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84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这本来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再加上纵横术,就显得过于轻浮了。
一个儒学流派,吸收糅合佛道与纵横术,听起来就感觉古怪得很。朱熹的点评最为形象,说三苏父子“早拾苏张之余绪,晚醉佛老之糟粕”。
然而在北宋后期,民间影响力最大的,既不是王安石的新学,也不是二程的洛学,恰恰是以三苏为首的蜀学!
因为蜀学士子文章写得好,传播范围极广,且情本论易于被年轻人接受。
就连陆提学这个主张做事的,都被情本论给带歪了。
“罢了,喝酒!”
陆提学突然有些意兴萧索。
大家都没搞明白,刚才还挺高兴的,怎么突然就变脸了。
可能,又在发神经吧。
陆提学却是想到了朝堂时局,他与族弟皆为新党,可蔡京的许多做法,就连新党也看不惯。
他的族叔陆佃,是王安石的亲传弟子!
而朱铭刚才抄的那首诗,原作者正是他的族侄陆游……可能,今后还会继续抄,谁让陆游还没出生呢?
似乎觉得气氛有些沉闷,陆提学又说:“尔等可行酒令。”
向知县拱手道:“请提学出令。”
陆提学说:“饮酒作乐,不应繁琐。便用调笑令,喝酒为首,三句便可。吾先来,喝酒,喝酒,莫负韶华老朽?”
向知县立即接:“喝酒,喝酒,争先不甘人后。”
钱教授又接:“喝酒,喝酒,贪欢莫思年寿。”
什么玩意儿?
轮到朱国祥时已经懵掉,他最近恶补了平仄与押韵知识。可前面三人的酒令,平仄不完全一样啊,这让他怎么往下接?
“喝酒,喝酒……”朱国祥仰脖子猛喝一碗,“我干了!”
“哈哈哈哈!”
全场大笑,气氛热闹起来。
朱铭坐在陆提学旁边,正好是主桌的最后一个。
这种时候,背再多诗词都没用,必须知道酒令平仄。
通过前面七位的酒令,朱铭已经听出其中规律,倒数第三字必须是平,最后一字必须是仄,其余位置可以随意。
朱铭接道:“喝酒,喝酒,酒肉穿肠无垢。”
旁桌一个士子迫不及待道:“喝酒,喝酒,醉意沉沉消瘦。”
“哈哈!”
陆提学拍手大呼:“罚酒,罚酒!”
那士子疑惑道:“出韵了吗?”
陆提学促狭道:“如此简单的酒令,难道还允许你通押?”
在场众人,皆哭笑不得,提学大人真是太狗了。
故意出浅显酒令,却在押韵那里挖坑等人跳。
“受”押“有韵”,为上声。
“瘦”押“宥韵”,为去声。
创作诗词时,“受”与“瘦”能够通押,这种情况下是押韵的。但如果行酒令,陆提学作为主裁判,可以判定“瘦”字出韵了。
以前科举考诗赋,押韵也这般严格,很多大佬都会翻车。
朱铭悄悄抹汗,他运气好,差点就掉坑里。
酒令行到第二圈,一共有四人出韵罚酒。到第三圈时,朱铭也出韵了,老老实实罚酒一碗。
这不丢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