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到此处均已猜到了什么。
瑶光明抬起头:“没错,那正是最早的仙门雏形,而我瑶光山就在其列。”
浮岛下方传来的震颤随着他的尾音一并涤荡开来,无数碎石倾盆而落。
四下里居然鸦雀无声。
“不管这七方势力如何勾心斗角,牵制约束,的确给天下带来了一段不短的太平时光。
“那些年月里,修士……术士和柔弱的凡民活在七大仙山的庇护当中,日子过得虽不富裕,但还算凑合。毕竟对于曾经朝不保夕的人而言,能这样‘凑合’已经是种奢侈了。
“可好景不长,渐渐的,住在边缘之地的人们发现,九州的一些偏僻处,灵气竟日趋稀薄,种什么不长什么,走兽接连暴毙,连身在其中的人体质也一日比一日虚弱。”
奚临原低垂着若有所思的星眸乍然多了几分诧异的神采。
他视线投向瑶光明时,发现凌绝顶也一样沉默地看着他,随后不言而喻地一颔首。
“不错,你们在千年前所见的,灵气的‘三六九等’就是由此而来——”
“谁都没有料到,神器会抽取天地间的灵力精华。”
“这也是很久以后,人们才弄明白的个中因果——在替修士提升境界的过程中,它们也悄无声息地汇聚着灵气,而且数量相当惊人。”
瑶持心立马想起来当初天坑寨族长的话。
——“灵气最鼎盛的地方在遥远的中原,越往外走越稀薄。”
——“那些灵气中心何止是土地肥沃……凡人待在里面,就算不学术法,一辈子都能无病无灾,长命百岁。”
所以说,灵气越往外越稀少,不是因为中心在中原,而是因为……神器都在中原?
这是一场以神器为中心的高低划分。
古时候的灵气紊乱,皆是因此而起的?
第140章 诛神之战(六)这个世界的真相。……
“诸神创造了三千世界,神力是这天底下最高深莫测也最至高无上之物,甚至连他们留下的法器,对于凡人而言都是无法企及的境界。
“修士自以为是在利用神器修炼,觉得器物就是死物,却从来没有一个人留意过神器本身。”
“这些神器……像是活的,有自己意志的东西。
“它们潜移默化地引导术士为了获得登峰造极的力量而拼命吐纳修行。
“随着七大门派日渐壮大,它们吸纳的灵气也愈发浓郁,每个拥有神器的势力都是最富饶的所在,祥云缭绕,物产丰富,其中诞下的婴孩均是天赋异禀的神童,根骨灵秀的天才。”
“如此周而复始,到了最鼎盛的时期,整个九州大概有十之三四的领域成了贫瘠荒芜的死地,凡人、术士都尽可能地躲进了仙门灵气能够笼罩的范围内。”
“城郭纷纷围绕着这些洞天福地而建,仙门的主人几乎被推崇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神明’,掌握着一切蝼蚁的生死与未来。”
“但生灵能栖身的土地毕竟有限,就免不了会为了生存争斗、大打出手。”
瑶持心自己是驭器道,知道越高级的法器越有灵性,诸如“无极”这样的,偶尔都要殴打主人,行为非常自由。
那么到了神器的境界,会迷惑修士,反客为主也不奇怪了。
难怪总说上古时期铸器一道发展缓慢,恐怕也有同类相斥的缘故在里面。
好比一间院子里来了合租的陌生人,神器肯定不会允许其他法器与自己共处共存。
而就在这时,跟在林朔身边的一名白虎峰弟子突然试探性地开口发问。
“掌门……”
他欲言又止:“可据玄门史书记载,七大仙门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啊。”
此言一出,在场的同样有不少人感觉到不对劲。
历史上的“北斗时代”仅仅持续了不到两百年,算得上是昙花一现了,大部分授业老师多是以之作为当今仙门的前身来讲解,着墨极少。
要达到瑶光明口中那样不可一世的程度,短短几百年显然不够。
那会儿的凡间还以部族为主,连像样的大城镇都没几个,怎么能形成这么大规模的势力划分?
“而且,史料上只写着古代灵气紊乱,顶多是说清纯之气稀薄,情势远不至于如此严峻啊,凡人还是能够勉强度日的。
“更未提到过什么近一半的土地不宜生存,也没有提到过七大神器,就连所谓的‘北斗’,以现在的眼光看,规模还不及那些排不上大比前列的小门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