成绩,扫盲班考过了没有,现在做什么活——这都是打算给自家的亲眷先往兜里划拉,但因为双儿年纪还小,变数很多,争抢得也并不明显。
双儿已经读过了扫盲班,现在是跟在修路班里做小工,也帮着做饭,一日是三十五文——一样的岗位,居然比修房子的建筑队少了五文一天,使得阿霞的姐妹很得意。她说修路班里女娘说得好的不多,自己也是初来乍到,闲着没事就四处游荡,对于福建道的生活是很好奇的,“你们的婚书平时都是怎么写的?”
有些老式的婚姻,由于分田的关系,也去重写了婚书——这也是因为女娘们都出来做活了,汉子们要留住她们,便逐渐兴起了这样的风潮。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如今一份上好婚书的标准,“财产肯定是要有的喽,各出多少都是定好的——钱也要给在家的人管。”
“为何要给在家的人管?”
一听就知道,这谢双儿以前肯定是大户人家服侍的受宠婢女,才问得这样天真,众人都笑了起来,阿霞道,“现在买活军是不许赌的,村长带头抓赌,勤快着哩,在村里,不许赌那还有什么花钱的地方?定份报纸都够看几天的了!钱自然是要留在村里,都给你带出来了,那不是都花了?”
谢双儿也哈哈笑了起来,“是我想差了!那还有什么?我听说有什么忠贞条款,多羞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