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283节(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朱铭问道:“邛部川蛮为何要听大理国的?”
谯欢解释说:“早在唐代,邛部川蛮就与南诏国联姻,如今变成大理国还在联姻。大理国兵锋强盛,此间诸蛮多受其所制。我大宋这几十年来,在黎州并未展现军威,诸蛮更不敢反抗大理国。邛部川蛮的首领,也需要借助大理国压服诸蛮。”
朱铭冷笑:“这两林蛮的鬼主之子,说话不尽不实,居然不肯吐露实情,想来必定居心叵测。”
谯欢说道:“两林蛮明为大宋藩属,却又悄悄做了大理国藩属。如此大罪,他们怎敢说实话?”
与谯欢交流一番,朱铭基本搞清楚情况。
诸部蛮夷,夹在大宋与大理之间,同时接受两国册封。利用大宋和大理互相忌惮,诸蛮才能求得生存,谁都不敢轻易吞并这些蛮部。
但是,大宋久不用兵,在蛮夷当中威望日减。
诸蛮不得不倒向大理国,听从大理国的命令行事。同时又想摆脱大理国的钳制,只是无能为力而已,因为大宋不可能为了他们出兵。
邛部川蛮因为跟大理国通婚,得到了大理国物资支持,因此发展得最迅速,不断的扩张地盘和人口。
那个两林蛮鬼主之子李继恩,其真实目的,就是想挑起大宋跟邛部川蛮的战争!
而且,两林蛮极有可能保存实力,看似砸锅卖铁打生死战,关键时刻多半会划水——这是朱铭的猜测。
宇文常虽然不了解实情,但下意识感觉有问题,因此不愿被两林蛮当枪使。
只有朱铭这个愣头青,才听到消息就想出兵。
一旦官府跟邛部川蛮开战,打胜仗自不用说。若是打了败仗,两林蛮会立即倒向大理国,甚至疯狂送钱送女人表忠心,而大理国必然趁机加强对诸蛮的控制力。
个中关系,非常复杂。
大致有三股势力:大宋、大理、诸蛮。
细分又有无数股势力:邛部川蛮、两林蛮、保寨蛮、风琶蛮等等。
每个蛮部联盟,又分为诸多部落。
比如邛部川蛮,就有六个大部落。其中五个大部落是乌蛮,还有一个大部落是白蛮,他们对外虽然抱团,但互相之间也是有争斗的。一旦外部环境剧变,很可能自己就打起来。
朱铭决定,尽量摸清诸蛮的情况再说。
第280章 生死决斗
又行数日,朱铭来到普古笼。
眼前的景象让他有点惊讶,这里并非什么村寨,而是一座小城,甚至还有土石城墙。
如果朱铭仔细翻阅《新唐书》或《资治通鉴》,就能知道这座城的来源。
其为唐代忠武大将军颜庆复,为抵御南诏国所筑的新安城。
邛部川蛮勿邓部占据此地,将倒塌的城墙修修补补,城内还建起了许多碉楼。改名为乌托尔苦,即“乌托城”;按部落名称也叫“勿邓城”;或者叫“普古城”、“普古笼”。
大渡河以南的诸蛮,其实是彝化的羌族后裔。
说得更细一些,他们的祖先是白马氐,又称白马羌。
至于邛部川,这是一条河的名字,沿河居住的部落统称邛部川蛮。
一路行来,朱铭的小本本都快记满了。沿途山川河流与部落情况,他都简略的记载下来,关键地方还画了简易地图。
对于大宋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资料。
因为自赵匡胤开国以来,大宋朝廷从未派使者南下,只让黎州官员跟诸蛮打交道。
而黎州官员,只盯着大渡河以北的区域,从没想过去南边探听虚实。
城内。
唐代汉人的房屋,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蛮屋。
百蛮都大鬼主居住在城市中心,其笼堡足足修建了五层。顶层堆满了粮食和兵器,鬼主和妻妾住在第四层,儿孙住在二三层,底楼则是鬼主办公的地方。
这座笼堡的周围,还分布着一些笼堡,多数为三层,少数为四层。
夹杂在笼堡之间则是普通的二层楼房,底层甚至还养着牲畜。嗯……有点像把村寨搬进城里,几乎看不到几间店铺,生活方式跟在村里差不多。
“都大鬼主,汉官来了!”
百蛮都大鬼主苴猛,正在亲自喂养战马,属下匆匆跑来汇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