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

大宋神探志 第462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这般罪责,两府自是再无他的一席之地,再加上狠狠得罪了太后,想要翻身是难了,不过有鉴于夏竦的年纪不大,如今才四十多岁,未来或许还有卷土重来的希望。
相比起来,赵稹已经乞骸骨,辞官回乡,七十岁的高龄,一旦失去权力带来的滋养,很快就病倒,想必用不了多久就该商讨谥号了。
言归正传,夏竦降罪遭贬,府邸已回归开封府管辖,门前早变得冷冷清清,甚至真的能看到一群麻雀在地上啄食,好一副门可罗雀的凄冷景象。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斜对面的一条街巷,车马辐辏,人流如织,等着递上拜帖的队伍,列成长长的一队,甚至拐出巷子,都排出好远。
“那是谁家?”
“哦,是我家。”
狄进先是饶有兴致地扫了几眼,等到发现几个十分眼熟的仆婢进进出出时,才意识到,那是自己的新宅邸。
他眉头一动,没有多少惊喜,只是平静地看着。
铁牛和荣哥儿也很快认出,那就是自己要回的地方,难免露出骄傲来,即便是太平坊内,能有这样规模的访客,也是少见。
两府宰执都不见得有如此煊赫的气象,公子能得到这般待遇,他们自然与有荣焉。
吕公孺则仔细观察每一位到访者,很快皱了皱眉,拍马往前靠了靠,来到狄进身侧低声道:“老师,这些人不少是京畿各县的士族大户,以前也来过我府上,只是没有这般齐……”
说到这里,吕公孺顿了顿,提议道:“老师,他们没有注意到我们,要不要先从侧门入?”
“不必!”
狄进淡然道:“走!”
由于他随从太少,一开始确实不惹人注意,直到近了前去,那副年轻的熟悉相貌和常人难以企及的威仪,让等待的人纷纷侧目,然后大喜地围了上来:“可是狄直阁当面?”“拜见狄大府!”“我等苦候狄大府多时啊!”
“狄直阁”,是官场的规矩,除了相公这种泛称外,一般高官都是以文学职位称呼,狄进之前是天章阁待制,可称为狄待制,现在他是天章阁直学士,便是狄直阁,什么时候成了天章阁学士,那就可以称为狄天章了。
“狄大府”,则是当地主官的称呼,权知开封府的主官,一般被称为大府,而生活在开封府的百姓,也会做出这样的称呼,以示亲近。
现场的人以这种称呼为多,满脸堆笑,点头哈腰。
这何止是京师新贵,接下来京畿之地有相当一部分权力,都是由面前这位重臣来行使的!
“我初到京师,尚未至吏部,未正式领受权知开封府的差遣,诸位的称呼错了!”
然而他们巴结的语气,换来的的却是一张平和的面容,与不容置疑的声音:“现在散了吧,更改了拜帖,再来投递!”
第五百四十二章 前面几任治下都不太平
“大伯!”
门前的访客纷纷散去,门后又有一群人迎出,狄进见状即刻下马,上前行礼。
来者是狄元昌,狄元靖一辈的长兄,如今并州狄氏的族长。
“六哥儿!六哥儿越来越出息!光耀门楣!光耀门楣啊!”
狄元昌满脸激动,抓住狄进的手就不松开了。
想到当年冬至祭祖时,狄氏各房族人从各地赶来,零零散散不过三十多位,那副衰败的景象,再看看如今门庭煊赫的场面,这位大伯顿时老泪纵横。
其实封疆大吏同样威风,然河西路确实贫瘠,此前刚刚收复,很是动荡,在许多人眼中不是什么好去处。
而权知开封府就不一样了,这是天下瞩目的高官重臣!
狄进扶住激动的大伯,带着他往家中走去,嘘寒问暖了一阵后,讲到了此次请家中长辈来京师坐镇的关键:“父亲当年的事情,还要向大伯请教!”
“六哥儿,认亲乃天大的事情,你之前就该让老夫去河西,不可顾念其他啊!”
狄元昌正色道:“老夫当时还真以为三弟回来了,没想到啊没想到,竟是贼人居心叵测,假冒认亲,哼!现在有老夫在,绝不容许他们以假乱真,颠倒黑白!”
他是真的上了心。
狄元靖这一脉,之前与家族的关系就不深,更偏向于江湖之风,后来狄湘灵年纪轻轻,也用铁锏在并州打出了威名,以致于家中不少人都挺惧怕这位十一娘子。
等到狄进高中三元,光耀门楣后,再是惧怕的也得来沾光了,而恰恰是因为这种心理上的威慑,至今没有出鱼肉乡里,败坏声名的恶徒。
狄元昌不敢为狄湘灵说亲,更担心日后狄进娶妻后,疏离本族,此前便千挑万选,将同辈的狄佐明、狄国宾、狄尊礼送来京师,听候调遣,结果又出了狄尊礼的事情,险些伙同外人,出卖族兄。
亲兄弟的感情若不妥善维持,都可能逐渐淡薄,何况亲族,狄元昌自是十分焦急,此番从并州来到京师,是真的很希望能在狄元靖的事情上帮到忙,所以马上表态。
“有大伯在,我便安心了!”
狄进笑笑,介绍了弟子吕公孺,又将其他亲属安排妥当后,告别众人,朝着书房走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