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找一块人少、能活的新地儿,不知不觉间,成为了虎厚禄这帮边市朋友们聚在一起谈天时,所共同的认识:大家都想活着,可原来的地方不合适了,那就要去找新的活路。对于鞑靼人来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而虎厚禄的边市朋友里虽然也有汉人,但他们世代从事商贾,也根本不需要克服什么,并不把迁徙看得很重。
去北边建新,或许是个出路,有人这么说着,建新那里虽然也很冷,这几年可想而知不会有什么出产,光靠种地和放牧得饿死,但也有个很大的优势——建新有矿,而且有买地急需的猛火油矿,这样,建新的粮食供应就不会出问题。去建新干活,还有个好处——建州人和鞑靼人那是老亲戚了,不必担心太被欺负,也能轻易地找到拐着弯的亲戚。
或许是一条路,就是很难想象建新将来会有多冷,因为那里比边市还要更北。大家都知道,在极度的严寒中生活,寒冷本身就是让人害怕的大敌。
很多地方再冷下去,都不会有作物了,说实话那就根本不适合人类生活。但,虎厚禄的一些朋友还是决定去看看风头。当然,南洋仍然是最多人的选择,虽然问题也是摆在明面上的,鞑靼人很难适应南边的气候,但被逼到这份上了,那些完全没有去过南面的人,往往还有一种天真的乐观,他们认为炎热毕竟是比寒冷要更容易适应的,不必太去考虑太多。
立志城因为要渡海,而且各方面似乎不如建新,是个很冷门的目的地,甚至很多人认为,比起经过立志城去黄金地,还不如去南面的袋鼠地闯闯,反正一样都是远离本土,袋鼠地离南洋还近一些——谁不想离粮库近啊?如今这个世道——
以虎厚禄的眼界,他也不能说哪条路就一定好了,横竖这么多可能,总得去试试看,虎厚禄是不愿去袋鼠地的,去那里要坐很久的船,而且,他心中有个隐秘的担忧,他害怕自己到了赤道南面,天地就会颠倒过来,他得倒竖着走路。
这想法是很荒谬的,他也知道,但仍在考量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让他下定决心,选了黄金地作为自己的目的地。他和几个朋友差不多算是分头上路,大家各有各的去处,这才轮到李三儿和他结伴同行。
黄金地,不是最后的绝路,而是仔细考虑后的选择。尤其是在前往立志城的短期航程上,虎厚禄发现自己并不是很晕船,这决心就更难被动摇了,李三儿不但没有说服他,反而被虎厚禄说服了:“你也看过地图了,黄金地地方大,也有很南的地方,气候再怎么冷,我们可以去南方找吃食。可虾夷地就这么大,位置这么北,人还不断的来,这要是过几年虾夷地也冷得粮食减产,连土豆都吃不上了,你猜这些人怎么办?”
“不想饿死,要么是回华夏去,那就得等船,要么,就是去南面的东瀛本岛——那就是要打仗了呗,你不就是怕打大仗才来的立志城?难道在边市怕打仗,去东瀛就不怕打仗了?”
这句话击中了李三儿的软肋,他性格是柔弱些,否则也不会嘀嘀咕咕,只盼着虎厚禄留下帮他了。他不再提留在立志城的事了,只是嘴上还硬,“还真别说,我怕和你们鞑靼蛮子打仗,未必就怕小倭人了,那些饭都吃不饱的小个子,恨不得渡海到立志城来讨饭——去打他们的城池,我会怕?”
不管东瀛好不好打,会不会打,起码目前来看,暂时没有爆发战争的危险,而李三儿也肯定不会留到战争爆发的那天了,他和虎厚禄早已收拾好了行囊,带上了他们来到立志城后置办的宝贵家产——熊皮杂袄被褥,立志城一直在组织猎熊,这是开拓耕地的第一步,由于主要用火铳猎熊,熊皮受损概率大大高于弩箭,一些杂碎皮毛缝成的皮货,是立志城这里很常见,物美价廉的特产。
这东西可不是吹的,熊皮的保暖效果很好,在不知道黄金地具体气候的前提下,一领厚实的褥子是能给人带来不少安全感的。李三儿把不少做生意的本钱都拿来换成了物资,他的情绪有些低落,“谁知道还能不能活着回来?人要是死在外头了,钱留着又还有什么用?”
的确,他们前去的,是一个钞票不发挥作用,甚至连金银都没什么意义的地方,完全陌生的目的地,让一些旅客战栗畏惧,一些旅客兴奋莫名,一些旅客好奇不已。这些形形色.色、各行各业,可以说是东拼西凑也可以说是人才荟萃的客人们,有一些退缩了,但更多人还是勇敢地登上了远洋大快船,抢在真正的冬天到来之前,扬帆西去,成为了第一批正式登
有各的去处,这才轮到李三儿和他结伴同行。
当他们回望着远方逐渐变小的陆地时,很多人都留下了热泪,心中充斥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尽管从老家到立志城,已经是一次道别了。但,不论怎么说,立志城毕竟离华夏很近,可这一次,这一次他们横渡而去,要前往的却是另一片大陆,另一个全新的、未知的天地——
“行了!”
城主那没好气的声音,透过喇叭传到了甲板上,虽然不算客气,但却多少也慰籍了大家的心情。“都别给我装了,就这还哭?好歹你们去了,什么都给准备好,先遣队早就在那等着了,城址都选好了,就等你们去干活了——哭屁啊!还不如想想到了那该怎么把日子给过起来,过半小时我亲自来巡视,谁还哭,我就把他丢到海里喂鱼——真是的!也不嫌晦气——”
城主的脾气不好,这是众所周知的,甚至很多人都知道,其实城主也不是情愿去黄金地的,有些早年来立志城居住的百姓,对于城主发作时的狂态都能信手拈来,什么要进山做野人,披着熊皮要去做人熊之类的笑话,那是层出不穷。
其实,这也是很多人对于此行心怀顾虑的原因之一,不过,这时候,他的话倒的确有效地宽慰了大家的心情,让大家也不由得会心一笑——的确,这也令人略感安慰,海的对面,并非一片荒芜。早已有更勇敢的先遣队驻扎了下来,正在等着他们,前去大干一番那!
“海那边现在到底是怎么个说法啊?”
“听说欧罗巴人已经在那里定居了,有这事吗?”
有些活泼乐观的乘客们,也立刻就打听议论了起来。“我们要去的港口,除了我们之外,还有别的邻居吗?”
“欧罗巴人对我们的到来,又是什么态度,怎么看呢……”
第1111章 第一次接触
立志城这一次,可谓是下了血本,一共是三艘能抵抗风浪的新式大船,组成了一个小小的船队,队伍总数量已有四五百人之多,当然其中很多是要返回立志城的水手,但留下的人也为数不少,携带的物资,对立志城来说也不是小数目。连城主都出动了,当然不可能是漫无目的地试航,去找个地方靠岸,而是遵循着一条既定的航线,往一个确定的目标出发,那里早已有之前几次试航时留下的船员,在定居点等候了。
“本来是想着,或许可以走陆路过去的,这几年天气这么冷,白令海峡到了冬天,很可能会直接上冻——不过那也是当时看着地图天真的想法了,先遣队去试过一次,沿途根本就没有补给,那里自古以来都是冰雪覆盖的不毛之地,鸟不拉屎的地方,连路都没有,到了冬天冷得可怕,一场暴风雪就足够埋葬整支队伍了。”
“估计除了那些走投无路,死了也没什么可惜的野人,会尝试着穿过冰桥去海对面看看……不过,海这面都这么冷了,对面更不必说。要走白令海峡,得趁着夏天过去,可浮冰仍然是个很大的问题,即使是夏天,浮冰也没有完全融化,那片海依旧是危机四伏,到了冬天呢,又不知道上冻情况怎么样,如果有些地方没有冻起来呢?那怎么办?再说,方向也不好辨认,那些地方到了冬天见不到太阳,天气一坏也没有星星,怎么知道自己走得对不对呢?”
本来好像根本记不住的一些地理知识,到了船上之后,变得和自己的命运息息相关,大家也就飞快地都成为了地理小达人,哪怕是一个新上船的水手,也能随时画出洋流图和大致的地理轮廓,分析船队行走的航线:他们虽然是从立志城出发,但并非去往同纬度的城市,航线是顺着风向和洋流,往西走了一段之后,折往西南方向去的。
这是一条很新的航线,一路上完全没有别的船只,当然也没有港口补给,像是虎厚禄这样第一次上船的内陆人,完全无法理解探路船是怎么有勇气上路的——沿着大陆海岸线行驶,这是一回事,横穿海洋那完全又是另一回事了,就算有仙界地图和天星罗盘这些宝物协助,但这和触目所及的茫茫大海仍然完全不是一回事,虎厚禄在船上变得异常迷信,遵守四面八方的忌讳,从小和他一起长大的鞑靼规矩,边市的知识教规矩,还有,当然还有船上特有的一套迷信,他都小心翼翼不敢触犯,生怕出了一个小意外,一船人的命就都折在这汪洋大海之中了。
对一个鞑靼人来说,远行和远航完全是两码事,他不怕去得远,却害怕在大海中孤立无援,双脚不能生根落地,在草原上,哪怕什么都没有,只要有草,就有生灵,有生灵就有活下去的希望,可在大海里,船只就是大家的命,一旦离开船只,所有人都得死。
在这样的觉悟下,船上的摩擦也被压到了最低,大家都小心翼翼地收敛着自己的脾气,殷勤地维护着船上的每一片甲板,把它洗刷得干干净净,同时向所有能触及的神灵祷告,指望不要有风暴、暗流,不要有浓雾让他们迷航,厚云让他们迷失方向——总之,在补给用尽之前,让他们平平安安地到达目的地。
幸好,也不知道和城主在船队这里坐镇有没有关系,这一路航程还算顺利,没有遇到暗礁、海兽、风暴、浓雾以及大雪,在天气真正冷下来之前,海岸线已经遥遥在望了。有了航路图和天星罗盘,船长也兴奋地宣布,他们没有偏航太远,只要沿着海岸线再行驶三天左右,应该就能到达定居点了!
“不知道过去那个耕种季,定居点的收成如何。”
已经来往于立志城和定居点几次的水手们,也说起了定居点的情况,“有没有遇到土著,或者是欧罗巴的白皮蛮子——反正,我们来的这几次,周围都没什么人迹,土著也没有,白皮蛮子也没有,去周围探索的时候,见到过人类生活的痕迹,但也荒废有些年了,不知是不是这里的土著都死完了。”
“死完了?被杀的?”鞑靼人对厮杀是很敏感的,虎厚禄立刻说,“但若是被杀,也该剩下尸骨,除非对方有食人的习俗。”
他皱了一下眉,心想着应当是不至于的,哪怕是草原那样贫瘠的地方,倘若不是因为喇嘛教的要求,也很少有分解人尸的事情,不要说是当口粮了,他自己私心里认为,喇嘛教采用人牲祭品,一大原因也是吐蕃太贫瘠了,没有什么出产,只有人能作为贡献。
如果黄金地普遍有食人现象,那就只能说明这边的物资也很紧缺,至少在虎厚禄看来,很可能是这个原因。不过,他的猜疑很快被否决了。“不像是被杀的,没有战斗的痕迹,倒很像是受了疫病的侵袭。”
“城主说,黄金地和我们的大陆,隔了远洋,我们这里的很多病,他们从没有接触过,毫无抵抗力可言,别说人类了,就是动物,都可能受到船只带来的外来动物,什么老鼠啊、鸟类啊之类的,它们身上的病菌侵袭,大量死去。异界来客,对孤立大陆来说,有时候就像是恶鬼一样,光是出现就带来不祥。”
虎厚禄当然是知道疫病有多可怕的,鞑靼人就非常畏惧天花,知识教能在鞑靼传播得这么快,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权贵全都对知识教的牛痘如饥似渴。鼠疫他们当然也怕——这都是一个部落一个部落死人的大病。当然,鼠疫死人太快,倒是很难想象会顺着远洋船只,传播到黄金地。“天花呀?不应该啊!我们能上船的人,不都种过牛痘吗?按说不带病菌了吧?——噢!倒是忘了,白皮蛮子!”
“是了。可不就是白皮蛮子?我们才到了几年啊,白皮蛮子是早来了的,我估计是他们把天花给带来了,附近的部落,就是因为天花损员太多,感到那片土地不祥,所以仓皇迁走,所以,木屋什么的遗迹还在,也还有放牧的痕迹,但所有值钱的东西,牲畜什么的,全都带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