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情

窃情 第8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徐志怀外出应酬不爱带她,谭碧也没再给她递请柬,苏青瑶算彻底赋闲在家,一直到十二月初。
赶闲无事,苏青瑶翻找出自己曾经的蒙学课本,想教小阿七识字。
勉强教了几天,小阿七嫌学来没用,不肯学。她说自己又不是太太这样书香门第的大小姐,如今能在先生手下干事,多赚钱,攒起来,将来找个对她好的老实男人,当嫁妆,再生几个胖小子,一家人和和美美,就行。
“识字了也是进纺织工厂!”小阿七脆脆生地顶完嘴,脚底抹油,溜走了。
也是,苏青瑶暗想,识字又如何?女教师、女记者、女打字员月薪约三十元,学医的薪酬高些,五十到八十,还不稳定。安稳体面的去处如上海邮局、海关等机构,则点明不录用已婚妇女,女职员在职期间结婚立即解雇。
然而徐志怀随手买个法国香水送她都要花五十大洋,这样一算,她靠男人吃饭居然比起早贪黑去卖命赚得多。
某日,用完早饭,苏青瑶照常坐在书房的扶椅看报。徐志怀没去工厂,留在书房理账。桌案前的香炉烧着沉香屑,苏青瑶亲手打的云纹香篆。
门掩上了,屋内略有些阴,暖炉烧得人直犯困。
苏青瑶看着看着,忽然瞧见一则关乎请愿的消息。她惊异地去翻日期,怕拿了旧报。
定神一瞧,才发现不是一件事。
此回是北平学生乘火车南下,到南京请愿,仍是为九一八东北沦亡。军警为镇压抗日运动,当场抓捕一百余人。中山大学的学生得知后,悍然闯入中大校长室取校旗。一群人挥舞旗帜,结队前去营救北平学子。
苏青瑶一句一句读,心里颇不是滋味。
先前于锦铭告诉她,先前那波上海去南京的学生们,见委员长出面发了勖勉学生书,便都回来了。
没想到回来了,又去了。
常言道:事不过三。到了三,便是气竭,他们却迎难而上去了四次。
徐志怀听见她小口小口吸气,正奇怪,抬眸瞥她一眼,问她怎么回事。
苏青瑶如实相告。
徐志怀听闻,搁笔,走过来扫了眼她手中的报纸。
他冷淡道:“你看,我就知道会出事。”
“行行行,你什么事都早一步知道。”苏青瑶甩掉报纸,起身要出去倒水喝。
徐志怀拾起报纸,折好,拿在手里。
“阿瑶,你别觉得是我冷血。”他看向妻子的背影,低声道。“学生的热情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我也是当过学生的人,再清楚不过。”
第十章 不洁(上)
苏青瑶清楚他的话在理。
学生赤手空拳,徒有一腔热血,误以为断了少年头,是以血荐轩辕。结果?三一八惨案,五卅惨案,机关枪架起来打,旧人的尸骨凉了又有新人来焐。于官老爷而言,死学生就像在牌桌上输钱。
道理对,可心里难受。
苏青瑶想得鼻塞,下楼去找热水瓶泡桂花蜜喝。
小阿七正跟着吴妈学绣花。她见夫人过来说要喝茶,立刻笑嘻嘻站起身,去拿那套英国茶具,泡好了,端来,贴心地附送一盒荷花酥,是徐志怀特意叫人从杭州寄来的。
苏青瑶道谢,就近坐在矮凳,小口啜尽一杯桂花茶。
窗外,不知何时落起雨,难怪内那么阴。
雨丝漫天飘洒,松松散散,却无声响,一阵又一阵,压得人心尖好凉。
她深吸一口气,雨声沁进了心,也软了骨头。
“小阿七,帮我去把先生的明前龙井拿来,”苏青瑶道,“定胜糕还有没有?有的话少拿点,我不吃。”
没办法,她要靠他吃饭。
泡好热茶,苏青瑶端着放茶点的托盘回去。到书房前,她站在门外,透过没关严实的房门缝隙朝里看。一道狭长的小缝里,桌案前的徐志怀伏案核算账目,大约是屋里太暗的缘故,他带上眼镜,眼皮略有些浮肿。
苏青瑶进屋,摁亮电灯,右脚踢一下门,将房门合拢。
徐志怀抬眼看她,钢笔拿在手里,不吭声。
苏青瑶慢悠悠浮到他身侧,沏完茶,连同糕点一起摆在他面前,也不说话。
转过身,适才读的那份报纸被他叠好了,放在她坐的那张丝绒靠垫的扶手椅上。
苏青瑶心弦微动,坐回去继续读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