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绵没忘远在首都的自家四哥还有大哥大嫂,带着心心西西仨去大队长家打了两个电话,大年三十的电话真是不好打,转接了好几次才成功。
除夕一过,后面自然是去各家拜年。
初二的时候,穆二姑和穆三姑回来了,虽然都是当奶奶姥姥的人了,但只要老太太还在,穆富贵兄弟仨还在,嫁得
再远也有家可以回。
穆晚穆秋也回来了。
不过这次穆绵没顾上和姑姑姐姐们多唠,她带着心心北北她们跟柳双翠老两口去了杨柳大队。
一家子到的时候,柳冬萍已经带着娃子们先到了。
柳大舅正在被柳冬萍唠叨,这人有事儿没事儿就喜欢来点叶子烟,柳冬萍让他少抽点,柳大舅表面答应得很好,实际怎么样就他自己知道。
等穆绵她们进门后,柳冬萍一个人的唠叨变成了姐妹俩一起唠叨。
等人去忙活饭以后,柳大舅就跟两个妹夫嘟囔,说这女同志年轻大了,气性也大。
这话,连襟俩一点不敢接。
半上午的时候,柳桃带着丈夫孩子回来了,她离得远嘛,从县里到杨柳大队,可要一些时间。
四年多没见,已经是局里一把手的柳桃气势越发凌厉,不过那是对外人的。
晚上穆绵她们都没回去,女同志挤一个炕,男同志挤一个炕。
穆绵挨着柳桃,姐妹俩说了好久的话,小娃子们都睡了,两人还在小声嘀咕。
年后的日子过得很快,初六那天,趁着天气好又有顺风车,穆绵带着心心去了省城,去闻谵他小舅家拜年。
六七年那会儿,小鹰还是个小胖墩,这会儿已经是个十七岁的大小伙儿了,他今年要参加高考。
也不知道是不是受了穆绵以前一招夺命子孙脚的影响,小伙子这些年没落下练武,高考也是想奔着首都的军校去。
初六当天穆绵母女俩没回家,在小鹰家住了一晚上,一来是时间不够,二来是小鹰他奶不放人,说什么都要让母女俩留宿。
第二天穆绵带着心心和小鹰出去逛了逛,省城这几年发展还挺快的,多了一些娱乐场所,也多了很多摆小摊的。
虽然天冷,但政策允许嘛,都想挣钱。
在小鹰家吃完中午饭,下午母女俩坐上了小鹰他奶给找来的顺风车,舒舒服服回到了大队。
刚歇了没多久呢,晚上穆实穆承兄弟俩来了,说的也是怎么挣钱的事。
第173章 穆家计划。
从去年政策说允许农民自主经营土地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多月了。
社会上除了多了一些小摊子外,变化不大,大队里也没啥变化,大部分乡亲还是老样子,该干嘛干嘛。
天冷就猫着,干干家务补补衣服,等着开春化冻后翻地播种,重复着往年的日子。
很少有人去琢磨报纸上出了啥新政策,也琢磨不过来,有好些字都不认识呢。
穆家这一大家子都是能闯能干的,何况已经有穆富贵老两口这个先例在了。
之前离得远,那电话又是公用的,偶尔打电话的时候旁边还有陌生人,穆绵她们其实没详细说能挣多少,都是回来才说的。
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给穆家其他人听得嘴巴半天没合上,心里只剩下一个想法……
这跟天上会掉钱有什么区别啊?!
这些天,一大家子都琢磨过了,大队这边跟首都自然没法比,但也大有搞头。
再一个就是,屠宰场这工作,工资上限就摆在那里,安稳得不得了,平时福利虽然好,能比别人多搞到点肉,但想挣大钱的话,那也是不可能的。
穆实穆承兄弟俩都还年轻,二十出头的年纪,正是有闯劲儿的时候。
他俩是想自己搞点名堂出来,但这就意味着屠宰场的活没法再干,两份工作呢,要是都让出去的话,这可是个大事儿。
这年头,多的是人没有工作。
就怕到时候工作没了,其他的也没搞成。
在穆绵她们还没回来之前,两家子都有点拿不定主意。
穆绵她们回来后,只用了一个晚上这事情就敲定了,屠宰场的工作转让出去,兄弟俩自己搞点养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