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子甚宜其妻,父母不说,出”这句后面,朱铭批注道:妇非犯七出之例,父母不可出。偶有言语顶撞,不算不顺父母,人非草木哪能时时恭顺?
又在“子不宜其妻,父母曰:是善事我”后面批注:强扭之瓜不甜,可酌情判其和离。
胡安国看着朱铭的种种批语,他很想把整篇正文内容,直接从《礼记》当中给删掉,因为已经被批注得面目全非。
朱铭说:“我的批语全部保留,印刷之时加一句‘太子曰’,有什么骂名我可以担着。”
“是。”胡安国只能照办,换成别人他还可以辩经,面对太子这经实在没法辩。
胡安国心中感慨:元年春,王正月,果真是新朝新气象啊。
不仅是《礼记》和新朝礼仪,还有公文名称和格式,全部都进行了统一。
就连大写数字,以前用五花八门的同音字表示,现在也官方统一为壹、贰、叁、肆、伍……官员若敢乱写,第一次给予警告,第二次就扣工资。
第547章 王者无外
胡安国捧着太子增批的《礼记》,精神恍惚走到外边,抬头一看感觉太阳过于刺眼。
孟昭见状笑了笑:“先生何必如此,太子增批的只是《内则》,又没有强行增批《大传》。一点小事,无伤大雅。”
胡安国缓了一口气,点头说:“确实。”
两人又聊几句,各自回去办公。
《礼记》是对先秦礼法的总结,进而引导确立后世两千年来,中国人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教育思想、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美学思想等等。
其中,《王制》讲的是治国理念、学校教育、丧葬养老等等。
《大传》讲的是宗法制度,这玩意儿也是有积极意义的,甚至可说能够推动中华文明发展。
《内则》讲家庭内部的礼仪规则,同时还包含饮食制度。但它讲得太细了,具体到个人行为准则,近现代批判的吃人礼教,很多都可以在这篇找到影子。所以朱铭也对其颇不认可,非要增加批语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