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

买活 第608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从这一点来看,‘不以出身论英杰”’,完全就是屁话,这种高调也就是平时唱唱,一到要紧关头,那是“全以出身论英杰’,不但要考察出身,还要考察性别、教育,一重重排查下来只有一切都可信任者,才能被信任,这才是如今的现实。
除了这些负责政治斡旋的核心人员之外,支持人员,无非就是通译、后勤、安保,再加上拥有海战、远航经验的船员,以及火力充足,足够自保的大型船只,这就是买地使团的全部了。
算上翼船、小舟、快艇这些,一个舰队大概是十来根船,而核心的大福船,则是只有三般,其实如此也是足够了,不客气地说,倘若是南洋那里的小国,如此的实力,已经足够叩关而入,在当地行废立之事了。
不过,这也并不是整个队的全部:即便以买地的海洋实力,这样一支精英舰队,进行跨洲际,前往欧罗巴的远航,这也是难得的盛事,任何人都可以想到,倘若可以尾随舰队前往欧罗巴,那么,自身船只的安危,无疑就得到了进一步的保证。
倘若说,此前除了拥有传音法螺的官船之外,商船既没有前往欧罗巴的动力,也没有绕过非洲,前往西非的勇气的话,如今,许多海商也都意识到了,哪怕没有做成什么生意,这也是自家的船只,积累远航经验,探索航路的绝佳机会。
也是因此,许多海商千方百计地托关系、走门路,宁可缴纳高额的培训费,也想要参与到使团培训中来,并志愿捐助物资,只为了能尾随而行—一当然了,航海期间,一切听从团长的指示,这都是不用说的事情,倘若遇到海匪,更是愿意殊死作战,充当前线船只,哪怕船毁人亡也是在所不惜。
这样的漂亮话,听听也就罢了,以这个舰队的体量,难以想象还有什么海匪敢于上前找事,要说的话,武力冲突的最大可能,估摸着也就是到欧罗巴之后,倘若和某国发生摩擦,炮轰港口什么的,背井离乡,在万里之外,难以获得补给,还要和若干国家为敌,这才是对舰队来说,略有一些危险的可能。除此之外,在海上那不是一路平推?最大的危险,也就是海上的天灾洋流,以及有些暗礁布的危险航道了。
不过,船总是不嫌多的,买地的衙门,一贯也不是那等崖岸自高、系顸迟钝的做派,既然这是彼此两便的好事,也就从善如流,在审憤考核之后,接纳了一批各方面资质—包括政治和船舶、水手本身—都没有问题的船只随行。
因而,培训班的规模也是一再扩大,几乎每批都有新船加入,当然这也意味着有大批水手、船员要来接受培训,因为他们虽然或许会说一两门欧罗巴的语言,但对欧罗巴的了解必然片面短浅,为了不拖使团的后腿,接受培训是极有必要的。
就顾眉生所知道的,这些水手,比起她们随行人员,还要增加一些海战方面的考核,考核不通过的,还要临时入营进行严格训练,确保能够领会旗舰的旗号,可以如臂使指一般地使唤。
而负责此事的就是和她领为熟络的张叔—一这张叔呢,对她一向也很客气,因为他和手下的小伙子虽然也拥有无人能够比拟的专业特长,但毫无疑问在语宫上,需要借重顾眉生这些通译的地方也有很多,试想买地最喜的招降滚雷球战略,岂不是就需要兵丁拥有和当地人沟通的能力?因此水兵的语宫也是一定要过关的,至少要掌规欧罗巴强势的几门语宫,这就需要通译在一路上额外加意地教导了。
数月以来,顾眉生私底下只要有时间,就会给军官开小灶,每每封闭培训时,大家也都争着和她同宿—一在此事上,海兵中的女军官便有优势了,也让她多结交了不少朋友,一般的水兵,就只能等她上船启航后再开课了。
这也是因为使团的人员构成中,通译比铰稀缺,这会说多门欧罗巴语言的汉人,肯定比会说汉语的欧罗巴洋晋要少,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今日听张叔这么一提,顾眉生便知道,估计旅途中她的教学任务能减轻不少了:这洋哥的商船,倘若也允许加入,语宫教师那是绝不会缺乏的,而且听张叔的意思,洋商船上必须要加入活死人水手,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看来,虽然开了这个口子,但团长对于这些商船也还是有些应有的提防。
“这种事,也是堵不如疏,这些商船主,实在是非常热心,其用意甚至一度引起了团长的猜疑和忧虑,后来得到了知识教大祭司的解释,这才知道,他们这是眼见着船队的规模,越发扩大,那武力简直触目惊心。
彼辈又是明知道本国实力的,因而,他们深觉这般的炮火,足以威压七海,生怕我们一个不顺心,就把欧罗巴什么小国给灭了—这本国若亡了,他们倒不觉得可惜,很多人认为,对于本国的百姓来说还是好事,对那些所谓的贵族、国王,他们在买地居住久了,也是厌烦透顶。
但自古以来,那灭国之战,无不是能造就无数富豪的肥战,商人逐利这是天性,让他们眼睁睁看着这样的机会溜走,这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所以总得说来,这些洋番海商积极尾随的核心逻辑,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呗:“好哇,你们去发财不带我?’
顾眉生对于这些商人的行为动机,也觉得有点荒唐,更是理解为何张叔大不以为然,张叔是海军将领,作军的倘若能理解商人的唯利是图,那这世道就要乱套了。
但她也不得不承认,这些商人的行动是无懈可击的:倘若没有战事,那他们便是顺道回老家做了一趟生意,获利不会少,倘若有战事,那他们仗着对老家的熟悉,带路前锋,就不说论功行赏了,必然也能在战争中捞到不少好处呢!
再说心理上怎么过得了卖国这一关吧,人家这不是把理由都找好了吗?自古以来,欧罗巴贵族都似乎高高在上、鱼肉百姓的定位,还大肆宣扬什么血脉高贵、天生高贵,这一套说法,哪怕是在旧敏来看都嫌陈腐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可是千百年前就被华夏百姓给勘破的谬论。
这也是说欧罗巴的百姓愚钝了,这么些年下来,竟没有人能把这一套思想推翻—许多人会以为,这是白种人天生愚钝,不如华夏百姓聪慧的地方。不过这种说法,涉及到了人种之间的偏见,是买地大环境所驳斥的说法。
顾眉生也以为并非如此,她对于欧罗巴的历史倒也是有些了解的。欧罗巴百姓难以摆脱这样的思想藩篱,除了自幼就接触这一套说法,无形间被打下了烙印以外,也是因为各国的权力递嬗、改朝换代,都在贵族之中进行,已经形成了一套牢不可破的运转逻辑。
既然现实如此,那么百姓的思想与之相符也就顺理成章了,欧罗巴当地的政治,和华夏大有不同,彼辈甚至愿意接受异国贵族,靠联姻得到的继承权来统治一个大国,这在华夏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因而,倒不能以此来责备欧罗巴百姓愚钝无智,只能说,倘若在买地久居之后,还有这样的想法,那才是应该轻视的事情,这些商人摆脱了旧有的对贵族的敬畏之后,乐见,甚至是促成买地消灭母国的贵族,在心理上确实不会有任何障碍,譬如说英吉利的海商,他们是英吉利本土人,对于英吉利王廷能有什么感情?这王廷是法兰西的血裔,却还能代代传承统治,放在华夏这简直是匪夷所思!
对顾眉生来说,久居买地的洋番,还坚持对‘贵族血脉’的信奉,已经是极为荒唐愚钝的事情了,她完全不会去想象,还有什么活死人百姓竟会鼓吹“贵族风范’、‘贵族底蕴’,这种倒反天罡的事情理所当然不该存在这世上,因而,她对这些商人的动机倒还是能理解的。怎么看,这都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也就难怪他们也上蹿下跳,急于加入进来,甚至愿意完全让渡自己船只的武装统领权,接受买地兵丁的管理,在军事上完全成为一个单元了。
“如果砲兵都由我们的人手担任,那也没什么可担心的,如此,我们的实力倒是更加壮大了,那灭国之战,一开始只是说说而已,眼下倒像是越来越可以成真了——人人都有利可图,怪道如此踊跃,也不知道移鼠教引以为豪的多次东征,是不是也是在类似的氛围下,一呼百应逐渐丰满组织起来的。”
外番船只加入,自然也就伴随着原本买地船只的汉人兵丁要稀释出去管理,新来的兵丁是补充在汉人自己船上的,因为他们要学的科目多,不像是老兵那样,除了语言要和洋番通译学,其余事项可以反过来教导他们。
因此,张叔这里也是要给顾眉生介绍几个将和她同船的新军官,至于那数十兵士,也就等到了船上之后,再慢慢熟悉了。这批新军官,男女各半,男子略多一些,而女子都是格外魁梧壮硕之辈,这也是买地这一次挑选军官的标准之一,因为欧罗巴的战争,如今还很依赖将领的单兵武力进行冲锋,如果这些军官因故流落民间,体型会是他们在当地展开活动的重要筹码,冷兵器作战能力也得到相当的重视。
这些军官,也都是一时之选,除了语言弱项之外,其余素质都非常出众,聪明人都知道怎么经营人际关系,大家略一介绍,便彼此熟络起来,一边往考场走去,一边也是顺口闲聊起来。
几句话下来,顾眉生对洋番船只加入的来龙去脉,已经知道得差不多了,也是随口这么调侃了一句,说实话,她的确感觉如今买地的这个使团,有点被架起来了—这是比陈桥驿还要更陈桥驿的典型情况,陈桥驿黄袍加身,很难说当事人是不知情的。
但买地的使团,顾眉生却是可以打包票的,其出使目的,绝对不包括打劳什子‘灭国之战’,可随着各方势力来附,现在她都不敢说会不会有灭国之战了。当你的确有灭国的能力,而许多人都认为也希望你会灭国的时候,你的个人意愿还重要吗?
就如同此时,这么一句调侃出口,张叔的笑容也是变得有点古怪了。顾眉生见了,都不免一怔,张叔和她对了一眼,苦笑道,“你还真别说,这教会东征我们上回还考过是吧?政府加教会,土兵加传教士,典型的人员结构..嘿,小顾,你猜怎么着?”
“怎么?怎么?”顾眉生已有一些模模糊糊的猜想了,一口气已经提了起来。
张叔嘿然道,“这一次新加入的洋番船只,都有知识教的担保—不错,知识教也占了一艘船,算是正式入伙啦!
不过,你可别先急着抽气—还有那,你猜知识教的船上,除了知识教自己的祭司之外,还有谁?”
知识教出头,这对顾眉生来说是的确可以想得到的,因为作为买地对洋番最大的管理组织机构,知识教在此事上的存在感本就不低,不过,要说再往前猜,那便连她也力有未逮了,她眨巴着眼,茫然地摇了摇头,“猜不出。”
“是移鼠教新旧教的教会!”
张叔也爽快地揭开了谜底,“他们也要和知识教同船西返,站在我们买地这边,出面幹旋!这你能想得到吗?—可别说我是吃多了那劳什子面包汁,胡言乱语,你瞧,那边和张坚信大祭司站在一起的,不就是新旧日两救的大教士么!他们身后跟着的,就是今日要参加考核的小教士了!
今日的考核,也是热闹不小,居然连这么几位大人物都请动了,在我们使团小小的出使记录上,也当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了!哈哈,知识教和新旧两教站在一起,为买地扬名立威…”张叔一面指点着,一面也不免感慨起来,“要我说那,这难道不值得报纸上渲染弘扬一番吗?这可是古今罕有的一幕那!谁能想得到?谁能想的出来?可这,就是如今的买地,这就是如今的天下啊!”
第1262章 蜜汁就是蜜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