乜罗安排妥当,才能放心闭关,如今没被打扰,证明没有值得他露面的大事,便随意地问道:“这些时日,外面可有动静?朝廷是否趁此时机,对各部动手了?”
在乜罗看来,这是最有可能发生的变化,趁着他这位番人首领不在,那些本就霸道的汉人官员,会挑选几族最不服从管束的镇压,用来杀鸡儆猴,警告其他番部。
这种威慑多多少少有些效果,可从长远看来,只靠杀戮,是不可能让十万帐番人归心的,反倒会将那些战战兢兢的部族推向自己。
当年李继迁就是这样发家的,宋军屡屡败之,团结在他身边的党项人却越来越多,乜罗有心借鉴。
然而亲信的回答,却出乎了意料:“禀尊者,官兵并未动手,反倒是护送着五台山的高僧,行走各部,做了好多场法事!”
乜罗脸上的随意消失,变得凝重起来:“五台山高僧,行走于我麟州各部?什么时候的事?”
亲信道:“就在尊者闭关之后!”
“那就不是巧合……”
乜罗喃喃低语:“利用佛僧,夺我根基么?这法子高明啊!”
同为河东路,他当然知道五台山是得朝廷扶持的佛门,山上寺院连绵,僧人众多。
而历史上宋朝时期的僧人,确实成为战争的工具和倚重的力量,无论是章惇开梅山蛮,还是王韶熙河开边,高僧都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
可关键在于,现在又不是神宗朝,仅仅是仁宗朝早期,狄进此举,属于首创。
乜罗真的没想到,汉人官员会利用番人普遍崇佛的心理,将五台山的僧人请下山来,进行游说。
什么时候,朝廷开始放下高傲,迎合番人的心理了?
“新任知州的手段么?与别的官不同,这個人很厉害……”
乜罗心中警惕,沉声问道:“僧人有多少?”
亲信回答道:“高僧十二,随行僧众三十多。”
“果然不多!”
乜罗了然,这个人数游说各部,短短一个月时间翻不起什么大的风浪,平静地朝外走去,边走边吩咐道:“哪些部族动摇了,记下来!”
他此次闭关,本意是让官府动手,由此让各部愈发感受到有自己这位首领在,才能一致对抗官府,现在对方出动佛门高僧,倒变成了对忠诚的考验。
如此也好,哪些部族值得信任,接下来纳入亲信,重点培养,哪些部族首鼠两端,毫无忠诚,可以着手打压,以儆效尤。
这般整合后,也能让各部更加紧密,凝聚力更强。
至于五台山的那些僧人……
乜罗眼中露出杀意,恰好“组织”的人手在麟州,不妨利用一二!
“呼!”
再吩咐了几句,前方已是一亮,乜罗领着两名亲信走出暗道,来到屋外,沐浴在阳光下,深深吸了一口气。
任谁也想不到,他根本没有去荒郊野外,就藏在杨家堡里,一旦真的出事,甚至能躲藏于官府衙门之中。
此时乔装打扮,再钻入后门的马车里,一路出城,朝着他忠诚的部落而去。
“尊者回来了!”“是尊者……”“尊者……”
然而当乜罗循着小路,安然无恙地回到族中,穿上独有的华贵衣袍,举步迈入后,却很快发现气氛不对劲。
对于他的归来感到大喜过望的族人,数目并不多,更多人的反应是敬畏、诧异、惊慌,甚至有的目光中流露出质疑,接触后又赶忙躲闪开去,将头深深垂下。
这是心虚的表现。
“怎么回事?”
乜罗步伐不紧不慢,威严地行走着,心里却越来越不安。
这可是他自己的部族甘谷部,占据了周遭最为肥沃的牧场,直接听命的就有三千帐,难不成那些五台山僧人如此神通广大,连这片根基都能动摇?
尚未走到主帐,十数道身影团团围上,都是部族里的头目,焦急地道:“尊者,你可回来了!”
“进去说!”
乜罗大手一挥,面无表情地走入帐内,然后用最短时间,得知了这一个月发生的具体情况后,脸上终于浮现出不可置信之色,一字一句地道:“你们的意思是,就因为四次失败的救援,各族就降了那些贼秃?”
“尊者!”
部族里的头目闻言脸色再变,有几人更是脱口而出:“不可对大师无礼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