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你大嫂去年生了个女儿,你大哥给起名叫塔尔玛,如今都两岁了了,还有你姐姐,因为你姐夫守孝,所以婚事推迟了一年,不过前年还是出嫁了,如今已经出嫁三年了,今年年初刚生了个儿子,叫余朗,如今看着你们几个都过的不错,我也就放心了。”
舒宁的姐姐塔娜嫁的不错,余家虽然是汉军镶红旗,但是正经的旗人,不是包衣奴才,虽然余家家主只不过是从六品,比托尔弼还低了三级,但只要是正经旗人,富察氏就觉得这桩婚事不错。
说完之后,富察氏又有些感慨:“你选进宫的那一年才是康熙十四年,如今都马上康熙十九年了,家里也不能时时给你传个信,这些消息你都不知道。”
“如今可不是都知道了?”
“是啊,如今都好了,你都怀孕了,我也不求什么了,只盼望着,孩子健健康康的出生,将来就更好了。”
这是自然的,皇子、公主的外家过的总不可能比其他家差,康熙也不是乾隆,因令妃父亲准备饽饽迟了些,就杖责八十。
令妃成为妃子后,居然连家里欠债800多两都没有能力偿还,全家上下所有人包括几个兄弟及其子女全部居住在22间房屋内,直到令妃怀孕了,乾隆才赏赐了令妃家里房屋三十七间,每年出租能获得差不多一百五十两的租金,缓解了令妃家里的经济危机。1
一般情况下,一个标准的四合院,北房三间,耳房两间,东、西厢房各3间,南屋不算大门4间,连大门洞、垂花门共17间,能住人的,也就是十五间屋子。
对于一个官员之家以及妃嫔母家来说,令妃家里实在是有些过于贫困了。
相比之下,康熙对妃嫔母家还是很不错的,历史上的托合齐就是因为身为皇子的舅舅,才能官至步军统领。
康熙十八年十二月四日,宜嫔发动了,于当日产下一子,皇上为其取名胤祺,只是小满月那天,皇上觉得太后在后宫孤寂多年,膝下无有所出,为了宽慰太后,皇上下旨,将胤祺阿哥交与皇太后抚养。
虽然太后已经是太后了,但如今的太后不过三十八岁,抚养一个孩子,的确是打发时间的好方法。
只是听说宜嫔私下里有些不大乐意,毕竟太后不说是汉语了,连满语都说的不好,或者可以说,就不会说满语,只会说蒙语,这么多年了,一直如此,宜嫔将孩子抱过去的时候,和太后说两句话都不能,可想而知以后宜嫔想见孩子一面会有多难。
又是新的一年,康熙十九年到了,正月初三,富察氏和舒宁一起过了一个生日,看着内务府和昭仁殿的人一个一个的往舒宁这里送赏赐,富察氏终于放心了。
“看见皇上待你如此,额娘后天走也能安心些。”
只是当天晚上,舒宁就有些不太对劲儿,起初她又以为是吃多了,毕竟她今天生日,很高兴就多吃了一点。
但没想到的是没一会儿羊水就破了,穆达齐姥姥和方佳姥姥最近一个月都是住在咸福宫的,一看就知道是要生了,连忙开始派人通知御药房、太医院,又让膳房抬热水过来,咸福宫这八个人忙的团团转。
紧接着,本来就预备着的接生嬷嬷就过来了,按照舒宁之前的吩咐,全部换衣服,连头发也要拆,然后用准备好的布包起来,最后再用烈酒洗手,然后才能进到产房里。
舒宁只觉得疼的厉害,一阵一阵的,先开始她还能短暂的睡着,但后来她感觉自己的身体已经不是自己的了,她只能在一阵一阵的反复疼痛中忍受着,也不知道时间,直到她听到旁边的银枝高兴的说:“贵人产下一个阿哥!”
但穆达齐氏把了脉,又摸了摸之后,确定还有另一个,就让舒宁加把劲儿,舒宁被喂了参汤,嘴里又含着参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过后,银枝再次对着外边传:“贵人产下一个公主!”
之后她好像又排出来个什么,舒宁感觉应该是胎盘,穆达齐姥姥和方佳姥姥将胎盘埋到了早就准备好的喜坑里。
再然后的事情舒宁就不清楚了,因为她实在是太累了,太困了,本来就是在要睡觉的时候发动,又生了一夜,没多久,舒宁就睡着了。
醒来的时候就看见富察氏正在身边抹泪,不过显然是高兴的泪水,见她醒来了,连忙叫银枝过来给她喂水。
“是龙凤胎,你和你的那个祖奶奶一样,都是有福气的人,皇上下了早朝之后过来看了一眼,见你还睡着,就没叫你,只是去看了看孩子,十分高兴呢。”
舒宁感觉自己特别的干,特别的渴:“额娘,如今什么时候了?”
“已经是酉时了,肚子饿吗?膳房随时热着饭,我刚刚已经叫金果取了,一会儿就能送到。”
舒宁一口一口的用完了粥,穆达齐姥姥和方佳姥姥一人抱着一个孩子,如今都已经被洗的干干净净的,只是皮肤还有些红,样子也皱皱巴巴,而且好像也不大,小小的。
看着两个孩子,舒宁简直不敢相信这是自己生下来的,她总感觉她还没有做好为人母的准备。
“如今能看着你好孩子都好好的,额娘明天回去也就放心了,原本还想着看不到外孙了,没想到正好赶上了。”
正月初六,皇上为阿哥赐了名字,叫胤祾。2
至于公主,一般很少这么小就起名,满族不重视女性的名字,就像万琉哈氏的名字随意的叫做妞妞,意思是家里最小的女儿,乌雅氏的名字叫做玛禄一样,意思是酒瓶子,这都只是随便起的。
公主们也没有什么区别,从出生开始,就只叫次序,大公主、二公主这样叫着,直到快要出嫁,需要册封了,才会给一个品级和封号,但这里仍然没有名字。
不过虽然皇上没有起名字,但舒宁自己给女儿起了一个,就叫舒颜,希望她今后每一天都开开心心的。
富察氏也听到了,笑着说:“这个字好,咱们的胤祾一定是个有福气的人呢。”之后下午的时候,富察氏就收拾回去了,在宫里留一个月,见识了宫里的春节,又陪女儿过了生日,见证了外孙和外孙女的出声,富察氏已经非常满意了,也不敢再多留。
而舒宁则是拿着书查这个字的意思,祾,神之福也,的确是个好字,不过大概是皇上的偏好,阿哥们的名字大多都是“福”,要么就是有福这个意思。
比如太子胤礽,礽,意思是福、福气;三阿哥胤祉,祉,福也。从示,止声。——《说文》;四阿哥胤禛,禛,以真受福也。——《说文解字》;五阿哥胤祺,祺,本义指幸福;吉祥。
除开早期康熙给孩子起名都是起保成、保清、长华、长生这种希望孩子活的久一点的名字,等到孩子逐渐能活下来了,康熙又希望孩子能够有福,这大概也是一个父亲对孩子朴素的愿望与祝福吧。
舒宁还挺喜欢这个字的,不过这不影响她专门做了个银铃在小胤祾面前晃悠,听见小胤祾咯咯咯的笑,舒宁就觉得开心。
乌雅氏过来送贺礼的时候看着舒宁这样玩儿,只觉得哭笑不得:“这可是皇子,你就这样逗他。”
舒宁又拿手戳了戳他的脸蛋,如今倒是长起来了,也比之前瘦瘦小小的样子要胖一点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