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大族都不敢乱说乱做,为啥刘延年就敢呢?
因为清江刘氏的田产真不多,刘延年的父亲和伯父、叔父,全是那种有钱就买书的人。仅他的父亲,就购书两万卷收藏在家。
有的时候,甚至卖地购书。
而且还收藏金石,家里有许多夏商周三代古董。
族人的数量也不多,代代向外迁徙,都跑去其他地方开枝散叶了。
这样的清江刘氏,能隐匿多少土地?
根本就不怕官府清查田产,也不怕被官府拆族外迁。
所以刘延年敢站出来。
他知道别人把自己当枪使,但他愿意做这杆枪。跑去京城闹一闹,皇帝不会拿他怎样,他也没想过推翻朝廷政令。
不为闹出一个结果,只是追求闹的过程。
闹过以后,所有江西大族,都会承他刘延年的情。天下所有反对《荀子》升经的士人,都会称赞他刘延年一身傲骨,把他刘延年视为维护孔孟的大儒!
刘韐想明白这些,直接把远房侄子轰出去!
他看着刘延年远去的背影,咬牙切齿道:“沽名钓誉,枉读圣贤之书!道德文章只作给人看,哪里有半点真儒的样子?”
刘韐已经决定,今后不再回江西续族谱。
第886章 花开洛阳
刘延年进京之时,正是阳春三月。
都还没下船,就已见识到洛阳风物。
不论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个个头上皆簪牡丹花。
整个洛阳,是一片花的海洋。
刘延年还是第一次到洛阳,被这番盛景所吸引,忍不住也想买花簪首。
“卖花咯,卖花咯!”
船刚靠岸,就有几个少男少女,提着花篮往前面挤。
大的十四五岁,小的十一二岁,身上衣服都比较廉价,一看就是平民家的孩子。
他们高举着花篮,朝正在下船的旅客叫卖。
“多少钱一枝?”刘延年旁边一人问道。
“五文!”
“我这种三文。”
“我还有十文的,名贵得很。”
“……”
那人很快买一朵牡丹簪上,刘延年也掏钱买了一朵十文的。
他带着仆人,选定一间客栈住下,然后就在洛阳城里瞎溜达。
行至一处街道,却见旁边的巷子里,居然挤着一大群人,甚至还停靠着几辆马车。
难道是哪位大臣的府邸?
刘延年好奇走过去,询问挤在人群外围的:“这是哪家府邸?”
“杨员外家。”那人回答。
刘延年又问:“可是六部哪位员外郎?”
那人笑道:“是做生意的杨员外。”
商贾之家?
“门开了!门开了!”
这些人开始大喊大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