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180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朱铭吐槽道:“官家牛逼,蔡相公也牛逼。”
“怎么了?”朱国祥不太明白,“东京城确实挤得很,如果能扩大城区面积,对老百姓而言也是件好事。当然,前提是要把拆迁工作搞好。”
朱铭问道:“朱院长,伱可见过东京外城墙的模样?”
朱国祥点头说:“见到了,歪歪扭扭的,跟想象中的笔直大城不一样。”
朱铭说道:“几百年后,欧洲有一种棱堡,可以对敌人形成交叉火力,各个方向都没有射击死角。东京城虽然不是棱堡,但原理是类似的。东京外城,是柴荣和赵匡胤亲自督建的,根据河道网络,故意修得弯曲不直,保证守军能在各个方向迎击敌人。宋徽宗,想把城墙拉直!”
“你怎知道?”朱国祥问。
朱铭说道:“岳飞的孙子,在写书时吐槽过。蔡京此次筑城,大大削弱了开封的防御力!”
朱国祥说:“要不去劝谏一下?”
“我才不劝,平白惹那昏君生气。”朱铭连连摇头。
朱国祥问:“枢密院、工部和兵部,就没人懂这些吗?”
朱铭说道:“或许有人懂,但肯定没人说。别高估北宋这些家伙,早就烂得不行了。靖康年间,金兵和宋军用投石车对轰。金兵的投石车在城下,宋军的投石车在城上,以高打低,宋军居然败得毫无悬念。别人金兵的投石车,还是就地取材,在开封城外临时制造的。这说明什么?军事科技荒废啊!”
朱国祥道:“或许不是科技落后,而是制度腐败导致。”
“管他呢,”朱铭说道,“我先改进活字印刷术,那昏君肯定喜欢,争取早日升官外放吧。”
第175章 李浪子
重阳节,放假一天。
朱国祥骑着聚宝盆出门,朱铭、郑胖子、郑元仪乘坐皇帝御赐的马车,带着七八名随从一起出门。
车家炭行的河对面,便是大名鼎鼎的相国寺。
相国寺之所以热闹,并非菩萨有多灵验,而是这里有东京最大的瓦子!
看表演还在其次,摆摊卖货的是真多,寺前广场可以容纳两万人。
相国寺的东门大街,俗称“文字行”。放眼望去全是书店,还有各种古玩字画,女眷们去寺内拜佛时,男人们可以趁机在此闲逛。
聚宝盆和马车都交给随从,众人一路顺着东门大街步行。
连续进了几家书店,朱铭都没找到活字印刷的书籍。
“看样子,活字印刷还上不得台面,稍微正规的书籍都采用雕版。”朱铭说道。
朱国祥将一本图书放回去,踱步出门说:“你记得铅活字和油墨配方?”
“金手指嘛,咱记性好,”朱铭说道,“古腾堡的铅活字,是用铅、锡、锑、铋合金制作的。锑在中国古代叫连锡,属于铸造铜钱的添加物。”
“你怎么知道是连锡的?”朱国祥问。
朱铭笑道:“跟键盘侠在网上对喷过,他说中国古代无法制锑,还说连锡不可能是锑。我查了很多资料,还查到有明代实物出土,锑的纯度高达百分之九十多。一堆资料甩他脸上,那个家伙却还在嘴硬。”
朱国祥道:“铋呢?”
朱铭摇头:“不清楚铋在古代叫什么,也不晓得怎样去提炼。”
朱国祥问:“铅活字为啥要加锑和铋?”
朱铭说道:“浇铸出来的铅活字,虽然制作成本极低,但冷却之后容易变形。加入适量的锑和铋,能有效防止铅锡合金热胀冷缩。铋我不知道怎么搞到手,只能加入锑试一试。”
郑胖子对文玩字画不感兴趣,独自快步走在前方,郑元仪和侍女则跟在朱家父子身后。
转眼就到了相国寺前广场,今天是重阳节,广场里人山人海。
到处都摆着摊位,算命摊子就有上百个。
朱铭在一处旧书摊前蹲下,认真翻找片刻,发现了两本活字印刷书籍。
字迹大小不一,有些地方墨太浓,有些地方又墨太浅。
从这两本书便能看出,北宋的活字印刷技术,还处于非常原始的阶段。
“郎君,二哥,这里有珍珠佛像!”郑元仪喊道。
朱铭走到卖首饰的摊位,看到十多颗佛陀模样的珍珠:“这是从哪来的?”
摊主回道:“太湖来的,叫佛珠,又叫蚌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