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

买活 第266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不过,他也的确不太看好这个计划的落地,“虽不说芊芊弱质罢,但敏地的女进士能有几个健壮的?倘是各回原籍开办特科学校,出任老师,那还可行些,若是去往异地赴任,只怕多少都有些羊入虎口的味道了。便是正科进士出身的流官,也有一去不回的,更何况这些女进士了?”
的确,本身开办免费的特科学校,就是一种后果难料的创新,要面对的可能是本地士子的敌意,若是女进士去筹办,更不必说了,要面临的阻力又多了一重长年以来的偏见。
即便不说女进士自己的性别带来的麻烦,从买地这里的许多社会案件,也可以看得出来,女子开智后引发的矛盾绝不会少,只要有一人把矛头指向特科学校,只怕便会爆发不小的冲突,这也是不论男女进士都要面临的问题。
十三娘道,“这件事,我只能这么说,大局来看,一定是好的,有很积极的意义,但是倘若我自己的亲人要去,那我必定要极言劝阻——当然,人人也都不是傻子,朝廷更并非如此,为了解决特科进士的后顾之忧,朝廷有意派出皇帝私军作为护卫,携带兵甲一同前往。我家里托了办事处的吏目给我带话,说是第一批特科学校就要开办在晋阳。”
范家的脸面当然没有大到能随意使用传音法螺来传私信的程度,不过,晋阳正是范家的老巢,也是矿山所在,范家的消息当然比办事处要更为灵通一些,这种情报对于买地自己的情报局也有很大的用处,作为线人,顺带为范家传个口信,那也是两便的事情,十三娘这么一说,武子苓就明白了,“你怕老家亲眷,还是从前的脑袋,和这些特进士打不来交道?”
“这是一则,二则特科学校开来晋阳,那些保安跟着进驻,其实就是冲着矿山来的,那都是皇帝的耳目爪牙,而且,原本晋商几大家,有胆量和朝廷作对的,前些年都死完了,如今山阴本地势力凋零,正是一个权力的真空期,且除了和买地做矿产生意的几户之外,其余人几乎全都仇视买地——
但,他们未必仇视特科新学,倘若朝廷要借势一统山阴民心,那么我们范家便面临极大的压力了。我这次回去,也要和祖父商议,是否把族人撤出一部分先来买地,另外抽调银两,在战略上完全转向南洋矿山。”
说到正事,十三娘也是侃侃而谈,暂且把男女之情放到了一边,她虽然以千金堂起家,但绝不是只做医药,范家的主力一直是在大宗商品贸易上,因此十三娘虽然是商人,但却很有几分红顶的味道——牵扯到矿产供应,不但银两是上千万的巨额交易,而且产品和政治民生都息息相关,商人自己不懂政治,没有嗅觉那怎么行?
“本来山阴的煤矿,虽然质量优良,但只能从天港中转南下,就充满了风险——天港毕竟是在敏朝皇室眼皮子底下。而且山阴商人和买地又有旧仇,这件事上,买地的行事是有疏漏的,打压了一批山阴商人,却囿于和议,没有再大力扶植一批新人,便给了朝廷乘虚而入的机会。”
自古以来,皇权不下县,这是有说法的,各地的县官,在强势的大户人家打压之下往往没有什么声音,尤其是晋阳产煤的那几个县,几乎完全被范家把持,所以范家才能公然采煤私卖,这种事虽然如今并不罕见——否则市面上的矿产是哪里来的?但要较真了说那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特科学校,似乎也便成为了一个皇权伸入县治的抓手,倘若有相当多的女子或者贫民,通过特科学校获得了与从前不同的生活,那么他们必定会像是忠心谢六姐一样,忠心于特科学校,忠心于皇权,形成治权收拢的局面,而在皇权不下县的环境里,借此渔利的世家大族,当然也就感到自己的喉咙上多了一只手,不管它会不会收紧,日子总不如从前好过了。
这种朝廷和本地门阀博弈的暗战,不是世家出身,是很难转眼间领会的,但对武子苓和十三娘来说,却是仿佛呼吸一般的本能,武子苓不由得将手重新搭上了十三娘的肩膀,一语不发,只深深注视着她,十三娘对他莞尔一笑,主动倾前,轻轻地吻了他一下,道,“放心罢,我出不了什么事的,我身上的头衔一大堆,又是六姐身边的红人,还上了话本,就是敏朝的官儿,也不敢对我不客气!”
她这话并不假,实际上《女掌柜下南洋》的戏码,便是十三娘写来吹捧自己的,只是没用实名,并且杂糅了几个女掌柜的事迹罢了,这戏本子迎合了买地风气,被评为优质剧目到处上演,但知情人都知道,这里不少是十三娘自己的事情——她自己的故事,能享受买地的演出补贴,到处流传,可见谢六姐对于这千金堂的女东家是多么的欣赏了。
虽然不是吏目,但凭借十三娘的种种头衔、荣誉,她享受到的照顾并不少见,也只有这样的名人才能在晋阳镇住场子,给族人争取斡旋的余地,只要敏地的官员没吃豹子胆,应当是不会对十三娘下死手的——就算是真的动起武来,十三娘也不怕,她早就用政审分兑换了仙器护身,等闲三五大汉未必是她的对手。否则,她如何敢下南洋去做生意?
虽然有这么多的筹码在,但毕竟是回龙潭虎穴去,面对的是虎视眈眈的敏地朝廷,是对买活军和买式女娘满怀仇恨的山阴大族,武子苓如何能够放心?他握着十三娘腰肢的手,非但没有松开,反而更紧了一点儿,十三娘噗嗤一笑,投入他怀中柔声道,“其实呢,也不是就一去不回了,若是局势还好,心中又有惦记得不得了的人,那说不准,几个月也能回来一趟。”
武子苓一听,便知道她要开条件了,这反而让他放松下来——就知道她在趁机弄鬼,可只要不是一去就五六年,在那险要之地周旋困守,让人日夜悬心,那她怎么弄鬼,也都是叫人宽慰的。
他似乎无可奈何地微微叹了口气,顺着十三娘问道,“那,要如何才能叫你惦记得不得了呢?”
十三娘顿时便笑了起来,翻身骑坐而上,将武子苓牢牢压制住了,武子苓早猜到她是起了这心思——这个十三娘,本就是胆大包天机灵古怪的女子,到了买地这里,几年下来岂不是更加任性妄为了?凡是有利于她的新思想,她是照单全收,甚至还要发扬光大,就譬如说谢六姐的招婿书罢,便被她拿来弄鬼——连六姐都要求自己的夫婿器量须伟了,她十三娘想要帮武子苓称量一下他的器量,不也在情理之中吗?
若说他们二人是一见钟情,那未免是有些太过分,实在地说,武十三和范十三或许还不是那样般配,他们拖延到现在都还没有定亲,自然是有些现实的考虑,矛盾难以调和——范十三娘早已对父母许诺,将来要招婿,生出来的孩子要随她姓范,继承范家的基业,就算她父母不抓着这话不放,以她言出必行的态度,也不会为了一个男人食言,但武家名门大户,也再没有把儿子许出去做上门女婿的道理。
再者来说,他们都是孤身在买地,父母没有随过来,按老式的规矩,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亲之前不能不考虑到双方家庭的看法,否则,不论是谁上门,都难免要被亲眷拿捏。
自然了,这两个十三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若真是横下一条心来,走买地的新式婚姻,等年纪到了这也是一条路子,事实上应该说是一条更好的路子,毕竟,他们虽然不是官身,但却也是买地有脸面的人物,肩上扛了一族的将来,越是这样就越要谨言慎行,按照官府提倡的风俗行事。男婚女嫁的旧婚俗?落伍!不婚不嫁的新婚俗,能挣来的政审分,得到的赞许,对家族反而更有利得多了。
这样利益上的考虑,是缔结婚姻必要的审时度势,但在武子苓和范佩瑶之间,却又似乎全不是那么回事了,以利弊而论,两人都找能完全跟从自己行动的附庸者,效仿谢六姐的招婿书,似乎是更有利一些,也更符合如今的风气。
但有些时候,男女之间的事情总有几分不由自主,若不是十三娘,哪怕换了个天仙来,没有定亲,或者说没有成亲以前,武子苓也绝不会逾矩,甚至于,他原是有一生不娶,专心医道的想法,只因总觉得男女情爱之事,太过浪费时间,便是天仙来了,也未必能叫他改了主意。原本在登莱时,他之所以出走,也是因为听说家里有为他说亲的念头,便立刻留书言明自己要去买地——出走还不够,还要说明自己去了买地,毕竟是敌境,如此才叫爹娘不敢随意为他说亲。
可,他偏偏就遇上了这么个刁精古怪的十三娘,奈之何如?前两年还好,十三娘年岁尚小,这两年她发身长大,对于男女之事产生好奇,便常攻关武子苓,要驭他一道一探究竟,武十三郎撤去院中梯子,其根由也多少有几分在此了。
十三娘这里,她的想法却很简单,买地女儿,敢想敢做,贞操那是过时的观念,自己的身子自己做主,她偌大的生意都做起来了,想做什么事,如何还不能做了?若说是怕闹出人命来,那她会计算安全期,武子苓又是医生,常识也是丰富,应当这方面的危险不大,就算万一中的万一有了,她也可以去敏地生下来,到时候在自己家里搭建产室,由武子苓接生,还能出什么事儿?
她年少得意,性高自傲,对于这种事看得未免小了些,武子苓却不能乘机‘占她的便宜’——究竟两个人之间到底是谁占谁的便宜,这还有得口角呢,十三娘以为,既然两人年岁相当,谈不上谁更强势——她还要比武子苓有钱得多,一切又出于自己的意愿,那么应该算是自己占了武医生的便宜,她还特意预备了厚礼,待事成后相送呢。
而武子苓是老八板儿,认定这种事不论怎么说是男人占便宜,他又是个不肯占便宜的性子——要成亲、要定亲,至少,至少要等她满了二十三岁,否则倘若安全期出纰漏,她有身孕了,不论会否被官方追究,武子苓事实上都触犯了买地的法律,一生的清誉也难免因此要蒙上污点了。
二人围绕此事,早已拉扯许久,武子苓虽然有古板的一面,但毕竟是年轻男子,攻防中到底节节败退,二人早已无所不知,只是究竟严防死守,总未被范十三真正得手了去,他早猜到十三娘要乘远别之机敲诈勒索,果然不出所料——可虽然早已有所预料,却也难耐她百般手段,此时究竟又后退了几步,被范十三娘上下其手了一番,只是依旧坚持道,“不行——今日真不行,你安全期已过了。”
范十三娘屈指一算,果然如此,这才明白为何武子苓说‘今天可不能’,一下掌不住笑了,又有些沮丧,赌气道,“哼,那我可就真不回来了!回老家待足五年去!找个野男人,生了个大胖娃娃,抱着回来见你。”
事实上,范十三娘回去,最多半年也要往回赶的,若是晋阳情况不好,那她回来的速度还要更快——逃亡用不着她,范家在买地的前程全在她身上,她早回买地用处更大。她这么说,自然完全是玩笑话了,不过,玩笑也不是随便开的,这话刚一出口,武子苓便狠狠地拍了她的屁股一下,十三娘气得将他狠狠一夹,怒道,“把柄还在我这呢,竟敢造次?”
二人不免又闹腾了一番,武子苓的轻吻如雨点一样,不断落在范十三娘脸上身上,他今日毕竟比往常要热情得多了,不舍之意,虽然不曾言明,但在十三娘品味之中却是昭然若揭,只是这人吧,你说他不善言辞倒也不对,总是这样欲擒故纵的,似乎巴不得旁人将他放弃,由着他独自一人好些,若不是十三娘刁尖,没准他真就终身不娶了。
十三娘虽也有心和他拉扯,但毕竟小了两岁,经不住武子苓的手段,过了一会精疲力尽,闭眼休憩时,听武子苓在她耳边问道,“该说话的时候不说,不该问的时候倒是多嘴得很——今日怎么不问了?”
什么呀——她突然想起,武子苓所说的‘今日不可’,若是往常,十三娘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只是今儿两人急切了些,她刚顾不上问了,十三娘一听,顿时雀跃起来,抱着他的脖子,笑吟吟道,“谁说我不问了?我想着问来着,还不是你——”
之后的话便不便传入第三人耳中了,十三娘再四严刑逼供,武子苓授人以柄,无可奈何,只得咬着她的耳朵低语道,“今年七月,你便满十八周岁了……”
十三娘刚来买地时是十六虚岁,按买地的算法才十五,如今三年过去,确实七月是她十八岁生日。学医的人,对于十八岁是比较重视的,因为十八岁是人体生理趋向成熟的年纪,十八岁以后,身高、长相大多都定型了。
所以,虽然买地这里婚龄是23和25,劳力上13岁就算整劳力了,但医生把十八岁看做重要节点,也在情理之中。武子苓的意思,十三娘如何能不心领神会?这是希望她能在三个月内赶回来,不要在晋阳逗留太久,为此,甚至不惜以色事人,把他不违法的底线暂且放到一边,她忍不住咭咭咯咯地笑了一会儿,又搂着武子苓的脖子,两人温存了好一会儿,十三娘方才托辞腰酸,令武子苓把她抱到墙边。
她这会儿腰又不酸了,三两下翻上墙面,骑在墙头对情郎嫣然一笑,道声保重——武子苓要值班,遇到紧急病情未必能去送她——自己这里下了梯子,徒留武子苓在院中来回踱步,也不知惆怅了多久,方才回屋去收拾残局。
她这一远行不要紧,算上情郎担忧牵挂的时间,也不知道耽搁了《识别小儿疾病》多少日的功夫,只十三娘这里,却是吃饱喝足洋洋得意,进屋叉手看着她奶嬷嬷为她收拾行李,过了一会,大掌柜春兰也进屋来了,她对于十三娘刚才的去向绝口不问,手里捧了一叠文书,和十三娘说起了生意上的事情。
“我出门之后,主要是账你要看好,还有内部的贪腐问题要更加盯牢——”
“这个事情你让谁谁谁去盯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