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就陷入沉思,难道明军的火器,真的就是得自仙授?
完颜宗望害怕的同时,又心痒难耐起来。他领兵作战十余年,全身都有旧伤,一遇到阴雨天气就疼。而且随着年龄增大,各种毛病也变多,身体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如果能得到三卷天书里的《道书》,自己岂不是也能修习?不说成仙入道,至少也能延年益寿啊。
一定要攻破开封,把三卷天书给抢过来!
胡思乱想半宿,完颜宗望失眠了,等到第二日起床,才摇头自嘲苦笑。
这种乱七八糟的传言,怎么可能是真的?定是无知之人,在那里牵强附会。
完颜宗望将传说定性为谣言,可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又有那么几分相信,始终对《道书》抱有幻想。
左思右想,他下令召见自己地盘里的佛道高人。
不管如何,先跟得道之士聊聊再说,就当是打发一下无聊时间。
佛道高人还没来拜见,哈尔滨那边的心腹,就给完颜宗望发来密信——完颜宗干亲率一万兵马,南下征讨高丽去了。既为了报复高丽背刺,又打算在高丽抢人抢粮。
第697章 摇尾乞怜
完颜宗干是阿骨打的庶长子,也是未来的海陵王完颜亮他爹。
此人曾担任国论勃极烈,跟完颜斜也平起平坐。今年的勃极烈大会,他主动让位做第一副宰相,用来换取辽中渤海族军队指挥权。
这回带兵征讨高丽,只带了三千女真士兵,剩下的全是辽中渤海军。
高丽国的保州守将李孝先,一觉醒来突然发现,金国大军已杀到河对岸。
李孝先一边征召城内青壮,一边派人征召郊外农户,同时还派快马疾驰赴京求援。
鸭绿江北岸的金国造船厂,虽然被李宝一把火烧掉,但依旧有许多木料幸存。
这些木料做成简易船筏,万余金国大军迅速渡河。
保州城很快被金兵团团围困。
完颜宗干没有立即攻城,而是让渤海族士兵,顶着盾牌到城外各处劝降。
渤海族士兵的喊话是这样的:“城里的渤海族人听着,莫要忘了血海深仇。快快杀掉高丽人,帮助大金打开城门,立功者全都有重赏,还能带着家人到金国分得土地!”
听到这话,李孝先脸色剧变,连忙对传令兵说:“告诉城内士卒,他们都是高丽勇士,这里不分什么高丽族、渤海族。只要杀敌立功,朝廷都重重有赏!只要坚守一天,我就发一天的赏钱,每日换防的时候就能领。”
血海深仇终究太远,而守将发的赏钱却在眼前。
狗屁倒灶的破事儿,高丽国干了不少。
一百年前,辽国为了让高丽称臣纳贡,答应把鸭绿江东数百里赐给高丽。
但赐土归赐土,辽国把本就不多的人口给迁走了。
高丽国为了充实边疆人口,诱骗鸭绿江以北的渤海人南迁,并且暗中联络宋国并向北宋称臣。
渤海人由于不堪辽国盘剥,高丽这边又有优待政策,于是纷纷逃到保州一带,并为高丽国建起六座城镇。即,江东六城。
辽国发现高丽诱招自己的国民,而且还跟宋国眉来眼去,立即在鸭绿江北岸屯兵威胁。
高丽国王被吓坏了,他不敢再收留渤海族人,又不敢放回去充实辽国边境。于是高丽国王玩出一个骚操作,对那些被诱骗到高丽的渤海难民展开大规模屠杀!
保州及周边的江东六城,还有大量渤海族幸存者的后裔,甚至就连守城士兵当中也有不少。
他们的爷爷辈儿遭到屠杀,这么短时间怎么可能忘记?
另外,辽国灭亡的时候,也逃了数万渤海人过来,遣返得还剩下两三万。这些渤海新移民,也跟当初的幸存者后代来往密切。
完颜宗干屯兵城外,一边打造攻城器械,一边派人继续喊话。
同时分兵去围困江东六城,那些都是些小山城,规模还不如浙江一带的镇子。但易守难攻,硬打肯定会出现不小的伤亡。
江东六城的渤海族幸存者后代,至少占到当地总人口的三成以上。
如果再加上辽末新移民,渤海族占比估计能达到五成。
完颜宗干派人一通劝降,许诺了大量好处,仅仅十天不到,就有两座山城出现渤海兵倒戈,配合金兵迅速把山城给拿下。
再把倒戈的渤海军,拉去其他山城喊话,剩下的四座山城也跟着内乱。
至此,保州已变成一座孤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