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吗!对于长年累月生活在辽州,所见过最大的城市就是盛京的这些女金移民来说,和粪便共处,已经是生活中非常自然的事情了,孩子尿急了,直接就撒在炕边地上,满大街都是马粪牛粪,被百姓们捡拾回去,冬日里作为燃料的补充。农奴也好,贫穷的女金人也罢,到了冬天和大牲畜睡在一起取暖,猪、马、牛……一起睡在干草上,隔了不到几步路就是大坨大坨的粪便……
对他们来说,如何在城市的公共区域摆脱粪便,这完全是一个未曾设想过的话题,他们甚至完全无法设想这其中的难度——对一个主要交通工具是畜力的大城市来说,摆脱粪便压根就是不可能的事情,甚至可以说简直是神迹了!也就是在艾狗獾仔细的解说下,他们才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也不由得长吁短叹地赞叹了起来,又是非常新鲜地围着洗漱间打转,还来不及见识房间里的电灯,只是在院子里就被震慑住了。
至于大妃呢,她看着儿子发亮的双眼,矜持而略带自得的语气,也是无声地叹了口气:儿子已经完全被收复过去,成了买活军的活死人了……他不是作为女金人的一份子,羡慕着买地汉人的繁华,而是站在活死人的立场上,向女金的亲戚们夸耀着买地规矩的巧妙和严密,活死人的开化与文明……
这才几年啊?买地同化人的功夫,实在是不可小觑……
带着这份说不出滋味,庆幸之余却又略有酸涩的复杂心情,大妃跟着儿子简单地参观完了这两进两层的院子:头一进的两层,设了会客厅、厨房、洗漱间,客房、书房、办公室、锅炉房,还有可以用来宴客的大开间。
后一进院子则要幽静得多,屋子也只有一层,明显是主人家的居所,正房是个开间,西向接着厕所,东向接着浴室,左右两侧的厢房明显是预备给儿女们住的,也难怪狗獾另外给大贝勒找了住处——这种院子的设计,明显就不是给大家族准备的,若买地只供给这样的房屋,就说明城市里压根不打算给聚居的宗族准备住处,就是要强迫他们分家呢……
屋舍之中,属于买地的新奇物事,以及延伸而出的特有规矩,足够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给的了,囡囡已经俨然完全为新住处所折服,彻底沉醉在兴奋之中,忘却了船行的痛苦。大妃也是好生领略见识了一番,把买地的生活和自己的想象进行了一番对照,不过,毕竟时间有限,赞叹买地的好处,可以放在之后,母子两个还是很快说回了正题,谈到了辽州的事情。
“你们这艘船,是在协议达成之后第一批南下的船只,衙门到现在都还没有公布协议的细节,听说的不过是些小道消息……就是有传音法螺,说得也不够仔细。”
此时已经是端午过后了,买地的天气已十分炎热,走了这么一圈,大家都是一脖子的汗,艾狗獾让跟着他一起帮办此事的小厮们,去教新来的从人们使用水塔,排队洗漱,自己和母亲在堂屋议事,一边问,一边给大妃递来了一杯薄荷甘草饮子——毫无疑问又是买地的新饮料了,这薄荷加白糖的滋味,哪里是苦寒北地的百姓日常所能想像的!
“盛京那里,现在究竟是怎么个说法,通古斯、老女金地、科尔沁的局势,究竟如何了?四贝勒他们可动身了?确定南来的族人到底有多少,该怎么样来……”
艾狗獾这里,喝了一大口饮子,也是连珠炮般地发问了起来,“来了以后能做什么?这些事,买地这边,可曾给您什么明确的说法了么?”
这番话说得又急又快,看来,儿子的性子到了买地之后反而更急了,这也说明买地这里办什么都很快……甚至比建州还要更利落,更快一些。可买地的局面,可要比建州大得多了!光是云县的场面,就不知道是盛京的几倍了……
压下了心底对于买地的管理能力,不断的咋舌,大妃也是收拾心情,拍了拍儿子的手背,和颜悦色地道,“好孩子,不心急,额娘缓过这口气,慢慢和你讲。”
她喝了一口饮子,清了清嗓子,“就先说科尔沁吧,说实话,科尔沁格格还真不是省油的灯,两个格格,把科尔沁部闹得天翻地覆,让台吉们又惊又怒,吃了个哑巴亏……”
第784章 科尔沁出格格! 云县.艾狗獾 两个格……
“哑巴亏?是了, 那个胆大妄为的科尔沁格格,必定是让台吉们措手不及了!”
无需大妃过多解释,艾狗獾也能琢磨出科尔沁台吉们的茫然——自古以来,哪有几千里外, 一个人微言轻的小格格, 一句话便能影响到草原局势的事情!草原上的事情, 难道不都是靠台吉们会盟来给出答案的吗?
若是能达成一致, 大家的立场自然统一, 若是实在无法调和,那各奔前程, 分裂成几部, 或者反目成仇,开始争夺草场的也有, 可不论如何, 自古以来都是兵强马壮者说话管用, 就算是盟友建州想要拉他们入伙, 也得派使者来和他们好生商量, 甚至还要邀请几个有威望的台吉去朝觐, 向他们展示建州的力量……怎么科尔沁的局势, 就因为去探亲的格格, 在察罕浩特的几句话, 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呢?
这里才刚知道敏廷出兵,建州崩溃、盛京陷落的消息, 台吉们才刚聚在一起, 还没想好之后是依附敏朝,还是林丹汗又或者是跟着建州西迁呢,忽然间又收到了建州方向快马传来的报信:在盛京的买活军谈判团, 收到了科尔沁格格的传信,听说科尔沁有意内附买活军,因此买活军现在向科尔沁派遣使者来询问真假,同时为了安全起见,带来了敏朝和建州联合组成的护卫队……
同样是谈判、会盟的一员,买活军人数虽少,但却能把辽州军和建州女金差使得团团转……强弱之势,就算没有一语提及,岂非也已昭然?虽说草原汉子,性子鲁直,但也不乏有脑子好使的,科尔沁台吉们讶然发现,草原局势似乎还真不能如他们自己的意愿——
和林丹汗比起来,科尔沁弱小,要么是依附林丹汗,要么是依附建州,他们选择了依附建州,可现在,科尔沁格格在察罕浩特,都能给盛京传出消息来,毫无疑问,林丹汗也得看买活军的脸色做事了,建州更是不必讲,稍微了解一二,就知道他们去了卫拉特和通古斯之后,还要依靠买活军和他们做买卖……
如此一来,依附于谁,这不是明摆着的吗?虽然护卫队的官吏们要脸面,但话里话外的暗示,也足够台吉们琢磨的了。赶来会盟的各地台吉,互相问好的同时也带来了各地的新消息,陆续证实了西边的改变——东侧不必说了,和建州一起接受买活军的贸易封锁,日子过得苦,消息也不灵通,可西侧邻着察哈尔、喀尔喀的台吉们,的确感受到了察罕浩特的新风气,确实是受到了买活军的影响,可见买活军的能耐有多大了。
“但此事难道就如此顺当吗?”
艾狗獾本能地感觉到,事情不会如此简单的,他对察罕浩特的变化也是略知一二,“喇嘛教在林丹汗国已经遭受重创了,小喇嘛们纷纷还俗,牧民们也不再给寺庙供奉,而是信奉起了买地的各部嘎拉巴,去年开始,买地这里还特别招收一批汉人学生去学鞑靼语,从事‘科普创作’方向,这是要从根子把喇嘛教连根拔起,科尔沁的喇嘛教,算是吐蕃在北疆的最后一点根基了……”
“卫拉特也还是有些人信奉喇嘛教的,草原广大,喇嘛教也并不是完全销声匿迹了。”
儿子能想到这一点,让大妃十分欣慰,她的个儿子中,大儿子艾小小性格粗暴,不受她的喜爱,小儿子艾囡囡年纪尚幼,禀赋还没有完全显露,只有艾狗獾才干最强,眼光最佳,被她寄予厚望,果然,在买活军这里历练了几年,眼光越发老辣,虽然现在职位尚低,但已让人很期待起他的将来了。
“不过的确,科尔沁部素来虔信,对红教的供奉非常丰厚,大喇嘛们怎甘心忽然因为一句传话,便要引入买地的嘎拉巴?尤其是和察哈尔、喀尔喀接壤的部落,其中有对红教非常虔信的台吉,更是极力反对,认为这是对上神的亵渎,而且,倘若因为一个小格格的戏言,便决定了科尔沁各部的命运,台吉们的脸往哪里搁?难道大草原上也要出一个买地一样的女主吗?科尔沁格格也没有满都海可敦出众的武功,也没有生下林丹汗的黄金血脉,她凭什么来做科尔沁的主呢?”
随着大妃的叙述,艾狗獾眼前,仿佛也出现了那从未真正见识过,却又非常熟悉的画面:在昏暗的帐篷里,一群矮壮汉子盘腿坐着,个个穿着盛装,甚至有些还戴着高高的尖顶帽子,帐篷里一股浓郁的油腻味儿、脚臭味儿,汉子们彼此之间怒目相视,飞快地争论着什么,时不时还有人直接上手就摔起布库来了……
“只是借口。”
他摇了摇头,“故作愚钝,其实还是为了掩盖真实的反对原因——要么是极为信奉红教,反感买活军带来的变化,要么,他的兄弟一脉已经在附近的大寺庙里当了上师,他也准备把自己的儿子送几个过去,做大喇嘛的把握也高……”
所谓的大寺庙,一般都是好几个部落联合供养,才算够格,如果寺庙式微,供养人要回了自己的草场,那么,对于大喇嘛这一脉的台吉来说,无疑是利益上的损失,对于一些脑子固执的人,和他说一百遍养羊带来的好处都是没有用的,他只会执着于自己认可的道理。这是在和草原部落打交道时常见的感受——说不通道理,这些人简单纯朴,却也异常的固执,很难去改变他们的认识。
“是啊,虽然聪明人能够明白他们的心思,但是,他们就是不答应,这该怎么办呢?还是很难争执出结果来,科尔沁的人对买活军相当的陌生,虽然也受到千里传音的威能震慑,但还不足够让他们臣服。”
“大家吵成一团,说什么的都有,就是没有一个台吉敢表态内附买活军,却也没人能拿出更好的主意,不愿去卫拉特,不愿臣服林丹汗国,有些人想要自立门户,有些人想要依附敏朝,可敏朝的态度十分冷淡,不敢在买活军嘴里抢肉吃……”
说到这里,大妃也不由得换上了有些钦佩的口吻,“眼看着科尔沁就要分崩离析时,你嫂子,四贝勒福晋,科尔沁家的哲哲站了出来,她说服了侄子吴克善,一家人就要站在一起,卓力克图旗第一个表示愿意归顺买活军……”
“什么!四福晋居然!”
艾狗獾的震动非同小可——他完全知道这个表态背后的重要意义:建州是希望科尔沁能跟随他们一起去卫拉特的,因此派来了使者,哲哲本身就是使节团的一份子,代表建州和科尔沁的纽带回了娘家。可如果这个说客自己都公开背叛了原有的立场,那么……建州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还值不值得科尔沁依附,这还有疑问吗?
“看来,她是不打算去卫拉特了?!”艾狗獾立刻得出了这个结论。“那……她打算留在科尔沁?还是跟着咱们一起南下?”
“这就不清楚了,哲哲去了草原之后,再也没回盛京来,即便她会南下,也是作为科尔沁的格格南下,不过,她倒是给我带了口信,希望我把她的几个女儿也带来南方上几年学,四贝勒同意了……”
说来都是一家人,对于这个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为人处世处处妥帖又低调的四福晋,母子两人也都是很熟悉的,他们也的确都没想到,哲哲会做出如此出人意表的决定,而四贝勒也非常平静地接受了下来,艾狗獾和母亲对视了一眼,飞快地判断道,“四贝勒是知情的——或者说,夫妻两人存着默契,他料到了,或许福晋就此一去不回……但如此好聚好散,也是不错的结果!”
“是啊,他要去卫拉特,又要向买活军靠拢,搞一夫一妻,哲哲的地位便显得尴尬了,若是死心塌地的追随,他也不会亏待了哲哲,可和眼下这样,也还算不错了,哲哲留在了科尔沁,在这件事之后,她的声望大增,买活军必然也会看重她,他的前妻在科尔沁获得了权力,他的女儿被送到南方来学本事,若是有出息的话,早晚有一天会被买活军派去卫拉特,到时候就又串起卫拉特到科尔沁的这条线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