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

大宋神探志 第24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杨文才拉了拉,刘昌彦勉强停下脚步,冷冷喝道:“郭承寿,你要应举?”
郭承寿以前气愤此人恬不知耻,倒打一耙,现在得知真相了,反倒意兴阑珊:“不是我,只是来保举而已。”
刘昌彦道:“剽窃我诗作的无耻之徒!谅伱也不敢!”
郭承寿脸色一沉:“真相已然大白,你莫不是疯癫了,还敢出此恶语?”
“真相大白……真相大白……”
刘昌彦喃喃低语,突然放声狂笑:“让你的老奴承担罪名,还扯出一出弥天大谎,冒认我父,这就是真相大白?呸!你不过想颠倒黑白罢了!郭承寿,你除非现在杀了我,否则不仅是并州,我要去开封府衙告御状,一直告到官家面前!”
郭承寿胸膛起伏,气得脸色苍白。
偏偏杨文才还开口了:“刘兄慎言呐!以他郭家之势,杀你一个小小的士子,还不是轻而易举,真要逼急了,你上京赶考之中,难免有个三长两短啊!”
刘昌彦尖叫:“死亦何惧!死亦何惧!”
眼见州衙里面都有人出来制止,郭承寿再也忍不住恶气,拂袖而去。
郭家还真的不敢动这位,否则有理也变成没理,遇到这种狗皮膏药,任谁都恶心无比。
其他人见状,也没了闲聊之意,摇着头四散而开。
狄进的的目光,则落在杨文才身上。
刚刚郭承寿被气走之际,他清晰地看到,这位严重肾亏的杨家少郎脸上,浮现出一抹得意与恨意,一闪而逝。
第三十五章 《辽国暗谍抓捕事件》
“杨文才为什么痛恨郭承寿呢?”
“按理来说,他们的爷爷有天然的同盟立场啊!”
杨文才的祖父,是杨业杨无敌,大名鼎鼎的杨令公,郭承寿的祖父郭守文,虽然名气小了太多,但也是宋初名将,战功赫赫。
双方又同出太原,完全能成为好友,可无论是此前郭承寿对于杨文才的不闻不问,几近忽视,还是这回杨文才带着刘昌彦来恶心郭承寿,这两人显然看不对眼。
狄进入了州衙,办好解试报名的手续后,却是直接回书院,找了郭承寿,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富家公子的私人仇怨,原本与他无关,但那杨文才之前看过来的目光里,也很是不善。
他之前替郭承寿洗冤,这段时间又在书院学习探讨,关系密切,自然而然,也成了杨文才恨屋及乌的对象。
“杨文才?”
而郭承寿坐在书房里,脸色难看,显然还气愤于刘昌彦的死缠烂打,听到狄进的询问,皱起眉头,很是不解:“他恨我?他为何恨我?”
狄进提醒道:“你们结过仇怨么,或是言语讥讽?我看那时杨文才入你的院子,你对他视而不见……”
郭承寿道:“我只是不愿与他这般形貌气质的人来往罢了,并非因为嗣子的身份看不起他。”
“嗣子?”
嗣子有好几种解释,一是用来称呼有继承权的嫡长子,还有一种是过继者的称呼,狄进听这口气,觉得是后一种:“杨文才不是杨公的嫡孙?”
郭承寿道:“确实不是……”
随着他的讲述,这位杨家子的尴尬情况也揭晓出来。
杨延昭当年年过四十,膝下还全是女儿,没有儿子,便从族内过继了一个孩子,便是杨文才。
偏偏这家伙很有“招弟”的命,刚刚过继了没多久,杨延昭的妻妾又有了身孕,然后这次生下的都是儿子,一连三个儿子。
杨文才表面上和三个弟弟是兄弟,但这种尴尬,实在太尴尬了。
后来也不知家中发生了什么事,反正杨文才年纪轻轻就开始流连烟花之地,弃了武道,毁了身体,被杨延昭大怒训斥,几乎逐出家族,后来才入书院进学,算是修身养性……
对于这段经历,郭承寿当然有些嘲弄,但还是提醒道:“此人别看一副浪荡姿态,倒也颇有才学,是并州解元的有力争夺者,或许也想用功名,证明自己即便不靠杨家,也能有立足之地!”
狄进微微点头,大概理解了,郭承寿之前没有理会杨文才,不是看不起对方的身世,只是风姿出尘的他,不愿意跟严重肾亏的杨文才混在一起,对其学识还是颇为肯定的。
所以是杨文才应激了?
狄进稍加思索道:“杨家嗣子的身份,书院里人人皆知么?”
郭承寿道:“本来不知的,杨六郎特意让杨府下人不可多嘴,杨文才初至书院时,人人都以为他是嫡子,后来才知缘由……”
这里的杨六郎是对杨延昭的尊称,杨延昭长期对付燕地辽军,辽军把他看做是天上的将星下凡,南斗六星固主兵机,为大将之象,北斗第六星更主燕,因此称他为杨六郎,渐渐也响彻宋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