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就睡,白天写了十篇文章,还反复修改誊抄,有干一天体力活那么累。
第二日,考十道兼经题。
第三日,考一道试论、五道经史时务策。
试论题,是让考生评价汉宣帝。
这道题肯定出自王黼之手,意图非常明显,让考生夸赞汉宣帝,顺便夸一夸宋徽宗。
朱铭已经猜到出题者的心思,但他偏不夸宋徽宗,只是客观评价汉宣帝。破罐子破摔,大不了落榜,然后滚回大明村去。
两道经史策题,还算中规中矩。
三道时务策题,一篇谈论西北战事,两篇谈论财政问题。
朱铭全部照实了写文章,虽然没有明着批评蔡京和童贯,但却强调吏治败坏问题。
就他这么写,第三日的六道题,是很难获得阅卷官认可的。
这个时代,连科举都得拍马屁!
就拿上一届的主考官蔡薿来说,此人是崇宁五年状元。
这状元水分极大,完全靠溜须拍马当上的。
当时蔡京遭受言官弹劾,宋徽宗也被群臣逼得做出让步。
蔡薿在殿试策论当中,疯狂为蔡京说好话,大肆攻击其政敌。
宋徽宗、蔡京读之大喜,遂将蔡薿点为状元,将其状元文章颁行天下,九个月内就升为从四品。
接着,蔡薿又翻查族谱,认了蔡京为叔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