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

大宋神探志 第260节(3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平心而论,公孙策也是不太愿意相信,官兵真会败于一群贼子手中的,那得多废物?
听着周遭人的议论纷纷,跟着长长的队伍正式进了城,迎面大壮再度折返回来,把从牙人那边听到的消息仔细讲述了一遍,公孙策听着听着,眉目生寒,最后脸色更是彻底沉下:“走!去宫城!”
他原本的计划,进京后先租房,再去狄进家拜访,最后去吏部报道,现在改变主意,直入吏部交接。
吏部之行很是顺利,以他这般年纪,又是天圣五年的进士,就能调任开封府推官了,毫无疑问是有重臣举荐,吏部的官员当然不会刁难,麻利地办好了任职文书。
于是乎,公孙策出了宫城,顺着御道,直往开封府衙而去。
“公孙郎君?”
等到了府衙门前,一名书吏正好路过,瞪大眼睛看着这位熟悉的俊朗公子,昂首阔步地走了过来:“称呼错了,我接下来为刑房主官,叫我公孙推官!”
“啊?是!是!”
还不待书吏反应,公孙策已经如一阵风般擦身而过,所过之处,来往的吏员纷纷驻足行礼。
最近几年不知怎的,京师里的案子突然多了起来,官员来来去去,换了几任,有高升有贬职的,胥吏却不变,依旧是那么一批,所以这位虽然一身便服,未穿官袍,但大伙儿都认得啊!
当年外戚刘氏之死、京师灭门案、乞儿帮丐首的抓捕,都有三位应举士子的身影,而这三人在科举期间做了这么多事,最后居然齐齐考中进士,一时间传为美谈,府衙吏员都不知对身边人说过多少遍了,当年我们和狄三元、包官人、公孙官人合力破了奇案!
不过三人组中,府衙上下最尊敬的是狄进,最容易忽视的是包拯,最不愿面对的就是公孙策了,因为这位来去如风,经常给众人施压,嘴上还特别不饶人。
此时公孙策再度归来,居然成了府衙官员,大伙儿倒也不算多么意外,毕竟进士在地方州县立下功绩,确实可以调任开封府任推官,只是眼神交流间,都隐隐露出苦笑之色。
接下来一两年的日子,恐怕不好过喽!
公孙策再往里面走,判官刘景融也经过,见状迎了过来:“阁下是?”
作为险些卷入曹家之案的官员,刘景融不惜与钟离瑾翻脸,及时抽身,又有后台,在另外一位判官被拖累,黯然调任外州的情况下,依旧留了过来,继续任职开封府衙。
此时双方见礼,自我介绍后,刘景融顿时热情起来:“原来是公孙推官,久闻阁下才干,今日方得一见,未想到已是同府为官,你我刑房正在一处,可要多多往来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