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累着我们家三少爷了!”
一家人欢声笑语,上炕吃面,都是喜气洋洋,卫大郎秃噜秃噜已经是半碗杂面条进肚子了,一抹嘴,剥了一瓣蒜送进嘴里,嘎吱嘎吱地咬着,透出一口惬意的长气来,突然问道,“今日,那杨寡妇怎么没来?”
屋子里顿时一静,卫姑娘也止住了吃面的动作,不知为何,她有些不安了,“是啊,我开始还盼着她来,想着好歹臊她几句呢,没想到杨婶气性这么大,真就不来了——又何必呢?不就是几句话吗?”
卫夫子头也不抬,淡淡说,“就是那几句话,要了她的命她也不能说——这些话,你们说得,她说不得。”
两家比邻住着,杨家的情况,卫家是尽知的:杨寡妇青年守寡,是靠着娘家,才勉强守住了自家的这小院子,好容易把孩子拉拔到二十几岁,还没来得及说亲人就走了,连个后都没留,娘家也败落了,她大伯子厚着脸皮要给她过继嗣子,吞了他家的小院子,是杨寡妇守节二十多年,这里坊表彰的节妇名头,才挡住了杨家人的觊觎。
为了守住这节妇的名头,房子也不敢往外租,除了城外几亩田地的出息之外,她是一无所有,日子过得极其俭省苛刻,这样的人如何能为了几斤煤在众目睽睽之下喊这些?为了几斤煤给谢六姐磕头?她必是不会来的,卫姑娘想到这里,也嗫嚅道,“不说就不说呗……难道我真不给她煤了?”
“那不行,规矩在这里,她就是来了,场面在那,不喊你也不能给。”卫太太却有不同的看法,“今日她就来不了——唉,一般艰难的人家,家家有煤,就她没有,可怜见的。”
她也消了气,对卫大郎道,“一会你从咱家煤堆捡二十斤煤,给她家送去,下回怎么样再说,今儿这会得送。”
这算是忍气吞声了,说是以德报怨也可以,不过卫姑娘闷声没反对,卫夫子点头道,“多少年邻居了,也该的——妮儿小时候常去摘她家榆钱吃,她也没说过什么。”
这都是七八年前的事了,卫姑娘早已忘怀,她记事以来,杨寡妇便是沉默寡言、闭门不出,只是在小院子里幽居度日。只是这些年来抬头不见低头见,远亲不如近邻,在感情上还是有些亲近,因此前些日子听了那几句话,也是格外愤怒。
本来心中设想着多少羞辱杨寡妇的念头,想着要如何炮制她,才能消气,可如今杨寡妇闭门不出,她心里又有些说不出的不安,反倒是生出些后悔来,自觉自己考量得是还不够周全,杨寡妇或许也有她的难处。因此,也就不再反对母亲的外交示好,众人吃完饭,便看着卫大郎出去捡了一背篓的煤,出小院子去隔壁叩门了。
“杨婶,杨婶?”
卫大郎叩了好一会门,屋内都没人应声,只能悻悻归来,道,“许是听出我声口了,还生气呢,不肯开门。”
这也就只能随她去了,众人便不再计较此事,只是卫姑娘多少有些挂心,下午晚上竖着耳朵,只没听见隔壁开门的动静,到了第二天一早,她心里存了事,早起便踩在凳子上,隔了院墙看去,却见杨寡妇的院子里白雪茫茫,根本就没有脚印——连着几天都没出屋门了!
“不好啦!不好啦!”
卫姑娘立刻叫了起来,“出人命啦,杨婶都不曾出屋取煤——这都几天了,炉子早烧完了,她、她——”
这一声不要紧,巷子里顿时热闹了起来,卫家院子里立刻挤进不少人爬凳子看,又有人匆匆去找里正,不一会,里正过来,指挥着卫大郎翻墙去开了门,一群人在门口等着,卫太太带了妇女们,擎着油灯一拥而入,过了一会屋内便传出叹息低泣之声,众人心底雪亮:这人肯定没了,不知什么时候,悄无声息就冻死啦!
卫姑娘站在自家院门前,倚着门看着这乱糟糟一幕,一回头不觉又看到了墙边背篓里那一背篓的煤块儿,激愤时她也骂过杨寡妇活该冻死,可这会儿,‘仇人’真冻死了,她却半点不觉解气,心里空落落的,真不知是什么滋味,那股子打从心底滋生出来的热气,似乎不知不觉已悄然褪去,又打从心底生出了空洞和不满来。
“怎么会这样子。”她忽然间红了眼眶,低下头去,想着,“为什么就非得这样子呢?”
第466章 刘二的母亲好起来了
“咳咳……咳咳……这儿得减针了, 往下收口,袖口才能贴合,和你说话那, 探头探脑的瞎看什么?”
微弱的咳嗽声从床上传了过来,女人说话的声音很费劲,连咳带喘的,语气也有些不耐烦,只听到‘啪’的清脆一响,接着便是稚嫩的抽泣声。披着个大罩衫, 浑身脏兮兮的少年人,刚推门进来, 就听见了屋里隐约的动静,忙进了里间。“怎么了这是, 病还没好呢,这就又织起毛衣来了?您快躺下吧娘,好容易咳嗽才好些,可得千万养着,去了这病根儿!”
“哥哥!”
冬日窗户开不了, 屋内一定比外头要昏暗得多,便是白日里也得眯着眼睛看东西,一般来说, 白日里大家都在窗前做活计,能多借些亮,但因为女主人在床上起不来身, 便只能靠在床边,小女孩儿坐在床下,怀里揣了个汤婆子, 又有抱着一笸箩的毛线活计,正在那抽噎呢,见到刘二回来,又带着笑意欢喜地喊了一声,显示出刚才的哭也没什么真心在里头。
“今儿回来得好早呀哥哥——带好吃的了吗?”
“怎么没带呢?”刘二先不忙着走近床边,先查看了一下砖炉,说了声,“煤块儿添少了。”
便又转到外间去,用火筷子夹了两个大煤块,放入炉中,再拨拉了一下炉灰,充分覆盖了煤块,封好上头的盖子,让煤块儿在炉灰中阴燃,如此可以续得久一些,这才脱了罩衫,倒了砖炉上坐的热水壶来洗脸洗手——这也是有了煤,才舍得洗脸了,不然热水只够喝的,手脸只能拿冷水随意擦擦罢了,可不敢认真去洗,就怕自己也生病了,那一家人才真是没活路呢。
如今有了煤块,也就有了干净,刘二再把身上不多的煤灰都拍了,这才从怀里珍而重之地取了一个布包出来,笑道,“你猜这是什么?”
“奶糕儿!”
“可不就是奶糕儿吗?”刘二拿筷子捻了一点细粉,让妹妹含在嘴里珍惜地嗦着,取了一个碗来,用热水把奶糕慢慢冲开,对妹妹道,“你喝一口,娘喝一口,成不成?”
妹妹含着筷子,依依不舍,最后又吸了一口,摇头说,“我,我不喝,娘喝,娘喝了奶糕快快好,妹儿就不用打毛衣了。”
“今儿怎么又有奶糕?我是真喝不了这个,一股膻味,我喝了犯恶心,你们两人分着喝了吧!”
“那不成,买活军的姐姐们说,这是专给病人养身体的,都说了,您这病就是吃太少了,抵抗力太差,都不用怎么吃药,好好吃几天饱饭就好起来了——这不是,咳嗽已经好多了!”
“是呀,娘本来整夜整夜的咳嗽,院子里都听得真真的呢,这几日就是白天咳几声,声音也小多啦!”
妹妹说得兴高采烈,刘母也知道这是真事儿,尽管满心不舍,还是慢慢把一碗奶糕调的糊糊都喝了,只剩了个碗底,被刘二给了妹妹,小妹儿捧着碗,恨不得把脸塞进去舔了。刘母见儿子不错眼看着,干咽口水,便道,“给你哥剩点!”
“我在外头吃得好着呢。”刘二忙道,“小丫头你吃吧——明儿还有,等娘好了,都是你的,啊?”
“嗯!”妹妹已经吃成小花猫了。
刘母吃了一碗奶糊,身上也有了力气,感觉浑身打从胃里暖了起来,人都能坐直了,她不浪费这股子力气,又开始要打毛衣了,口中道,“可不能养成贪吃霸嘴儿的毛病,有一口那也得你们兄妹分,否则以后嫁人了怎么过日子?——哎,你这做什么!”
刘二一把夺走了刘母手里的毛衣,塞到小妹怀里的笸箩里,又把汤婆子放入被褥里,“您就躺着歇几日吧,好透了再说,这样拖着反而好得慢,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这也是买活军教的道理,您还敢不听?这几日就得躺着养身体!”
“这孩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