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绵丫想出来的嘛,也不知道她这一天天的哪来这么多鬼点子。”
杨又琴感慨,“小绵这脑子是灵活得很。”
穆绵很是做作地谦虚了一下,“一般一般啦~”
屋里喧闹了一阵,等吃完桃子,穆绵这才想起还有正事,她凑过去对正在帮忙整发圈的杨又琴道:“我昨天去西城区旧货市场那边买了个壶和鼓回来,老师你帮我看看呗,我拿不准。”
杨又琴来了兴趣,“哪儿呢?”
穆绵:“我屋里呢。”
一分钟后,卧室里。
杨又琴一眼便被紫砂壶吸引住了,仔细看了好一会儿。
穆绵坐旁边把自己的判断说了,然后一脸期待地看着杨又琴,“老师你觉得呢?”
杨又琴看看壶,又看看穆绵,半响后才道:“真是随便买的?就在小摊子上买的?”
穆绵:“嗯,真真儿的,那东西可不少呢,逛了半天我也就只发现了这两个看着挺像那么回事儿的,这皮手鼓前面我又仔细瞅了瞅,应该是当时看岔眼了。”
杨又琴放下紫砂壶,拿起鼓看了看,“还挺有分量的。”
这皮手鼓杨又琴只看了两眼便给了结论,虽然看着确实有年头了,但不是清末的东西,只是个普通手鼓,不值啥钱。
重点在紫砂壶上,穆绵的九成可能在杨又琴这里变成了九成九。
穆绵笑得那叫一个灿烂啊,老师严瑾惯了,剩下的零点一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十块的东西,等放一放,过些年行情好了,转手说不定可以翻个几百上千倍!!
那小市场好啊,她以后还去!
第166章 命里带金!
这会儿卖小吃的几人都不在家。
礼拜天好些职工都放假,外面的人比平时多,东西好卖得很,总是比其他时候要赚得多些。
休息自然是不可能休息的,几人好早就出门了。
穆卓也出去买砖块去了,穆富贵同志想把厨房改一改,这是前两天一家子就商量好的。
现在厨房就两个灶膛,其实有点不太够用。
光自家人做饭当然是没问题的,但这不是还得弄这些小吃么,有时候弄得多了,两个锅便有点忙不过来。
刚好剩下的位置还宽敞,可以再往外砌一个出来。
其实最开始,穆富贵同志是想直接把隔壁房间改成厨房的,不过这样弄起来的话,那工程就大了。
一家子商量过后觉得暂时没有必要,卖小吃也不是一天到晚都在卖,等以后要是三个灶膛不还不够用的话,可以再考虑要不要改改隔壁屋子。
眼下,卧室里。
穆绵笑得跟捡了大钱一样,见牙不见眼的,严格来说,确实是跟捡大钱了没什么区别。
老太太不知道啥时候探了个脑袋在门口,一脸的好奇,“是真家伙?”
穆绵狠狠点头,“嗯,真真儿的!”
嘿嘿,继铜碗和鸟食罐后,她又有壶啦,她四哥那还有一个瓶子、一张全国山河一片红,西西之前捡了两张。
家里这杂七杂八的,加起来真是不少呢,想想就让人欢喜。
盛世古董嘛,等发展好了,这些可都是钱啊钱。
杨又琴不知道小夫妻俩有这么多东西,但光一个鸟食罐和一个紫砂壶就够让人感慨的了,她看穆绵的眼神都带着稀奇,“你这运气真是没话说。”
一去就能淘到真东西,这真不是一般人能碰到的。
西西几人见她们半天没回客厅,也好奇地凑了过来,小姑娘睁着个大眼睛,“姑你昨天竟然不是胡说的吗?”
穆绵:“嘿嘿,说对一半,这皮鼓就不值钱。”
老太太:“这壶是不是比那什么喂鸟的罐子贵,瞅着就比那个大不少嘞!”
杨又琴:“是贵好几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