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在山区也有大量士绅存在,而且属于山民领袖。
当初逃难之时,普通百姓以村中士绅为首,以乡村为单位躲进山里垦荒求生。
只要说服一户士绅,至少能诱招二三十户百姓出山!
等这些士绅下山耕种一年,官府确实不来收税,他们估计就能信任大明朝廷了。明年再让他们进山,说服更多士绅携民归来,三五年内诱招数十万百姓应该没问题。
……
大明这边,发展民生搞得如火如荼。
金国那边,同样也没闲着。
金兵扼守燕山、太行山的雄关险寨,防止大明撕毁和约突然出兵。同时,又调集精锐兵马,等着秋天收获粮食。
秋天还没到,完颜宗翰就分遣游骑,前往草原勒令各部出兵出人。
他们要去打耶律大石!
西夏的背刺,金国竟然忍下了,不打算兴兵报复。主要是西夏抢走的地盘,太穷太偏没啥油水,而且大部分区域隔着沙漠戈壁。
被迁徙到松嫩平原的乌古敌烈诸部,以及分布在辽河上游的唐古诸部,被完颜宗翰叫来开会商讨出兵事宜。
有两个部落首领失期迟到,立即遭到金国骑兵征讨。两部贵族被全部处死,青壮和牲畜被金国掳走,草场则分配给其他部落。
紧接着,又在临潢府(巴林左旗)开会,方圆数百里的草原部落首领必须来。
哪个不来就打哪个!
在一系列暴力征讨之下,草原各部风声鹤唳,只能乖乖出兵出粮,跟着金兵一起去打耶律大石。
金兵打不赢明军,却在草原找回自信。
往往是几十个女真骑兵,就直冲数千人的部落,一路砍瓜切菜所向披靡。
金国在南边搞出如此大的动静,耶律大石在漠北怎么可能不收到风声?
他连忙召集漠北诸部会盟,结果尼伦蒙古诸部不至,鞑靼诸部只来了两个首领。
这个情况,让耶律大石心情沉重。
半年前还效忠于他的部落,面对即将大举入侵的金兵,竟然大部分选择观望。这些部落首领,生怕遭到金国血腥报复,已经展现出脱离耶律大石的态度。
斡里刺从漠南蒙古回来,报告说:“大汗,从南边传来确切消息,明国已经跟金贼议和了。”
“明金议和?”耶律大石不敢置信。
斡里刺说道:“金贼接连战败,估计是不敢再跟明军作战。明军去年已收复宋国疆土,金贼割让我大辽故土南京道,在今年春天换取跟明国议和。”
辽国的南京道,就是燕山以南、拒马河以北的全部区域。
耶律大石眉头紧皱:“明国的兵马何其凶悍,竟然打得金人割地求和。我若是朱太子,就一鼓作气把金国灭掉!”
斡里刺说:“南京道残破疲敝,明国忙着接收地盘,估计今年是不会出兵的。金兵只要守住关隘,就能大军尽出杀来漠北,这一仗恐怕不好对付啊。”
耶律大石说:“再坚持两三年,朱太子肯定北伐。到时候,金贼自顾不暇,我们就能趁机统一南北草原!”
……
入秋,兵强马壮。
金国出动八千精锐骑兵,带着一万多草原骑兵,总计两万四千大军征讨漠北。
尼伦蒙古诸部直接看戏,既不帮耶律大石打仗,也不接受金国的调遣。
黑白鞑靼诸部,倒是有几个首领,愿意追随耶律大石。
乃蛮部由于距离很远,他们承诺帮忙。但不愿出兵往东,而是让耶律大石带兵西逃,声称愿意在阿尔泰山那边接应。
耶律大石选择避其锋芒,带着部众和牲畜往西逃,同时沿途留下小股骑兵诱敌。
完颜宗翰大军,很快占领耶律大石丢弃的草场,遣骑四出搜寻追击耶律大石。
银术可率领一千二百骑,在乌山(杭爱山)西南麓发现敌踪。一人三马,连续追击两日,突然遭到耶律大石一万多骑兵包围。
这一千多女真骁骑,非但没有逃跑,反而直冲耶律大石的帅旗。
耶律大石亲自率部迎击,双方还未接战,银术可突然率军转向,朝着达密里部骑兵杀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