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周宁国在旁边,再加上两家厂子正在蜜月期,杨建柏高低得再提一下孙梦毓去魔都的事情。
他越看越眼热啊,年纪轻轻,已经可以研发项目。他魔都第一机械厂那么多人,硬是没有一个提出改进生产线的。
数量有时候真的不如质量啊。
杨建柏安排跟着孙梦毓学习的就是当初跟着他一起来宁台县的两位技术员。他们都已经三四十岁了,如今却要跟着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学习,不由得有点脸红。
但要他们拒绝学习,他们又不傻,明摆着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傻子才拒绝呢。
跟着小姑娘学习咋了?
孔子都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他们还能比得上孔子?
所以,那点羞耻很快被压下来。
老一辈的人学习态度都没有问题,两个技术员每天在孙梦毓带他们实操时都带着纸和笔,对孙梦毓强调的每一个重点都牢牢记住。
孙梦毓还惦记着王为民和孙强军说的实验室的事情,担心到时候人家沟通成功,她这边被拖住,不能立马去进行实验。
所以专门整理出来那条生产线的图纸。
交给两位技术员的时候,他们都非常珍惜,连连和孙梦毓保证他们会好好保护这份图纸,学透它。
交完图纸,孙梦毓的“老师”工作轻松很多,只要在他们哪里有疑问时解答一下就好,其他时候,他们完全可以自己学习。
而宁台县机械厂狠狠忙一通,结果非常美好,因为厂子的账面前所未有的充裕,周宁国旧事重提他之前的提议:有选择的通过技术部的研究申请。
这一次,机械厂领导没有像之前那样坚决反对,因为孙梦毓的例子摆在这里。
孟华邦说:“周厂长出发点不错,但如何让每一笔资金都用在该用的地方,审批通过该通过的项目,这是个难题。”
“我们不可能看到申请人名气大或者技术好直接通过他的申请,我们也不能看见申请人寂寂无名就判定他的项目不行。”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要能落实地的、有可行性的项目。”
其他厂领导纷纷赞同孟华邦的话。
孟华邦接着说:“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可能申请人的项目是好的,但需要的经费多,或者失败好多次,遇见这样的情况,我们厂子应该如何处理。”
孟华邦一连说出一串的问题,但他内心对这个提议还是偏向赞同,“但这个提议是好的,我投赞成。”
周宁国露出笑容,“好,孟副厂长赞同,还有谁有什么意见吗?”
孟华邦一直以来都是坚定的“反周派”,意为只要是周宁国提出的建议,他基本都会反对,哪怕最后同意,也会折磨周宁国几个来回,不会让周宁国的举措简单实行下去。
这还是第一次,孟华邦这么轻易同意周宁国的话。
其他领导自不会和风头正盛的周宁国作对,更何况,厂子能挣到这笔资金和周宁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回到办公室,周宁国心情舒畅,对董复兴说:“难得见孟同志轻易同意我的提议啊。”
董复兴心中腹诽,人家站你这边了,你就叫人家孟同志,人家不和你一队了,你叫人家孟副厂长。
人家为啥是副厂长,你心里没点数?
偏偏你每次见人家都要提,恨不得每句话说一遍,生怕戳不到人家的肺管子上。
看你浓眉大眼的,没想到还挺记仇。
他跟着周宁国来办公室是有正事。周宁国的这个措施,首当其冲就是技术部,那他作为技术部的主任,肯定是第一个把关的人。
虽然在会议上没有直接通过,但已经八九不离十,现在欠缺的就是一些小细节。
董复兴想再和周宁国聊一聊。
然后,孙梦毓和卫博宁进来,后面还跟着王为民和孙强军。
周宁国看家王为民和孙强军,赶紧站起来让座,不知道早已经离开的两位老爷子怎么又回来了。
王为民性子急,直接和周宁国说道:“小鱼同志和卫同志借给我们一段时间。”
周宁国脸色大变,倒不是借孙梦毓和卫博宁让他吃惊,主要他怕借着借着,成人家的了。
周宁国支支吾吾,不想说话。
孙强军看出周宁国的顾虑,说:“你放心,不会有借无还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