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破案我直接看答案/看见真相的女捕头

别人破案我直接看答案/看见真相的女捕头 第130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到了刘府去询问,刘大人当然不可能指证二皇女,更不可能承认此事。
坚持说此事是意外,是铺子里的管事失职,导致货物过重,车被压垮,才堵住了路口,和自己无关。
姜南那边的追查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何谓石生前所追查的最后一个案子,是有关屠灭景州蕥村二十多户人,肆意残杀过路行商的大山贼卢闿。
卢闿做打手起家,最初只是路边讹诈骗取一点钱财,后边发展成团伙,改为直接强抢。
害怕被衙门捉住,他们离开郡县人群集中之地,改为在景州的几个山上,绕着山路游走,遇见行商便抢。
手下几十个人听他指挥,个个身怀武艺,并非常见的乌合之众,十分难缠。
最后他们犯下大案,奉公门接手,何谓石联合衙门和下洲部分驻军配合,才顺利围剿一众山贼。可惜这卢闿对山上地形路径皆十分熟悉,见势不对提前跑路,留其他人断后,让他一人得以逃脱。
自从被卢闿逃走,此人成了何谓石心中的一根刺,这次好不容易再次收到了风声,何谓石害怕错过,当日便带着大队人马便追到了云山。
卢闿的消息来自于一个案件,有一行商经过云山附近的连山,被几人抢夺钱财,还想取人性命。
是身边护卫衷心护主,才让行商得以逃。
行商去衙门报案,所描述出的山贼长相和卢闿画像相近,便被报到了奉公门。
姜南找到这行商,并非京城人士,而是晋州商会之人。
这行商承认是收了商会会长的好处,但他并不知对方有何部署,只是按要求在固定的时间去衙门报案。
晋州元和郡,是曾经那位‘和郡王’的封地。
和郡王还在之时,二皇女便通过贤妃与郡王妃的关系在晋州安插了不少人。
元和案事发后,奉公门在当地清查的时候也查出了些许。
元和案的结果是,和郡王被贬,郡王府家眷也流放了。
但当地的官员却并未全部被罢黜,更别提那些商人了。
如今的元和郡,二皇女所种下的种子早已生根发芽,发展出了不少枝丫。商会不知事情严重性,自然听令行事。
第234章 罪与罚.捕头之死
事情皆是一环套一环传达下来,那些官员和商会虽是听命于皇子皇女,但如若无人敢指证,依然没有直接证据能证明那些皇子皇女和此事相关。
把和案件相关的人审问了一整日。
朝散大夫刘大人咬定了货物阻路是意外,问多了便装傻,他是官身不好为难,到了夜间便给人送了回去。
下牧监丞吴大人的罪名倒是无从推诿,且有人证,难缠的是他把罪名全部拉扯到自己身上,不肯改口。
他们畏惧上边的权利,自然是不能说出真相,行商和其他人皆未接触到事情核心更问不出什么……
被害的是何捕头,作为奉公门这边,既然知晓了背后主使之人,当然不能轻易放过。
好在当今皇帝的多疑不仅只针对奉公门一处,门主召了总捕和几位捕头商议一晚,晨间便带上整理好的有关皇子皇女相关线索记录,一股脑全交到了宫中。
皇帝看到之后,不用等他们多说什么,自己便会联想。
再加上之前在黑街布下的那步棋,皇帝收到消息后,应已开始着手去查。
如今,便是等待结果了。
……
在何捕头死去第五日,案件终于有了结果。
化名章泰的鲁直意因杀害的是朝廷命官,其中还包括的嫁祸等罪名,连着以前他在江湖上的罪行一起,被判刀刑。
刀刑分六等,末等五十刀,五等便提到了一百,逐步增加到最高,便是刀刑中最高级别的一等重刑,一千二百刀。
真正意义的千刀万剐。
但皇帝对鲁直意的行为痛恨至极,因此将刀数提升到了三千刀,听说行刑者如今压力很大,连夜重新打造了一把新的刀刃。
言淡猜测皇帝是愤怒于属下的背叛,以及皇子皇女的不安分。
所以这才杀鸡儆猴,故意重判以威慑收买鲁直意之人。
在鲁直意被重判的次日,皇帝便找了理由在朝堂上怒斥二皇女,评她‘粗枝大叶,难担大任’,顺手卸了她在军器监的职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