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心下一跳,看到扶苏并不是想要扯旗造反的样子。心中微微一松,计算道:“以而今雁门粮价计算,四千万钱。折合粮米便是两百万石左右,更何况四千万钱里本身就有许多粮米折合秦半两计算的。两百万石,莫说公子为吏员们加薪一倍,便是加薪两倍再重建郡兵也是足够了。”
扶苏一拍桌案:“便是如此啦!”
咸阳,阿房宫内,始皇正在兰池宫上休闲地批阅着奏章。
能在兰池宫,便意味着始皇八成就在休息,泡澡啊,和美人嬉戏啊反正怎么放松愉快怎么来。反正前殿这么大,始皇便是一天换一个住所也住不完,那就更不用说阿房宫内的娱乐措施了。
这个时间段把奏章送上来,嬴政自然不会喜欢。看向赵高,这一皱眉还真把赵高给吓得匍匐在地不敢出气。
初始恼怒过后,始皇便有些怀疑是不是赵高在陷害人。不过看到奏章上署名时,始皇压下这股子怀疑。
雁门、云中、代郡太守扶苏。
原来是三郡太守扶苏的奏章!
始皇这下也不确定是不是赵高在找扶苏的麻烦了,毕竟扶苏的奏章的确有任意时刻送达始皇手中的特权,便是始皇的休息时间也不例外。当然,始皇一时间没有想到的是:胡亥也有这特权,却从未用过。
打开奏章的始皇下意识略掉前文,不过出乎意料的是,过了不久却又不得不回了过去。看的始皇有些哑然失笑,因为许多大臣废话很多尤其是儒家门派的,歌功颂德便占据了大半篇幅。所以习惯了的始皇也略去前文,却不想扶苏话语言简意赅,读了后半段的始皇却抓不住扶苏的意思。不得不重头再看!
不过后半头却是让嬴政心下大喜过望。扶苏竟然不是来要钱要粮的!
一般而言,战乱后的郡县都会上书中枢要钱要粮。可扶苏这后半段竟然完全就是在写,他不是来要钱要粮的。是要为陛下分忧,为老爹分担困难:解决长城建设问题!
如何解决?扶苏奏章上写得明白:长城的钱粮,他包了。
这种好事送上门,始皇自然是大喜过望。虽说看着占足了儿子的便宜,可有便宜不占那叫王八蛋。
不过嬴政到底不是一般人,心想自己的儿子又不是笨蛋。雁门刚刚经历战乱,如何会这么轻易送上这么一份大便宜过来?于是嬴政这便反倒前文,一看,不由乐了。
扶苏原来是将目光盯上了那四千万钱,这四千万钱实际上只是个笼统的说法。是从雁门四大豪族手中查抄所得的财富总额,包括珠宝金银,以及相当一部分的粮米。这些总共计算价值的时候差不多是四千万秦半两的样子。
中央缺钱,扶苏十分清楚。这个钱财,本就是为了取得简在帝心的重要砝码。可扶苏怎么会又将这笔钱财给盯上呢?嬴政继续看下去,等着时间过了两刻钟,约莫着算是摸清了扶苏真正的目的:三郡的财政权!
后世改革开放的时候,各地为了引进投资基本上都有一项税收优惠的项目。可实际上,地方政府从来没有更改税率的权力。这个权力,一直都在中央的手中。在秦时,尽管紧急时候郡守可以调用郡仓,而且郡署也一直负责收取税收的工作,而非后世国税地税分开!可无论如何,就算扶苏是万石大官,也没有权力变更国家的税赋!一直到秦末乱世之后,中央的财政权才被地方摄取掉一大部分,到汉武帝时才收了回来。
而扶苏揽下长城工程这么一个庞大的项目,就是为了换取嬴政允许扶苏在治下实行税赋的更改。并且,扶苏保证无论如何都不会让治下生民乱、或者说其余恶性~事件。
当然,嬴政也不怀疑扶苏这么做真是只为了这个地方财政的自主权。因为扶苏在后面还提到了,尽管直道已经建立,可转运依旧艰难,雁门郡距离咸阳天高地远,税赋难以运达。不如将难以转运的部分,比如粮米,布绢这些留在雁门算作三郡承担长城工程的运转费用。而这些一共价值约莫一千八百余万秦半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