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冬,中国南方地区遭遇了罕见的雪灾。那年她刚上初三,学校组织个人捐款活动。由于是自发式的,要求每张大额钞票,需用铅笔在钞票上落款自己的姓名。
她那时性子沉闷,回家后和周平津说了这件事。捐款的数额,最后选在了吉利的666。当时,网络并不发达,捐款的钱,还是周平津特地去银行取出的,每一张都无比崭新。
不过,她并没有在钞票上属有自己的姓名。捐多捐少,都是心意。做善事,也不一定非要留下姓名。
只是,再将这些钱塞进捐款箱里的时候。她还是拿起铅笔,在其中某一张纸币上写下了这么一段文字:
我用的这张纸币,到底会经过多少人的手里,又会漂流几座城市呢?真是让人好奇。
字写得很小、很轻。
写完之后,又觉得这样的做法并不好。写下的铅笔字,被橡皮一一擦去。最终,只留了2008 周颂宜 北京。
像是q.q里放出的漂流瓶。
未来兜兜转转,流落到谁的手中。这一切,都充满了未知数。
现如今,几十年过去,“漂流瓶”被人拔开瓶塞。里面记载文字的纸条,在这个黄昏时刻,诉说着旧时的故事。
“,外婆想自己一个人静一会。”周颂宜微微一笑,“你先出去吧。”
“好。”
大概是勾起了往日的情绪,沉书舒应了声。继而又道,“我就在您房间外,到时候您叫我就好了。”
周颂宜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好。”
人走远后,这座房间只剩下她一人,连同手中的信笺、照片、钞票。
旧物铺展眼前,往日情勾起。她费力地睁眼,努力去辨认那些字迹:
小宜,今天我整理房间的时候,在你的抽屉里发现了一张照片。我想,大概是大哥结婚前几天拍摄的。我很诧异,照片中,你的小腹微微隆起。原来在这单薄的相纸中,框住的不仅是我们那个尚未降临于世的孩子,还有你。
我原以为,你是不喜这个孩子的到来的。但这一刻,我想我大概是错了。或许,没有任何人能够感知到你当时的情绪,没有人比你更纠结、彷徨、无措。
我欣喜又难过。
谢谢你,让这个世界留下了他曾存在过的痕迹。
这些话,我本不该提及的。小也读书后,某一天我在家中藏书阁翻阅资料,发现了你儿时曾留下笔记的书籍资料。稚嫩的、青涩的笔迹。
我恍恍惚惚中,想起了我曾经兑换到的一张纸币。太过崭新,故人留下的痕迹,致使一时好奇心的我,将它留存了下来。
毕竟,这是一份横跨千里的缘分。
与你相识后,我想起了这张纸币的落款人。只是世间重名重姓人,比比皆是。以为是偶然,后来千丝万缕的联系,证明这或许是缘分使然。
我们的缘分,大概上天注定。只是,是我让这个开始,变得不那么的美好。
周颂宜费力地读完最后一句。
人老后,水分流失极速。眼泪流过一次后,下一次想哭也哭不出来了。
可她看着那张纸。艰难地颤动眼睫,一滴清澈的泪珠,从松弛的眼眶滚落,滑过鼻梁,最终落在苍老的唇瓣。
咸涩的。
如这段感情的开始。
记忆开始变得模糊,周颂宜只觉疲惫。很想不管不顾地睡一觉,时光的尽头,有人在等着她。
山映斜阳。
霞云漫天,绯色的光落在那张被岁月优待的脸庞。温柔、幸福,安详。
“外婆,外婆,”沉书舒走进房间,以为周颂宜是睡着了,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臂,“外婆?”
“外婆。”
“外婆!”
照片、信笺、纸币,自怀中掉下。夕阳沉下的那刻,那张面朝镜头,伸手在肚子附近比了个剪刀手的照片,浮上一层暖光。
相纸的右侧。
钱币落款:2008 周颂宜 北京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