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月嫌弃地打量了他一眼,“好好的,看这种书。兴发而动,那是身体有残缺的人才干的事。”说着视线下移,探究地停在一处观察了良久,“莫非你……”
他立刻牵过袖子遮掩,“现在是大白天,我不能将你怎么样,等到了夜里,你就知道我的游刃有余了。”
边上人美目一婉转,没有与他辩驳。这段时间他付出了很多,若不因年老体衰生育有碍,应当有小小的种子生根发芽了吧!
快来一个孩子,长得像自己也像他,多有意思!
苏月闲适地闭上眼,把书盖在了自己脸上。太阳晒得脚上热烘烘,空气里还有果子熏殿的香气。她从官舍过来的时候,看见宫墙顶上长出了青草嫩芽,春天来了,时间过得好快呀。
皇帝陛下的想法,还是因看了不好的书,而变得有点复杂。他懊恼道:“白天不该看,应该留在晚上,可以边看边验证。苏月……”他偏头温柔地召唤,“大娘子……皇后……”
“大娘子。”陛下的话还没说完,淮州站在殿外回禀,“李再思的夫人在宫门上叩谒,求见大娘子。”
苏月取下书,和皇帝对望了一眼,“宝成公主?她来找我干什么?”
皇帝道:“权弈把李再思当作替罪羊,至今人还关押在刑部大狱中呢。”
苏月迟疑了下,“没想过放了他?”
皇帝说没想过,“我早就想收拾他了,人关在里面正遂了心意。也不用费心审问定罪,把他关到死就是了。”
苏月知道他有他的考量,但也忍不住唏嘘,皇帝轻飘飘的一句话,落到个人头上,是怎样一座背负不起的大山。
宝成公主向来和她不对付,上回在裴忌的迎亲宴上,还对她阴阳怪气呢。今天定是走投无路了才来找她,好在没有点名求见权大,否则事办不成,还得哭着回家。
苏月应了淮州一声,“把她带到命妇朝堂吧。”
大梁的紫微城中,设有专门接见命妇的地方,皇帝视朝五日一次,皇后听取内外命妇奏请是半月一次。不过苏月还未正式登皇后位,这个差事是能免则免,只有那种亟待解决的大事,或是人求见到了门上,才会发话见一见。
她起身要走,发现他也跟着站了起来,她偏头道:“人家只想见我,你也要一道去吗?”
皇帝说是啊,“我站在边上旁听,免得你回来转述。”
苏月说这怎么成,“人家没说要见你,你一出现,哪里还说得出话来。既然答应见,就不要刁难人家,你且等着我,等我回来再与你细说。”
可皇帝忧心忡忡,“离她远一点,不要靠得太近,以防她恼羞成怒刺杀你。”
正想下令命人护卫,国用道:“陛下,让长御跟着就是了。窈娘的身手比缇骑还好呢,您怎么忘了。”
苏月是头一回听说窈娘居然会武艺,印象里那是个身条玲珑,会梳头的女郎,和舞刀弄枪完全不沾边。自己平时不常招她们侍奉,但她们只要得知她进了掖庭,都会赶来听示下。
很快窈娘就到了面前,跟随她一起进了命妇朝堂。因为有皇帝的吩咐,窈娘两眼一直炯炯盯着宝成公主,错身的时候下意识分隔彼此,连宝成公主落座,她都比手让她坐远一点。
宝成公主有些尴尬,毕竟自己一向对她有敌意,这回求到了人家门上,多少有些舍不下面子。但转念再一想,就要家破人亡了,哪里还顾得上那许多。便硬着头皮向她行礼,“我冒昧前来,请大娘子恕罪。”
苏月说无妨,“夫人有什么话,尽管说吧。”
宝成公主定了定神,方才小心翼翼说出口。
“我此来,是为我家将军。”她惨然道,“我家将军是腊月二十八被刑部带走的,说他有支使家仆,毒害陛下的嫌疑,苍天可见,我家将军是冤枉的。后来齐王败露,这件案子已经大白于天下了,这可是陛下亲断的啊!我本以为将军不日就能回家,可如今已经过去月余了,一点消息也没有。我无处申辩,去刑部求问,刑部的官员避而不见,去央告将军的故交,所有人也是避之唯恐不及……我家将军的事已是无人问津了,我实在不知该如何是好,只有来求大娘子,为我们夫妇做主。”
她边说,边察言观色,见上首的人始终没什么反应,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
“我知道,我以前不知轻重,唐突过大娘子,大娘子若要责怪,打我骂我都可以。可我家将军,当初曾为陛下出生入死,立下过微薄的战功啊。只是武夫粗鄙不知进退,也曾得意忘形居功自傲,但他从来不曾做过背弃陛下,动摇社稷的事,请陛下明鉴。我是女流之辈,我没法向陛下陈情,却知道大娘子是女中丈夫,有力挽狂澜的手段。大娘子,求您替我们将军说说情吧,只要放将军出狱,我们愿意解甲归田,从此不问兵事,只求让我们夫妇团聚,能够携手到老……”她说到最后捂住了脸,眼泪顺着指缝流淌,呜咽道,“我经历过国破家亡,早已举目无亲了。好容易有个疼我爱我的人,我不能眼看他冤死狱中,我想救他出来。”
她说着便跪下了,匍匐在地连连磕头,“求大娘子施恩,您也是有心爱之人的,您定能明白我的心意。”
说实在话,她为李再思辩解的那几句,并没能打动苏月。开国将领得意忘形居功自傲,就够他喝上一壶的了。可她说起自己的境况,到底触发了苏月的同情,女郎孤身一人立世,实在是很苦,若真能救她苦厄,也算积德行善了。
于是她离了座,亲手把人搀扶起来,温声道:“夫人别着急,你的话,我会据实呈禀陛下的。陛下究竟如何定夺,还需依照刑部呈交的状纸再行考量,我能做的只是尽力周全,但愿不负夫人所托吧。”
宝成公主仰起脸,满面的泪痕,颤声道:“大娘子,多谢您不计前嫌,您的恩典我永世不忘。”
苏月笑了笑,“不谈什么恩典,李将军若罪不至此,我料陛下也会法外开恩的。”说罢吩咐窈娘,“送李夫人出宫去吧,不多时宫门就要落锁了。”
宝成公主千恩万谢去了,苏月从命妇朝堂出来,迈出门槛就看见靠在门边的皇帝,他偏头问她:“那个李再思,你觉得该不该放?这件事我也一直在考虑,若不放,我心里踏实,若放了,我担心他会作乱。”
苏月道:“我没有别的可说,只有一句话,过载者沉其舟,欲胜者杀其身。请皇帝陛下自行定夺。”
皇帝沉默良久,叹了口气,“上年朝堂过于动荡了,我也知道。早前阿爹常有一句话挂在嘴上,他说金以刚折,水以柔全……大梁已经到了需要怀柔的时候了,朕得挣个贤名,不能让他们诟病朕过河拆桥,诛杀功臣。”说罢转头吩咐万里,“下令刑部放人,李再思官复原职。且看他日后的表现,若有异动,再除不迟。”
第82章
李再思走出了刑部大牢, 也就是说齐王谋反一案,到了彻底了结的时候了。
朝堂之上,皇帝把他的想法与众臣工说了, 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 就是骨肉亲情割舍不断。不会要齐王的命, 但此生圈禁是不能逃脱的,问众臣可有意见。
能有什么意见呢, 宰相说:“陛下是仁君,纵是天家, 也有寻常人的怜恤与不舍。齐王是久病疯魔, 且手上并无实权,一切尽在陛下掌握之中。陛下怜他,将他圈禁在谯郡, 臣等认为并无不妥。要紧一宗太后上了年纪, 留下齐王, 也是为宽慰太后,不令太后过于悲伤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