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495节(3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有这前车之鉴,朱铭自然不会再设。
至于通政院,就是明代的通政司。这玩意儿在明初权力极大,是皇帝处理朝政、沟通内外的主要机构,六科不过是通政司的下属部门。
内阁出现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侵夺通政司大权,接着又收编翰林院,继而再辖制六科——整个过程,用了上百年时间,内阁终于诞生权相。
如果通政司正常运转,就不需要什么司礼监了。
朱铭又仔细讲述“一阁三院六部”的权责划分,群臣为之骇然,就连张根、高景山都颇为震惊。
一旦这种中枢构架落实,皇权将达到一个顶峰,宰相的权力被大大制约。
这跟宋徽宗的任性妄为不同,宋徽宗靠破坏制度搞一言堂,而朱氏父子则是将皇帝集权制度化。
与此同时,一扫赵宋的中枢弊病。
中央机构不再冗余职权划分也更明确,六部不再是宰相的应声虫。
正常运转下的阁部院制,六部尚书可以借助通政院,跟内阁那些宰辅们掰掰手腕。
第500章 要职任免
翟汝文是赵桓提拔的翰林学士,听说“一阁三院六部”里没有翰林院,忍不住问道:“敢问大元帅,翰林院会取消吗?”
“不会,”朱铭说道,“但权责有些变化。”
翰林院这玩意儿,在唐代中前期,连正经官署也不算。里面个个都是人才,专门陪皇帝休闲娱乐,说白了就是天子养起来的帮闲。
安史之乱以后,皇帝谁都信不过,开始重用身边这群人,兼职担任顾问,并且参与起草内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