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带着全家六口过好日子

重回八零:带着全家六口过好日子 第6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顾思晴刚往锅里添了水,顾三静回来了,风风火火的,头发都成了鸡窝。
姐妹俩一个烧火一个做饭配合的很好。别说不到十岁的孩子不会做饭的话,农村的孩子,很多八九岁就会做饭了。
做的是面条。面条是之前王月菊擀好晒干的。把白菜炒好,又往锅里加了水,顾思晴就去地里叫顾建国他们回家吃饭。等他们回家了再下面条。
她走到二叔顾建成家地头,往里瞅了瞅,就见只有大堂哥顾学强一个人在干活,不见二叔二婶的影子。
这样的一家子,能把日子过好了才怪。不过,这跟她没关系。
到了自家地里,她跟着爸妈和姐姐们,一起把玉米杆装在架子车上拉回家。这些玉米杆,能当柴火烧。
还是顾建国拉着架子车,姐妹几个在后面推。到了家门口,就见张春桃拿着一块红底蓝花的布,笑着跟隔壁的三婶子说话。
见到他们,她还故意抬高声音说:“我说去地里干活吧,我家大强不让我去,说他一个人就能把活儿干了。这儿子和闺女就是不一样。”
这种话王月菊虽然听了很多年了,虽说不会太生气,但也不会多高兴。顾思晴见老妈脸色不好看,就凑到张春桃跟前问:“二婶,你说男孩好还是女孩好?”
“当然是男孩好。”张春桃撇嘴笑着看王月菊,长的好又能怎样?能生儿子才是真本事。
她正高兴着,就听顾思晴又道:“那二婶你也是从女孩长大的啊。唉,你自己都看不上自己啊!”
张春桃:“”
张春桃从三婶子手里夺过花布,哼了一声扭头走了。死丫头片子,看以后怎么收拾你。
第11章 退亲
见张春桃走了,三婶子笑着跟顾思晴说:“你这丫头真是个机灵鬼儿,你们姐妹几个都孝顺,你妈福气在后面呢。”
顾思晴咧嘴笑,“三婶,你也有大福气。”
“哎哟,你这丫头可真会说话。”三婶子笑的眼睛都快没了。
不过,前世三婶子确实挺有福气的,虽然她有个又懒又馋的儿子,但她还有个很能干的闺女。她闺女后来做生意赚了不少钱,看她儿子不孝顺,就把她接到家里养老了。
顾思晴回到家,二姐就朝她竖起了大拇指,“小四你越来越能耐了啊!”
顾思晴嘻嘻笑,然后进厨房跟大姐一起往锅里下面条。老妈的手擀面,虽然没有多好的卤子,但吃起来一样香得很。
吃过饭,顾思晴和跟顾一敏去洗碗,顾三静和顾二慧去喂猪,顾建国和王月菊正在晒剥好的玉米棒子。见四个孩子勤快,夫妻俩心里暖呼呼的。
他们没想过这辈子大富大贵,只要一家人和和睦睦的过小日子就行。
王月菊把捆好的玉米棒子递给顾建国,“你再找人打听打听邓志明,这亲事我越想越觉得不是很好。”
顾建国听了她的话皱了下眉,昨天邓志明和张双平两人的事儿,他心里也有个疙瘩。接过妻子递过来的玉米棒子,他嗯了一声,“之前只在他村里打听了,没去他单位打听,我明天找人问问。”
“以前还觉得是个好的,现在看着不是个踏实人。”
“放心吧,我多打听打听。”
两人正说着邓志明,结果邓志明的妈赵凤兰来了。她一进院子就说:“哟,你们家的玉米棒子可真大,今年收成肯定好。”
今年他们家的玉米棒子确实比别家的大。一是因为顾建国听了镇上农技站技术员的建议,种玉米的时候,让每棵玉米之间的间隔大些。二是,这一家子人都勤快,浇水施肥没有落过,地里的草也被拔的干干净净。
村里人都说顾建国伺候庄家跟伺候孩子一样。
赵凤兰当初之所以答应邓志明和顾一敏的亲事,一是被邓志明磨得没办法了,二是觉顾一敏勤快。看看顾家的小院,就是犄角旮旯都被打扫的干干净净。
定亲一年来,她对顾一敏慢慢也满意了些。昨天张双平到家里,说了她跟邓志明谈过对象的事情,她就对顾一敏又不满意了起来。
张双平的爸是村支书,她是村小学的民办教师。就这两点,赵凤兰觉得都能把顾一敏甩出八条街去。顾一敏除了长得好看还有啥?勤快?儿媳妇娶到家,就是不勤快她也能把她捋勤快了。
张双平走后,她又在路上碰到了张春桃,张春桃又跟她说起了王月菊生闺女会遗传的事儿。
这种事儿没有事实依据,赵凤兰不怎么相信。他们村老栓家的,一口气生了八个闺女。后来那些闺女嫁了后不也生了儿子。
但张春桃还说,屁股大的才能生儿子。这话很多人都说,赵凤兰觉得很对。她自己屁股就大,所以就生了儿子
回去后她仔细想顾一敏的屁股大不大,想来想去都不确定。所以,今天就来看看,顾一敏的屁股大不大。
王月菊拿了个凳子让她坐下,“你怎么有空过来了?”
“去我娘家,路过这里就过来坐坐。”赵凤兰在顾家的小院里看了一圈,没有见到顾一敏,正想问,就见她从厨房走出来了。
一见到她,赵凤兰眼睛就往她屁股上瞅,然后脸色就沉了下来。顾一敏是细高条,小骨架,看着盘很顺,但屁股是真的不大。
再看眼前的王月菊,也是瘦的一条,生了四个孩子了,腰也没见多粗。赵凤兰心里撇嘴,长得再好有什么用,不会生儿子就是最大的毛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