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后来赵掌柜他们在外头,才没了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
崔大山在外,穿得依旧朴素,许娘子做了身新衣裳,但崔大山干活多,还是穿旧的。
对外只说赚得不多,又是租金还请人,家里孩子也多,只够吃饱了。
崔大山和许娘子都是老实本分的人,赚了钱从不乱花,就算买了首饰,那也不常往外戴,一来二去自然就没人过问了。
偶尔刘婶儿还听人说道,崔大山辞了木工坊的活,也没混出个样子来,还私下接木工活,看样子铺子是赚得不多。
刘婶儿心里想,那赚得多多了,可比做木工赚钱,不过这话她也不往外说就是。
许娘子如今觉得买宅子的确是要紧事,等家里买了宅子直接搬走,也省得邻里邻居眼红。
到时候身边住着的都是能买得起几百两宅子的人,崔家并不显眼,也就无所谓了。
许娘子在家待一个时辰就回侯府了,临走抱着女儿,舍不得放手也得放手。
崔如英这些日子还是按时按点上课,铺子里的事她很少管。
陆云蓁能拿定主意的就不问她,等到月底的时候点心铺子的生意还好了些,估计是各家月饼吃完了。
不过因为前些日子生意不好,尽管想不出办法,可陆云蓁就总是去铺子,如今利润每日能有四十两,她可算是放心了。
只不过这一来二去的,大房那边觉出不对劲儿来了。
赵婉芝又不是傻子,那布庄后头陆云蓁就没去过,而是总往点心铺子跑,马车次次停在后门。
她后知后觉,布庄兴许就是个幌子,酥饴斋才是陆云蓁拿来打赌的铺子。
赵婉芝的心猛地沉了,若说陆云蓁不是有意为之,她说什么都不会信,她明里暗里打听了多少次,原来布庄是假的。
暗自跟着陆云蓁的丫鬟说,这酥饴斋五天之内,陆云蓁就去了三次。
跟别人一打听也是月初才开业的,正好对得上打赌的日子。
赵婉芝让人打听酥饴斋的生意如何。这都过去一个月了,现在这酥饴斋生意是有声有色。
出去打听的丫鬟说,最近生意还成,但比不上五香斋。赵婉芝心道,都能跟五香斋比了,那是还成吗。
“以前生意怎么样,刚过了中秋,你继续打听。”
她得知道从前生意怎么样,光知道这几日生意好不好有什么用?这眼看都过去一个月了。
总共俩月,她还什么都不知道呢。
陆云蓁藏得可真深呐,竟然半点风声都不漏。看点心铺子的位置也是极好的,让赵婉芝怎能不多想。
丫鬟打听这个就用了一天多,这事难办极了,从前的事儿谁还记得?谁会特意留心一个点心铺子生意怎么样。
丫鬟还特意买了酥饴斋的点心,赵婉芝尝着味道还不错,新奇又好吃,只不过这点心在正院见过。
她冷笑说道:“这点心正院就有,夫人早就知道这回事儿了。”
只不过这一日多,丫鬟是一无所获,还搭了钱买了两斤点心。
赵婉芝气不顺,说道:“你跟路人打听有什么用,去问别的点心铺子。”
这一问才知道,自中秋开始,酥饴斋的生意就很不错,月饼卖得极好,定价也不便宜,总共两种馅,蛋黄莲蓉的和玫瑰枣泥的,一两银子一斤。
至于卖了多少,照五香斋的伙计说,客如云来,都把五香斋的月饼比下去了。酥饴斋背后又是陆云蓁,婆家娘家都有势,五香斋也没办法。
眼下都得抢着定明年的月饼。
赵婉芝的心越发沉,没想到生意还真不错。
陆云蓁一直都是有主意的,难怪敢跟她打赌呢。眼下该怎么办,她就等着认输吗。
这会儿赵婉芝也想不出别的主意了,便直接去了燕归堂。
与其自己在这胡思乱想,还不如过去问问,陆云蓁想瞒着,如今知道她发现酥饴斋了,没准就自乱阵脚。
到了燕归堂,赵婉芝让丫鬟通传。
有一句话说得好,无事不登三宝殿。赵婉芝过来,陆云蓁还有些疑惑,她来做什么呢。但人来了,总不能给放在外面晾着,就让丫鬟给请了进来。
赵婉芝脸色沉得跟水一样,一进来就道:“弟妹做事也太仔细了些,咱们虽然有比试之名,可毕竟是妯娌,还能真的拼个输赢出来,点心铺子生意那样好,若是缺人直接和我说,还至于藏着掖着。”
陆云蓁笑了笑,“大嫂是为了这事儿来得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