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知常又说:“兄长才学渊博,年轻时甚至惊动宰相,以寒门之身迎娶崔氏贵女。可蹉跎二十年,如今却是什么官职?区区户部员外郎而已。那些豪族子弟,以他们的浅陋学问,连给兄长提鞋都不配。可他们一个个都身居高位,一个个都是中枢重臣。这凭什么?”
“是啊,凭什么?”文公仁喃喃自语。
郑知常继续说:“大明天子与太子,皆任人唯贤的明君。愚弟驽钝浅薄,亦被太子许诺入阁拜相。以兄长之才学品德,若是在大明做官,恐怕也有入阁拜相的机会!”
身为高丽寒门士子,却在大明入阁拜相……
文公仁没有去过大明,但他对自己的学问本事非常自信。他觉得就算到了大明,他也是数一数二的人才,或许真能在大明拜相呢。
“我该怎么做?”文公仁的表情变得严肃坚定起来。
第702章 二虎相争
高丽,开州。
金富轼询问刚回来的文公仁:“大明出兵究竟是何意图?”
文公仁开始照剧本说台词:“好教相公知道,那郑知常听说自家男丁被流放、女眷充为官奴,怒火中烧想要引导明军回国大作一场。幸好在下与他颇有交情,一番良言苦劝,他的语气才有所缓和。”
答非所问,金富轼还不能发火。
文公仁又东拉西扯的绕圈子,终于说:“虽然郑知常并未明言,但其话语当中透出个重大内情。大明那边的朱皇帝,宽厚仁慈,不是穷兵黩武之君。而朱太子却武断专横,有吞吐八荒之志,似是想要兼并平壤之地。”
金富轼精神一震:“也就是说,礼送明军出境的关键,在于讨好说服朱皇帝。”
“非也。”文公仁摇头。
“朱皇帝下旨也无用吗?”金富轼感到很奇怪。
文公仁点醒道:“大明国的江山,是那朱太子带兵打下来的。相公熟读经史,应当知道李渊与李世民。”
金富轼恍然大悟:“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