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秦朝当皇子

第八章:苏扶的快乐造纸生活【三更之二定时送达】(4 / 4)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苏扶眼睛一亮转身对阿牛爹爹道:“束脩就不必了,这些泡着的竹子就都给我吧!”

红脸汉子疑huo非常看到苏扶执意如此,也不驳回,便应下了。

于是,平日间无所事事的苏扶先生便多了两项工作。一个便是教书育人,教阿牛xiao同学的méng学。

另一个,则开始了竹纸大业。

第一步已经让阿牛的家人给完成了。

《天工开物》中制竹纸的第2个步骤是将竹料拌入石灰水浸在木皇桶中蒸煮8个昼夜,经过碱液的蒸煮,原料中的木质素、树胶、树脂等杂质被除去。然后取出蒸煮的原料放入清水塘内漂洗,然后再放进锅里浸石灰水蒸煮,如此反复进行十几天。经过反复蒸煮、漂洗,竹子的纤维逐渐分解。

苏扶一番口舌下从王家xiao姐这里取得了支持,约定利润对半分。由王家xiao姐提供物质支持,而苏扶则进行这些奇~yín巧计提供技术支持。

第二步骤中的原材料依靠王家xiao姐很快就取得了,第二部进行得很顺利。

八个昼夜便这般迅过去了。

古法造纸的第3个步骤是取出煮烂的原料放在石臼里用力舂成泥面状,捣烂后的原料用适量的水调配,使纤维彻底分离并浸透水分,成为纸纤维的悬浮液,再倾倒入纸槽里面。然后用细竹帘在纸浆中滤取,纸纤维留在竹帘上形成一层泾纸膜。

这道工序在造纸过程中是最费力的,抄纸的工匠站在纸槽旁重复着舀水、抬起竹帘等动作,每次承受的重量重达2o公斤。另外捞纸时还得靠经验,抄得轻纸会太薄,抄得太重纸又会嫌厚,完全凭工匠的手法。

现在自然没有工匠掌握其中诀窍,苏扶足足用了七天的时间这才掌握好了火候。期间累的更是腰酸背痛,真算得上劳其筋骨了。

第四步覆帘压纸,把捞过纸浆的竹帘倒铺在压榨板上,然后xiao心地移开竹帘,这层泾纸膜便落在板上。慢慢堆叠起一层层的纸页,再以重物挤压,排出泾纸页中的水分。重物挤压之下纸膜也慢慢成形,成为一张张四四方方的纸张。

过了这一步就到了最后一个步骤:透火焙干!

焙干纸张的夹巷是两道土砖砌成的砖墙,砖块之间有空隙能让热气透出。焙纸时先在夹巷内生火,然后以轻细的铜镊将一张张湿纸摊在墙上,从空隙中散的热气使纸张慢慢干燥,干透后揭起来就是一张可使用的纸了。

最后一步关键在于那些砖墙。不得以,苏扶又兼职了一回建筑设计师,甚至是建筑工。

终于,忙忙碌碌了一个月。也就是在始皇三十三年九月十七号的这天,王芙站在苏扶这间平凡无奇的xiao房子里,见证了一个时代来临——一张平滑,洁白的——纸!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