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即将前往江西做酷吏,学术思想也得符合这个身份啊。
官船抵达长江的时候,刘延年已经完成思想转变,他觉得《荀子》说得通通在理。
人性就是恶的,礼也是后天制定出来约束人性的。
否则孔子为啥说“约之以礼”?
如果性本善、礼出于天,君子追求本性即可,孔子没必要用这个“约”字。
约束的约!
清江刘氏的主攻经书是《春秋》,跟《荀子》不存在冲突。
刘延年打算做一个研究《荀子》的大儒。
这是一条儒学新赛道,皇帝似乎非常喜欢,刘延年认为自己可以脱颖而出。
因为,跟他同级别的儒士,大多数都非常排斥荀子。
只要他出山研究推广《荀子》,必然没有同级别的跟自己争。