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

大宋神探志 第469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大相国寺终究是京师地界的寺院,谁的面子都敢不给,若是触怒了权知开封府,照样有法子整治。
而狄进从不因私废公,哪怕他对于机宜司如今的风气十分不悦,也会以查清宝神奴的死亡真相为头号要务,开封府衙该支持的还是要支持。
书吏领命,带着六七个干吏去了,刚到了门口,却见一人低着头匆匆而入,险些撞上。
他们避让到一旁,赶忙行礼:“叶推官!”
“唔!”
来者应了一声,正是推官叶及之,眉头紧锁,面孔发黑,瞧着像是几夜未眠的那种。
入了刑房,叶及之来到自己的桌面前,偶然一侧头,才发现狄进好整以暇地看过来,顿时一惊,赶忙上前行礼:“拜见大府,方才失礼……下官……下官……”
“无妨!”
狄进抬了抬手,语气温和:“你这般憔悴,却是伤身,年轻也不该如此糟践身体啊!”
叶及之看着比自己还小几岁的权知开封府,讷讷无言。
狄进继续道:“叶推官,近来听说你整日外出,衙内事务都交托谢判官代为处置,何事这般重要,要瞒着府衙上下啊?”
“这……”
叶及之面色数变,终究不敢不答,低声道:“大府容禀,不是下官有意隐瞒,实在是此事关系宗室子弟,不好言说……”
第五百五十一章 对待赵氏宗室毋须客气
“宗室子弟啊……”
狄进目光一动。
宋朝的宗室子弟,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
汉唐宗室子弟是可以出将入相的,明朝供养宗室子弟,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极大的负担,清朝供养八旗子弟其实也是如此,不过相对的支出比例要小得多。
那么问题来了,宋朝赵氏子弟在哪里?
仔细想想,电视剧里面,倒是有“先王御赐黄金锏,匡扶宋室保万民”,然后一个个亮出护国神器,御赐战队参见的场面,但真正的史书里,宋朝的宗室子弟存在感,实在低得可怜。
因为有三大规定。
一,在五服以内的宗室必须居住在宫城,出入宫廷需要进行提前报备,在五服以外的宗室可以住在宫内,也可以住在宫外,但是不能随意离开京城,若是想要出京城,得提前报备。
二,限制宗室子弟入中枢任实职,宗室子弟在年满七岁后,会进行赐名和授官,但是这個授予的一般是拿工资的俸禄官,闲散官,没有任何实权。
三,在宋英宗之前,宗室子弟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宋神宗时期改变策略,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和到地方担任官职,但依旧有诸多禁止事项,比如禁止宗室子弟到边疆地区担任官职,不允许担任学官和考试官,中枢朝会时不能说话,只能旁听等等。
以上种种,也是明明在真宗死后,八大王还敢入宫流露出夺位的倾向,但后来被太后整死时,却毫无波澜的原因。
手中并无实权,又被逮到了实打实的通辽把柄,只要朝臣不反对,他不死谁死?
当然,若说宋朝宗室子弟,由于种种限制,就完全对朝堂没有影响力,那也不至于。
比如历史上,吕夷简为了巩固自己的相位,刻意拉拢宗室子弟,不论亲疏都封做环卫官,领着一份俸禄,使得财政支出大增,进一步促成了后来的三冗问题,就是实际例子。
以吕夷简的老谋深算,如果宗室子弟完全无用,他是不会付出这样的代价,予以拉拢的。
现在宗室的影响力,同样渗透到了开封府衙,狄进看了看自己麾下的年轻推官叶及之,直接问道:“宗室子弟的事情,一贯交予大宗正寺处理,开封府不便涉及吧?”
叶及之本以为提及宗室,这位肯定不会再问下去,毕竟那是一群不好招惹的人物,正经官员,尤其是进士及第的士人都顾惜名声,不愿意参与到和宗室有关的事情,没想到这位与旁人不同,毫不掩饰地询问,唯有低声道:“下官不是故意隐瞒,实在是不得不为之奔走……”
狄进语气平和地道:“你是开封府衙的属官,我是你的主官,若真遇到了什么事情,我有监督不严的过错,你自己的前程也会大受影响!说吧,不必瞒我!”
叶及之很清楚,以眼前这人的地位,监督不严的过错很容易撇清,倒是与自己的前程更息息相关,心情本就激荡,眼眶更是一红:“大府关切,下官实在感激……”
狄进按了按手:“坐下说,说完回去,好好休息!这世上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宗室子弟的事情再重要,比起辽人又当如何?”
“那自是不如!”
叶及之坐下,确实放松了不少:“大府是连辽人都能压住的人,自然瞧不上这等小案子!”
狄进道:“案无小案,没有看得上看不上之分!处变不惊,方能从容不迫,越是紧张,越无法堪破真相,大宗正寺有什么疑难,委托府衙处置?”
叶及之定了定心神道:“其实不外乎是那些事,拜托到府衙,又难以推脱的,还是丢了少郎……”
狄进目光微凝:“孩童走失?”
叶及之叹了口气:“自从公孙御史在判官位上,将无忧洞剿灭后,京师里丢孩子的事情少多了,人伢子远没有以往那般猖狂,但这次还是丢了宗室子,且一丢就是两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