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从其中找出了乌头残余,并说出乌头并未被煎煮过的痕迹,极有可能是煎药之后放入。
次日早晨,找到了袁承继那处,将问到的话和匣子的事都告知于他。
果然几位大夫又被请了过来,一齐观察了一会,立刻便认出匣子中是乌头的残留。
决定性的证据和证言皆有了,只剩下最后一个疑问。
这药是潘庆偷偷下个了其他人?还是五人皆知情,亲自将乌头放进自己的药中?
因死者已去,无人求证,奉公门的捕快对此各有猜测。
所以袁承继干脆让每人都攥写了一份案情报告,在其中阐述自己的想法,最后交到伏捕头手上让他定夺。
言淡心中已确认结果,但并未对此表示出异议。
她借着一齐探望伏捕头的名义,带着之前准备好的酒食糕点,和袁承继来到伏府门口。
第139章 伏府
伏清合人缘极好,在被禁足的这段时间,许多人上门探望,但都被他一一拒绝。
毕竟是被下旨闭门思过,至少要做出思过的样子才好,接待人太多反而显得不够‘悔过’,被那位知道了怕是又要起疑心。
守门拿到了拜帖,大多都被收到了指示的管家拦下。
但今日这两人并无拜帖,穿得也是奉公门的捕快服,因此还是特地通报了一声。
伏府位置极好,不仅靠近皇宫,且四周围绕得都是皇亲贵胄,是京城最贵的地段。
但这并不说明伏府富贵,因为这地是由开国皇帝亲自划分,居住进来不用出一分一毫,内里的装饰设计也是从那时留传下来,给奉公门的门主居住。
这待遇仿佛是很好,当上门主不仅分房分地,体面又有权势,邻居还都是整个国家最顶尖的那波人。
但仔细一想,如若哪日伏修远不再是门主,新门主上位,他们一家便需立即搬出,不得停留。
奉公门的门主是最受瞩目的,一旦脱离这个体系,没有了皇权庇佑,岂不是立刻处于风口浪尖之上?
好在奉公门门主虽不是世袭制,不能传给后代。
但基本都是终身职业,入职便干到了死。
就如同上任门主在位二十多年,直到几年前因病去世,才传给这任门主,更前一任也是如此。
如果这个传统不变的话,等伏家搬出去应是至少几十年之后的事了……
从门口被迎入大厅,一群人慢悠悠地走着,大约半刻左右便来到了厅内。
路上看花草亭廊,围墙布局,风格皆和奉公门相似,只不过更为精致,多了些淡色点缀。
伏清合还未到,两人被引到右侧座位,按身份排列,袁承继居上,而言淡居下。
侍女端上茶盏,放到两人中间的小桌上。
随即便一股香气萦绕,言淡抬眼望去,原来是另一个侍女开了窗。
窗外一片花景,微风拂过,桃色的花瓣摇摇晃晃,高地错落,馥郁的香气也随风飘入窗中。
侍女站于窗旁,垂首道:“公子说近日这花开得极好,二位可以好好欣赏一番,稍等片刻。”
伏捕头果然细心,怕两人等得烦闷,连景色都给安排好了。
袁承继垫脚瞧了瞧那花,微微颔首,在伏府的他显得格外有礼,“我知晓了。”
他依言走到窗前,真的便开始了赏花。
好家伙,这人还真是听伏捕头的话,说让赏花便赏……
言淡也走了过去,想着反正无事,也跟着看了一会。
不得不说,这府内的环境真不错。
冷风幽幽吹得恰到好处,花香袭人,再加上今日阳光明媚,暖洋洋照耀一片……
她只站了一会便有些困倦。
女子眼睛半睁半闭,随着风微微晃动,和窗下花儿的节奏恰巧相合。
伏清合从回廊过来便看见了这一幕,不禁有些忍俊不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