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庚元摇摇头表示自己并不在意,他道:“若是有酒更好,吃着当真爽快。不出我所料,这又是许娘子女儿想出来的主意吧。”
陆云蓁笑容带了两分蜜意,“这孩子今儿上学了,也是真高兴,就琢磨让我吃舒心些。”
楚庚元:“那我也是沾了你的光。”
吃了几大口面,楚庚元问道:“第一日,可还跟得上?”
陆云蓁道:“字写得还不错,今儿也就教些《三字经》,须时间久些才看出成效来。”
楚庚元点了点头,没再过问,而是让陆云蓁多吃些。
后头又尝了虾仁儿的,楚庚元反倒觉得牛柳的更好吃,牛肉也不硬。
吃完再喝一碗老鸭汤,浑身都舒畅。
月升月落,次日许娘子看白日,崔如英也起得早,早早就去了学堂。
还得上四日才能回家,租铺子的事儿也不急于一时,崔如英现在就先好好上课。
她早到了一会儿,过来先温书,等黄先生到了,把昨儿写的字交了上去。
对于认真的学生,为人师长,难免多几分耐心,黄先生看完指点一二,“等明日我给你带一本字帖过来,你照着练,只要勤勉,一个月应该会小有成效。”
自己写,容易走弯路。
这前人成名必有缘由,照着大家练,比只听他讲自己写强。
崔如英心里惊喜,“谢过先生,只是这字帖太过贵重,学生才学,受之有愧,也怕写错了浪费字帖。”
黄先生道:“字帖就是拿来练字的,你若勤学,自然不辜负字帖。”
崔如英这才点了点头,“多谢先生!”
黄先生挥了挥手,“回去坐罢,对了,昨儿讲的可会读了。”
崔如英答道:“学生已经会背了。”
黄先生眼里有几分笑意,“很好。”
崔如英回到座位后,赵婉芝也送楚玉娴过来了,到了免不了跟黄先生寒暄几句,最后看了崔如英一眼,笑着说道:“那丫头是我们三房奶娘的女儿,我弟妹心善,也送来读书了,从前未读过,还劳黄先生多多费心。”
怕是三房不会提,黄先生也不知这是谁的女儿。
赵婉芝这也是好意,说得落落大方很是体面。
黄先生怔了怔。
话音传到崔如英耳朵里,她望向黄先生,站起来又低下头道:“学生学业不精,有劳先生了。”
黄先生抿了抿唇,“大娘子多虑了,崔小娘子很是用功,功课也不错。”
第二十八章 丢字
黄先生说话时虽然看着赵婉芝,可话却是对着崔如英说的,“不管从前读过还是未读过,只要肯用功就好。”
崔如英笑着道:“先生说得是,学生记下了。学生也相信笨鸟先飞,勤能补拙。”
黄先生眼中带了几分赞许,不卑不亢,没有因为自己家世羞愧,性子不错。
黄先生道:“这说得不错,你是听谁说的?”
崔如英道:“是听三娘子说的,三娘子说女儿家读书可以明事理,倒也没说奶娘的女儿就不能读,所以我才来了。”
黄先生点点头,“的确如此,快坐下吧。”
赵婉芝的笑都有些挂不住了,她没想到黄先生会夸崔如英,她没想到崔如英才七岁,就这般伶牙俐齿,她笑了笑,“如此便是最好,倒是我多操心了。玉娴这儿还望先生多费心,没什么事儿我就回去了。”
黄先生点了点头,赵婉芝这才离去,转头的瞬间,她脸上笑容半点不剩。身后丫鬟悄然跟着,赵婉芝眼中透着几分冷然。
回燕宁堂的路上,她不禁想,这市井出身就是好,只要肯用功,那就能得先生夸赞。不像她家玉娴,才五岁大,背了那么多首诗才得公爹一句不错。
全怪三房。
赵婉芝心里怄着气,三房生了儿子,侯爷看重,她便让自己儿子在学业上用功,更悉心教导女儿,力求侯爷能高看一眼。
谁知三房竟然想出这么个主意,把奶娘女儿送来学堂。
真是腰杆子硬了,从前不显山露水,现在看,陆云蓁当真不是什么好相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