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

买活 第265节(1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对刘二来说,这不是一笔小开销,卫妮儿心中感动,本想呵斥刘二为何如此靡费,但话到嘴边,望着刘二那期盼的笑脸,又吞了回去,不知为何,眼角反而有些热了,由衷地道,“你实在是破费了!”
说着,便将那羽毛笔反复鉴赏,啧啧赞叹,流露出十二分的喜欢来。刘二见了,更是打从心底笑了出来,顾盼自豪,笑道,“队长能喜欢,可见我这礼送得不差了!我是了解队长的!”
卫妮儿噗嗤一笑,道,“傻乎乎的!你最近都做什么呢?你娘呢,可寻到活计了?”
她自不会白拿羽毛笔,只是比起回送尺头,卫妮儿想的还是拉拔刘二家里人,叫他们家都能寻到活计,才是正经长久之路。她也是今非昔比,要为刘二他娘找个活计,不过一句话的事情而已。不料刘二却摇头道,“我们——我们要走啦。”
他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对卫妮儿道,“队长,天气暖和了,我们家要去南面啦——我攒了些钱,能做去通州的路费,到了通州,我们就能乘船去南面了,我还小,我们家还有两个女娘,可以免船钱,我已经和使馆的大哥大姐们说好了,拿到了船票。”
“啊!你们要去南面了!”
卫妮儿若有所失,或许是因为买地曾是个让她极为向往,却因为种种顾虑无法成行的圣地,她很快便压下了心底的失落感,又微笑了起来,“好事儿,南面天气好,你们到了南面,冬天就不难过了,还能免费上学,南面是个好地方!”
“是啊,这一次,我也是来向队长辞行的。”刘二跪在地上要给卫妮儿磕头,“多亏了队长,我们一家才——”
卫妮儿强拉他起来,不许他再说了,“做什么,做什么,我说过什么来着?”
私下里,卫妮儿可不许刘二搞这套肉麻磕头的把戏,常和刘二说‘男儿膝下有黄金’,此时这话一出,两人似乎又回到了数月前日日见面的辰光,彼此一笑,重又亲近了起来。刘二也不再局促,而是拉着卫妮儿道,“队长,还有一件事儿,我得告诉你——你随我来——”
把卫妮儿拉到照壁底下,让她在凳子上坐了,自己这才附耳做了个告密的姿势,低声道,“我在使馆,听说了朝廷对你们这批女吏目的任命——说是要把你们放到下面的州县甚至是村镇去,搞女学,条件不但艰苦,而且报酬恐怕相当的有限。这是张先生和另一个先生说话时,我偷听到的,她一边说还一边摇头,好像很同情你们似的。”
“还有这事儿?”
卫妮儿实际上已经信了十成——之前她也曾听张九娘透过一点话风,她的心微微一沉,还没完全咂摸出味儿来,又听刘二说道,“张先生还说,‘那倒不如去我们南面,敏朝的女进士,我们也是能任用的,至少水平不会太差吧’——这真真儿是我听到的原话。”
他恳切而有几分焦急地望着卫妮儿,邀请道,“队长,不如……不如你们也和我们一起去南面吧,咱们也有个照应,你是女进士,到了买地也能做官——”
这句低沉而推心置腹的盘算,似乎是说到了卫妮儿心底,又似乎是从她心里发出来的,“这样,难道不比留在京城要更好吗?!”
第520章 滟滪堆
“巨积水中央, 江寒出水长。沉牛答云雨——如马戒舟航。好一个滟滪堆,真是长江十八险,唯此滩最高啊!此石之大, 若是要将它炸掉,小友, 不知道又要多少药火呢?”
“这个得看石头的体积了, 这一阵子是春汛,滟滪堆江水湍急, 根本就无法靠近,要等到秋天枯水的时候, 再让会潜水的好汉子, 划到它下头去, 计算出整块势头的体积, 才能确定爆破体积, 还有爆破的开凿点。”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已经快到清明时节了, 这十数日来,峡口处都是阴雨绵绵, 但白帝城码头边撑伞的人却没有多少,大多是披着蓑衣的船夫、苦力们正在来回奔走忙碌, 不论如何,人们的号子总比冬日时要多了几分气力和喜色——
春天一向是个充满了希望的季节,前方还有漫长的夏日, 秋日的萧瑟还在许久之后,天气一天天的和暖,树上有了新绿, 食物逐渐丰富了起来,伴随着农夫的号子,一年的耕作又开始了,而前方叙州、万州的战事也终于告一段落,对白帝城来说,这个春天要比过去的那个严冬,更让人欢喜得多。
“a是啊,跟我一起发音,把嘴张圆,大家看,这个a字,像不像是一个人张开嘴发的音?”
这个春天里,白帝城也出现了不少新的声音,就在码头附近,除了正在讨论‘爆破体积’,讨论药火威力的几个女官之外,不远处便是一个简易的扫盲班——几个买地的女娘,把自己的短发别在脑后,斗笠就搁在脚边,正站在黑板上方突出一小片的草棚下头,往黑板上书写着粉笔字,随后翻过身来,大声地教导着带着斗笠,在细雨中各自拿了树枝,往泥地上写写画画的苦力学生们,“这就是拼音中的a,来,和我说,啊——”
“啊——”
响亮合一的声音,穿过重重雨幕,抵达了秦贞素耳边,她回过头去,略带笑意地看了眼扫盲班——这是买地考察团在白帝城常驻之后新开设的,已经有两个多月了,除了在山顶军营处之外,更多的点位是在码头边,方便揽活的苦力,闲来无事时也能去听听课。
从刚开设时只有寥寥学生,到现在里外层,几个班都十分热闹,凭的全是买地吏目自己的本事,他们的课上得深入浅出,大多数人在一个月后至少都能学会七八个拼音,五十以内的加减乘除。便是那些脑子最愚笨的人,也不至于自暴自弃反而不来了,因为扫盲班在上课之余,还会穿插着一些有趣的掌故,甚至还会抄录话本小说在黑板上,让懂拼音的人大声朗读出来——对于白帝城的苦力来说,这样的娱乐便是非常长足的刺激了,足以勾得他们过来蹲着,蹭着免费的热闹。
若是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还有些鸡蛋柴米的奖励,也是实惠,而且甚至可能还会得到白杆兵的赏识,成为白杆兵的辅兵,对于码头苦力来说这是极好的归宿,有这样多的好处在,这扫盲班如何开不起来呢?秦贞素常说一句话,那就是由小见大,光从一个扫盲班,便可见到买地的吏目个个能力都是十足,除了本职工作之外,还是多面手,让人眼馋之余,也不免佩服买地的教育体系,如何能培养出这么多的能吏来。
“若是买地的药火,连滟滪堆都能炸断的话,那岂不是连城墙也可以随意炸塌了?”
自然了,今日秦都督在码头边,并非是为了视察扫盲班而来,而是好奇于买地打算如何对付江心的那块大石头——刚才秦都督吟咏的诗句,就是诗圣杜子美所做的《滟滪堆》,凡是经过峡的游子,没有人会忘记这块巨石的,它是游人出川所遇的第一难关,也可以说是最险恶的关口:
这块石头,大的时候,即便是在白帝城上看,也犹如大象一般庞然,若是靠近了那几乎就是一座小山,小的时候又被江水湮没,露出窄窄一线,犹如马背。杜子美诗中‘牛马’的典故,便是应在这里了。
秋冬枯水时,滟滪堆露出水面的部分庞然如象,这也就意味着水位很浅,滟滪堆旁暗礁密布,从川蜀如峡的下水船,可以借着水势过去,但上水船非常容易触礁,反之,夏秋时分滟滪堆露出水面的部分极窄,甚至完全被湮没,会围绕石头形成漩涡,成为‘滟滪回澜’的奇景,此时下水行船非常的凶险,很可能会被漩涡卷入,在礁石中落得个船毁人亡的下场!
滟滪两字,舟子‘犹豫’之意也,围绕这块巨石,诞生了无数民谣,什么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全都诞生于白帝城附近的船家,和这片礁石斗智斗勇的千年历史。这也是买地表态会为川蜀炸除的第一座礁石——这消息刚送到不久,和消息一起送来的,还有返程的小佘。
这一次出差,小佘也可谓是极为折腾了,这峡他已经走了次,而且马上即将要走第四次。第一次是进川,这个不多说了,第一次是出川送信,小佘回到夷陵之后,便和买地重新建立起了联系,之后很快通过千里法螺得到了买地的表态:买地愿意支援川蜀的亲善势力,炸毁礁石疏通航道。
当然,这是个很长期的规划,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过买地愿意尽快安排炸毁滟滪堆,以此作为开始,逐渐建立起包括了疏通航道、两地通商、文化交流、人口迁移在内的一个巨大规划——这滟滪堆还是谢六姐亲自挑选出来的标志点呢!若不是六姐批示,小佘自己都不敢用滟滪堆这块硬骨头做头菜,想的还是从夷陵往上,慢慢开拓的保守思路。
若说是从夷陵往上,只怕川蜀这边的动静还没这么大,一旦是要说炸掉滟滪堆,那么白帝城的老老少少,就免不得奔走相告了——凡是生疏一些的舟子,在滟滪堆这里操舟送命,简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这块亘古以来就横在江心,几乎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整个江口水文,既让水师入蜀变得极为困难,又让商船出入也变得极为危险的大石头,难道还真能被买地的药火给炸开吗?
这消息,是白杆兵在夷陵驻守的势力——也就是秦贞素的独子马总兵,通过飞鸽传书的方式送回来的,还要先于小佘一步——飞鸽传书这东西,也就是在川蜀这一块是最管用的,当然,若不是如白杆兵这样,在峡两端都有据点的大势力,也玩不转这东西。要知道,飞鸽传书可是很麻烦的,就连买地都没有这样的传书方式呢。
要实现飞鸽传书,并不是和如今买地话本里一样,随身携带一只鸽子,然后随意指定某地,鸽子便会灵性地飞去送信,并且把回信带回主人身边——这也就是话本里写写罢了,实际上,飞鸽传书是要饲养大量信鸽,同时定期携带到下游/上游处,遇到紧急消息,则一次放飞十几只鸽子,每只鸽子都记载着一样的内容,这些鸽子会先后飞回自己的饲养地——同时在一段时间的修养后,再通过船运的方式抵达下游,形成一次循环。所以可以想见,如果不是掌握了一条固定行船的航线,定时有船送鸽子,还能养下一支鸽倌队伍,一般人根本是玩不起这一套的。
当然了,飞鸽传书在峡这一带的意义,也要比平地更大得多,人行峡艰险无比,鸟飞则要稍微好些,秦贞素饲养的信鸽灵巧懂事,并不会飞入山中——那里有猛禽捕食。小佘之所以动身回川蜀送信,也是考察团里的吏目,借助秦贞素向夷陵发出信鸽,告知他万州冲突已经圆满解决,他这才先送出简短口信,再带着任务,乘船返回白帝城的。
此刻,在码头附近便可以见到小佘正带着一群人指指点点,时不时地又低头画图,他们就是在做《炸毁滟滪堆计划表》,买地的吏目,做事一向是谋而后动,而且喜欢留下文字证据,他们彼此也很注重‘落纸留痕’,这都是敏地这里的吏目瞠目其后的素质。
秦贞素对于买地考察团不推诿,不争功,高效率高合作的风气,是非常喜爱的,但她更关注的还是药火的威力,药火炸毁滟滪堆,这计划对她的震撼力不清——说疏通航道好像过大了没有实感,可滟滪堆是白帝城附近居民太熟悉的地点了,要说炸掉这座小山,那种震撼感一下就来了。王小芸忖道,“倘若真能炸毁此处,相信川渝一带,奢氏土司等人也罢,叙州帮也罢,官府也好白杆兵也好,都不会再有势力,想着和我们买活军争风了!”
“炸城墙和炸石头,对于新式药火来说都不算太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