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瑶道:“姐姐……”
方谨道:“你不要得寸进尺。”
华瑶又转回了之前的问题:“等我们回到了京城,姐姐可以做一个富贵闲人吗?”
朝霞初升,天边云彩盘旋,金红的色泽,织锦般的绚烂。
方谨抬头望天,又想到了这几日的波折。若不是华瑶战术高超,方谨恐怕无法保全沧州官兵,更无法逃脱羯人的围剿。华瑶救了她不止一回,她承认华瑶的兵法谋略在她之上。或许她以后还会改主意,但是,此时此刻,她甘愿让步,这也是她今生第一次让步。
方谨道:“或许可以将就将就。”
华瑶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她惊喜地望着方谨。她双眼明亮,迎着朝阳的光芒,更是十分的朝气蓬勃。
华瑶诚心诚意道:“我不会亏待你的。”
方谨道:“史书上也记载了不少兄弟的故事。做弟弟的,答应了要照顾哥哥,到头来,还是把哥哥一刀砍死了。”
华瑶道:“那都是兄弟之间的纠纷,和我们没关系。我们又不是兄弟,我们是姐妹,骨肉至亲。”
方谨道:“算你有理。”
华瑶道:“理所当然。”
启明军和沧州官兵一路行军,距离沧州的首府柯城越来越近。
*
天色大亮,莫开湖畔,雅伦收到了前线的消息。
雅伦调派大量兵力,追击启明军的船队,却发现那些船上只有几千人。他们充当诱饵,吸引了羯人羌人的精锐部队。他们利用水战优势,加上炮火攻击,以少敌多,杀害了至少四万羯人羌人。
然而,早在水战开始之前,启明军的主力军队已经逃离了莫开湖,绕道逃往了柯城。
华瑶的船队只是一个障眼法。雅伦看到庞大船队的那一刻,想当然地以为启明军全部登上了战船,却不知道启明军早已兵分两路。
后来,雅伦派兵追杀船队,那船队再次分成了两队,其中一队上岸逃跑,也往柯城去了,另一队沿着湖水航行,几乎都是装满炸药和石头的空船,却把雅伦的追兵引诱过去,杀了个七零八落。
华瑶这一招,既是“调虎离山”,也是“浑水摸鱼”,甚至是“请君入瓮”。
雅伦痛定思痛,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终于理顺了思绪,也看清了华瑶的心计。
华瑶的兵力远不如雅伦。华瑶知道,启明军一旦被敌军拖住,敌军的援兵就会源源不断地赶过来,到时候,她绝不可能逃出敌军的包围圈。因此她必须尽快赶到柯城,与柯城守军汇合。柯城不仅有充足的粮草,还有坚固的城墙、严整的军营、丰富的药材、易守难攻的地形地貌。
雅伦下令道:“立刻调集全军精锐部队,舍弃一切辎重,追赶华瑶和方谨的军队,必须赶在她们抵达柯城之前,杀了她们!!”
第238章 传诏 华瑶哭得声嘶力竭:“姐姐,姐姐……
晨曦初上,东方渐明。
鸟雀清脆的啼叫声回荡在山林之中,启明军正在山路上快速行进。
华瑶做了一个深呼吸。清晨的空气十分冷冽,凉风从树荫里吹过来,沾着露水的湿气,华瑶隐约闻到了淡淡的血腥味。她环视四周,追随她的士兵约有四万八千人,大多数人的身上还残留着血迹。她也不知道那是羯人的血,羌人的血,还是他们自己的血?
方谨道:“行军路上,别走神了。”
华瑶道:“我们距离柯城只有不到二十里路程了。”
方谨道:“胜者生,败者死。”
华瑶道:“我还以为你会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方谨握紧了缰绳:“羯人必定会在柯城的周围设置伏兵,你做好准备了吗?”
华瑶没有回答方谨的问题。她只说:“姐姐,你我一定要同心协力,共度难关。只要打胜了这一仗,沧州就不会沦陷了。”
方谨眺望远方,似乎能望见柯城的高大城墙。她策马扬鞭,骏马向前飞驰。这匹马也是万里挑一的名驹,行速极快,甚至可以日行万里,如箭一般疾驰而去。她的身影穿梭在繁茂树木之间,仿佛与青山绿树融为一色。
华瑶甩动缰绳,迅速追上方谨。启明军全速行进,士气高昂,山林里的鸟兽纷纷退散,马蹄声和脚步声传遍了每一寸山路。
半个时辰之后,启明军走出了山林,并未发现敌军的伏兵。
华瑶丝毫不敢松懈。她派出暗探,继续探听周围一切动静,随后她率领五万军队直奔柯城。
正当此时,密密麻麻的飞箭从远处射来,沉重的战鼓声震天动地,竟有一批敌军从西北方向的山林里直冲出来。敌军轻功高强,脚程飞快,闪电般地冲向启明军,扰乱了启明军的阵型,至少有数百人惨死在敌军的乱刀之下。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了,几乎只是一瞬间的事。华瑶来不及细想,连忙拔剑出鞘:“全军听令,第二军营迎战!其余人等,随我一同进驻柯城!!”
华瑶动用了内功,把她的声音传到了每一个士兵的耳朵里。这一眨眼的工夫,她看透了敌军的诡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