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660节(1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在李宝的眼中,这里的男人都是兵源,这里的女人也可以种地。算上旁边两个岛屿,共有将近三千居民,很多是辽金战争时逃来的。
除了种地,他们也打渔,生活基本可以自足。
李宝这次回京接收封赏,打算找朝廷要点兵甲。给觉华岛的居民弄一些,给旅顺那边的百姓弄一些,编为保甲农闲时操练,遇到情况拿起武器就能作战。
他能在两处据点拉起至少六千民兵!
而金国的辽西、辽南皆被搞得人烟稀少,特别是复州那一片,城池被焚毁,百姓纷纷投明。
只要聚兵强攻拿下化城县和化成关,再让朝廷派一万兵来,李宝就能率领大军直取辽阳。
数日之后,两条补给船来到觉华岛。
卸下许多粮食、食盐、酒醋等物,又载着岛上的咸鱼离开,李宝也搭着回航的补给船抵达山东。
在登州宾馆下榻时,李宝随口一打听,才知道他扔回来的和尚,全部打散安置到山东种地去了。只剩一个大龙宫寺住持,带着寺里的佛宝,跟随官员共同前往东京。
李宝行至济南,遇到整装待发的邓春、韩世忠。
三人见面,韩世忠开玩笑道:“李侯还不来,俺与邓总兵就要先走了。”
李宝解释道:“启程之前,又去打了一仗。”
韩世忠羡慕道:“李侯运气好,总能寻到仗打。俺们这一路,去年真没意思,遇到的都是伪朝军队,就没打过一场像样的仗。”
李宝笑着说:“伱可请调去岛上统兵。”
“俺已被调去麟府,先打完那里的金贼再说。”韩世忠嘿嘿笑道。他是西军将领出身,现在又调回去统领一部西军,也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扬眉吐气了。
邓春问道:“金国的辽东怎样了?”
李宝说道:“在辽西、辽东和辽南,金国州县本就人烟稀少。俺带兵去搅合一通,又有耶律余睹招降辽国遗民,那里的各个州县已废了大半。待从东京回来,俺就要打化成关,反正不会让金人过安稳日子。”
“收了麦子再打吧,”邓春提醒道,“山东粮草已空,在新麦收割之前,就连粮商也弄不到多少粮食了。”
“想想也是。”李宝就是山东人,当然知道河北爆发大战,对山东民生的影响有多大。
三人坐船来到京畿地区,越靠近东京,城市乡村就越热闹。
今年,已经分拆迁徙第四拨大族。
还没被拆分的大族,终于断绝侥幸心理,陆陆续续自动分家析产。他们变卖田产店铺之后,便向本地官府申请,然后跑去河北各县买地置产。
河北、京畿两地官府,接到朱国祥的公文,甚至开通了田产置换服务。
即京畿大族用开封府的田产,置换河北各县的田产。如此一来,既可缓解开封府的土地兼并情况,又能增加河北那边最稀缺的资源——人口。
大族腾出来的京畿土地,首先赏给户籍迁到开封的将士,剩下的半赊半送给本村的无地农民。
整个开封府,基本实现全体农户都有田产。
当然,并非是无偿分配,农民低价赊买土地,每年都要多交粮食来分期偿还。
不管怎么说,大家都干劲十足,一派欣欣向荣之景。
第674章 周朝铜盘
朱铭也是开春后回来的,陪了妻妾儿女好些天,直到正月底才开始办正事。
“开封府的田政,朝廷盯着办得很顺利,基本实现耕者有其田,而且摊丁入亩也没人敢反对,”朱国祥扔出一个公文袋,“可是出了京畿,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官吏士绅就肯定阳奉阴违了。”
朱铭没去拆阅文件,而是说:“直接讲吧,军务积累了一大堆,这些政务我懒得细看。”
朱国祥说:“湖南久经战乱地广人稀,而江西又人地矛盾紧张。我直接以诏书的形式,大告江西官民,鼓励江西无地百姓往湖南迁徙。你猜江西的官吏士绅在做什么?”
“肯定不放人啊,”朱铭笑道,“无地农民如果走得太多,士绅还怎么招佃耕种?就算能招到佃户,也不能像以前那样随意剥削,得改善佃租待遇才能稳定割韭菜。”
“不错,”朱国祥说道,“去年我就敲打了江西官吏,各府县官员为了交差,满城抓捕乞丐往湖南送。这些乞丐啥都没有,沿途也没做好移民工作,导致在迁徙途中大量病死饿死冻死!”
朱铭问道:“巡察御史捅出来的?”
“有一个叫张信的巡察御史,在路过袁州宣风镇的时候,心血来潮去探查当地乱葬岗。”
朱国祥越说越气,怒拍桌子道:“他发现有一片是新埋的,挖出来四十多具乞丐尸体。找附近农民一打听,才知道地方官抓捕乞丐迁徙,然后当成移民政绩上报朝廷。正经的安置乞丐也还算数,但他们随便派几个差役押解,连基本的出行口粮都不带够!”
朱铭说道:“实际情况应该比较复杂。一方面是当地士绅,不愿放走无地农民,估计还会用旧债来约束。一方面是官员想要政绩,必须响应中央的号召,但又不想费心思对付本地吏员士绅。于是就抓捕乞丐来应付,估计官府也拨了钱粮,但遭到具体执行者贪污。”
朱国祥听得有些惊讶:“你倒是料事如神,巡察御史调查的结果,跟你所说的情况大同小异。县令确实拨发了粮食,却被县衙老吏们瓜分大半,根本不管那些乞丐会不会饿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